哮喘急性發作期的治療
哮喘急性發作期在給予常規現代醫學治療時(後),依據中醫不同分型給予相應地治療,可能使患者的癥狀及肺功能等得到進一步改善;當然,不是特別嚴重的急性發作,單用中醫藥治療,也可獲得緩解。
哮喘急性發作期現代醫學主要治療藥物
急性發作期應注意識別哮喘相關死亡風險。臨床常用藥物包括支氣管舒張劑和糖皮質激素。
支氣管舒張劑
主要的治療措施為重複吸入速效支氣管舒張劑。速效支氣管舒張劑以短效 β2受體激動劑(short-acting β2-receptor antagonist,saba)為最常用的首選藥物。saba 的初始劑量為2~4 噴,每 20 min 吸入1次,1h後觀察治療反應。saba 也可通過霧化裝置給葯,初始治療可每 20 min或連續霧化給葯,隨後根據病情間斷給葯(每 3~4 h 1 次)。saba 和短效抗膽鹼藥物(short-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sama)聯合使用,舒張支氣管作用更佳,可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減少哮喘急性發作及住院次數。如果需連續大於 1~2 天重複吸入 saba,提示需要回顧加重哮喘的原因,或增強藥物控制給藥劑量。吸入性抗膽鹼藥物,如 sama類的異丙托溴銨和長效抗膽鹼藥物(long-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lama)噻托溴銨,具有舒張支氣管的作用,但與 β2 受體激動劑相比,作用較弱,起效也較慢。
糖皮質激素
急性哮喘發作時糖皮質激素可通過溶液霧化吸入、口服或靜脈應用。大劑量霧化吸入激素可部分替代口服或靜脈使用激素。霧化吸入激素的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減少全身使用激素的不良反應。用法:布地奈德每次 0.5~1 mg,每天 2 次;中重度患者每次 1~2 mg,每天 3 次。如果療效不佳,尤其在控制治療的基礎上發生急性發作,應改為口服或靜脈使用激素。中重度急性發作的哮喘患者可口服激素。推薦潑尼松或潑尼松龍 0.5~1.0 mg/kg,或等效甲潑尼龍片;嚴重急性發作患者或不宜口服激素的患者應及時靜脈使用激素,推薦用法:激素用量推薦為1 mg/(kg·d),治療 5~7 天;對於兒童患者,建議1~2 mg/(kg·d),每天最大量 40 mg,治療 3~5 天。
茶鹼類藥物
茶鹼類藥物作為一種經典的平喘藥物,在發作期使用具有舒張支氣管平滑肌、增強呼吸肌力量、抗炎等功能。對於重度發作患者可聯合靜脈使用茶鹼類藥物緩解癥狀。推薦日劑量低於0.8 g,臨床使用多索茶鹼見效快,不良反應更少。
急性發作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
輕度和部分中度急性發作的哮喘患者可使用 saba,同時增加控制藥物的劑量,部分中度和重度發作的患者需至醫院就診,同時配合中醫藥辨證治療,儘快改善患者癥狀及肺功能。
冷哮證
治法: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或小青龍湯(《傷寒論》)加減,藥用射干、麻黃、細辛、紫菀、款冬花、半夏、五味子、桂枝、生薑等。痰多加苦杏仁、橘紅、白芥子等溫肺化痰;痰涌氣逆,不得平卧加葶藶子、紫蘇子瀉肺降逆;咳逆上氣,汗多加白芍以斂肺。
熱哮證
治法:清熱宣肺,化痰定喘。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麻杏石甘湯(《傷寒論》)或定喘湯(《壽世保元》卷三》)加減,藥用炙麻黃、苦杏仁、黃芩、生石膏、桑白皮、款冬花、法半夏、白果、老鸛草等。加減:肺氣壅實,痰鳴息涌加葶藶子、地龍瀉肺平喘;肺熱壅盛,痰吐稠黃加海蛤殼、射干、浙貝、魚腥草、馬鞭草以清熱化痰;大便秘結者可加大黃、芒硝、枳實、瓜蔞通腑利肺;熱盛傷陰,痰少質黏,口咽乾燥者當滋陰清熱,加南、北沙參、知母、天花粉等。
風哮證
治法:疏風宣肺,解痙止哮。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黃龍舒喘湯(驗方)加減,藥用炙麻黃、地龍、蟬蛻、紫蘇子、石菖蒲、白芍、五味子、白果、甘草、防風等。加減:鼻塞、噴嚏、流涕重者,加蟬衣、白芷、防風等;若情志不遂,肝鬱化風者,用過敏煎(柴胡、烏梅、防風、蟬衣、五味子、甘草)加鉤藤、鬱金。對於以風咳為主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可在現代醫學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蘇黃止咳膠囊,可顯著降低咳嗽癥狀積分、改善咳嗽癥狀、提高治療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痰哮證
治法:健脾化痰,降氣平喘。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二陳湯合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加減,藥用半夏、茯苓、陳皮、蘇子、萊菔子、白芥子、甘草等。加減:表寒明顯,配桂枝、生薑;痰壅氣逆,不得平卧,加葶藶子、瓜蔞等泄肺降逆。
肺實腎虛證
治法:瀉肺補腎,標本兼治。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或麻杏石甘湯(《傷寒論》)合都氣丸(《症聞脈治》)或補腎益氣方(驗方)加減。藥用麻黃、射干、款冬、紫菀、細辛、五味子或麻黃、杏仁、石膏、黃芩、半夏、陳皮、杏仁、川貝、瓜蔞、桑白皮,加山茱萸、熟地、生地、黃芪、山藥、茯苓、淫羊藿等。加減:如痰濕壅肺,加蘇子、白芥子、萊菔子、桔梗等;如氣滯血瘀者,加柴胡、香附、川芎、赤白芍、丹參、紅花、桃仁、鬱金等。
喘脫危證
治法:開竅化痰,回陽固脫。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回陽急救湯(《醫學衷中參西錄》)加減。藥用人蔘、淡附片、甘草、山萸肉、石菖蒲、白果、葶藶子、煅龍骨、煅牡蠣、蛤蚧。加減:如喘急面青,躁煩不安,汗出肢冷,舌淡紫,脈細,可靜脈滴注參附註射液或灌服大劑量野山參粉。陽虛甚,氣息微弱,汗出肢冷,加肉桂、乾薑回陽固脫;氣促,發熱汗出,口乾舌紅,脈細數,可靜脈滴注參麥注射液,加西洋參、生地、玉竹或灌服大劑量西洋參粉等以養陰救脫。
哮喘緩解期的治療
緩解期現代醫學治療一般採用吸入皮質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ics)、支氣管舒張劑以及白三烯調節劑(leukotriene receptor antagonist,ltra)等維持治療,其中 ics 是哮喘治療的基石,在此基礎上,採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能夠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病情。一旦開始哮喘治療,治療方案要定期評估,根據患者反應酌情調整。
治療藥物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控制哮喘氣道炎症的藥物。緩解期主要通過吸入和口服途徑給葯,吸入方式為首選。ics 可以有效控制哮喘氣道炎症、降低氣道高反應性、改善哮喘癥狀、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哮喘發作的頻率和減輕發作時的嚴重程度、降低病死率。另外,ics常和支氣管舒張劑聯合使用,如 ics/ 長效 β 受體激動劑(long-acting β-agonist,laba) 複合製劑可作為維持和緩解藥物(a 類證據)。
β2- 受體激動劑
此類藥物較多,可分為saba 和 laba,按需使用 saba 可作為可選的緩解藥物。laba 常和 ics 一起作為複合製劑聯合使用。
ics/laba 複合製劑
ics/laba 複合製劑具有協同抗炎和平喘作用,臨床療效相當於或優於加倍劑量 ics,並可提高患者依從性、減少 ics 的劑量,尤其適合於中至重度持續哮喘患者的長期治療。推薦輕度哮喘的患者首選低劑量 ics/ 福莫特羅作為控制用藥。沙美特羅氟替卡松吸入粉霧劑也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減輕哮喘癥狀,改善肺功能並減少哮喘發作次數,是ics 之外唯一可單獨應用的長期控制性藥物,但其抗炎作用無激素強,可用於輕度哮喘的替代治療和中重度哮喘的聯合用藥。
茶鹼類藥物
小劑量茶鹼聯合激素治療哮喘的療效與較高劑量激素治療相當,因此,與激素聯合使用可減少較高劑量激素治療的不良反應(c 類證據)。另外,對吸入 ics 或 ics/laba 仍未獲得控制的哮喘患者,可加用緩釋茶鹼作為哮喘的維持治療。
抗膽鹼藥物
抗膽鹼藥物與 β2 受體激動劑聯合應用具有互補作用。哮喘治療方案中第4、5 級患者在吸入 ics+laba 治療基礎上可加用吸入 lama。患有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和妊娠早期的女性應慎用此類藥物。目前已上市的有ics+laba+lama 三聯複合製劑,如糠酸氟替卡松 - 維蘭特羅 - 烏美溴銨乾粉劑、布地奈德 - 福莫特羅 - 格隆溴銨氣霧劑,適用於重度哮喘患者,使用更方便,依從性及療效更高。
變應原特異性免疫療法
變應原特異性免疫療法通過皮下注射常見吸入過敏原(如塵蟎等)提取液,可起到減輕哮喘癥狀和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的作用,適用於過敏原明確,經嚴格環境控制和藥物治療後仍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還可採用舌下給葯的方式,過敏反應發生率較低,但其長期療效還需進一步驗證(a 類證據)。
其他治療哮喘藥物
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氮卓斯汀、特非那丁及阿司咪唑,還有其他口服抗變態反應藥物如曲尼司特、瑞吡司特等,在哮喘治療中作用較弱,主要用於伴有變應性鼻炎的哮喘患者。針對重度及部分難治性哮喘,現代醫學可選擇性使用生物靶向藥物,如抗 ige 單克隆抗體、抗 il-5單克隆抗體、抗il-5 受體單克隆抗體等,其他還有大環內酯類藥物。
緩解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
對於哮喘緩解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應首先評估患者的控制水平、分級水平、急性發作風險、肺功能等指標。一般建議在現代醫學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醫辨證論治、病證結合的治療方案,可更好地改善患者咳嗽、咳痰、氣喘等呼吸道癥狀和肺功能,減少急性發作次數和減少 ics 劑量及其不良反應。對於臨床控制、間歇狀態、急性發作風險低、肺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可選擇以中醫藥治療為主。
肺脾氣虛證
治法:健脾益肺,補氣平喘。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六君子湯(《醫學正傳》)加減,藥用党參、白朮、薏苡仁、茯苓、山藥、橘皮、五味子、法半夏、甘草。加減:表虛自汗,加炙黃芪、防風、浮小麥;畏風,怕冷,易感冒,可加桂枝、淡附片、白芍;痰多者,加前胡、苦杏仁、橘紅。
肺腎兩虛證
治法:補肺益腎,納氣平喘。
治療方案:現代醫學常規基礎治療加補肺散(《永類鈐方》)合金水六君煎(《景岳全書》)或補腎益氣方(驗方)或補腎防喘片(驗方)加減。藥用熟地黃、桑白皮、紫菀、五味子、人蔘、黃芪、淫羊藿、補骨脂、菟絲子、山藥、附片、法半夏、當歸、茯苓、陳皮、炙甘草。加減:肺氣陰兩虛為主者,加沙參、百合等;腎陽虛為主者,酌加巴戟天、肉桂等;腎陰虛為主者,加生地、枸杞子、旱蓮草等。在此基礎上,兼痰濕阻肺證者,治療上兼化痰降氣,合二陳湯或三子養親湯,藥用半夏、陳皮、茯苓、甘草、蘇子、萊菔子、白芥子等;兼痰熱阻肺者,治療上兼清肺化痰,合麻杏石甘湯加減,藥用麻黃、杏仁、石膏、黃芩、白果、老鸛草等;兼寒飲伏肺者,治療上兼溫肺化飲,合小青龍湯加減,藥用麻黃、細辛、桂枝、茯苓、甘草、乾薑、五味子、半夏等;兼氣滯血瘀者,治療上兼理氣化瘀,合柴胡疏肝散(《醫學統旨》)加減治療,藥用柴胡、香附、川芎、赤白芍、枳殼、丹參、紅花、桃仁、鬱金等。
以上內容摘自: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呼吸病專業委員會.支氣管哮喘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國專家共識[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23,43(0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