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春節是怎麼過的?是走親訪友聚會聚餐,是看電影逛商場,還是外出旅行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疫情放開後的第一個春節,恢復了煙火氣十足的「年味」!在這歡樂祥和的氛圍中,大家該做的疫情防控可不能落下,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人群,更要警惕感染後出現危急重症的風險。
日前就有媒體報道,稱上海一位96歲高齡的石奶奶,確診新冠感染5天後,被緊急送往醫院。石奶奶患有高血壓、冠心病、腦梗、心衰等基礎疾病,感染新冠後又出現發熱、咳嗽咳痰、全身酸痛等癥狀,加上高齡、體弱,總體情況不佳。幸虧醫護人員搶救及時,石奶奶才能在春節前康復出院。
新冠感染加大危急重症風險,有基礎疾病的老人需格外警惕
事實上,類似石奶奶這樣的病例並不在少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試行第十版)》曾明確指出,患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尤其是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出現危重病例的概率更大。
究其原因,這或許與血栓有關,因為病毒進入體內後,斑塊會在免疫反應損害血管內層的地方累積,導致血管變窄,進而引發心梗、中風等事件。多國研究人員通過對新冠的併發症和後遺症密切監視發現:每一位因新冠而死亡的病人體內,都存在大量的血栓,且醫院裡有30%的冠狀病毒患者體內存在血栓。
防治基礎疾病,冠心病患者可「雙管齊下」
為降低感染新冠後出現危急重症的風險,心腦血管病患者在做好基礎防護的同時,還需加強防治基礎疾病,控制好血栓等危險因素,如冠心病患者可從以下兩方面著手來防治:
首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好自我健康管理。飲食上,患者需低鹽、低糖、低脂飲食,注意葷素、粗細搭配,盡量做到食物多樣化,保證營養均衡;運動上,春節期間冠心病患者盡量選擇室內鍛煉,可做瑜伽、八段錦、通絡操等有氧運動;健康管理上,患者要注意監測血糖、血壓和血脂,以及運動時的心率,盡量不給心臟增添負擔。
其次,冠心病患者要遵醫囑科學用藥,不能隨意停用正長期服用的藥物,或擅自改變服用藥量。長期居家期間,患者還需按療程備足藥量,以免遇到突發情況導致無葯可用、癥狀加重。這些藥物還有可能會有效縮短新冠病程,有效預防進展為重症,幫助患者渡過難關,及早康復,推薦藥物通心絡膠囊。
研究發現,通心絡膠囊不僅能降脂抗炎、穩定斑塊、疏通血管,還能提升血氧濃度和缺氧耐受力,改善胸部憋悶、胸痛氣短、乏力、頭暈、頭痛等癥狀,同時保護血管內皮,預防血栓的形成,對血液、血管和心腦缺血能起到「三重保護」作用。以通心絡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研究為重要組成部分的「中醫脈絡學說構建及其指導微血管病變防治」研究項目,榮獲了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同時,通心絡膠囊先後開展了一系列循證醫學研究,並獲得《冠心病合理用藥指南(第2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診療指南》、《動脈粥樣硬化中西醫結合診療專家共識》等二十餘個心腦血管疾病指南/共識的推薦,為臨床專家治療相關疾病提供了權威的用藥依據和指導性建議。
在這闔家團圓的日子裡,希望大家都能重視新冠病毒對心腦血管的傷害,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更要雙管齊下,盡心儘力守護自己的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