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體檢的人很多都有腎結石,或者提示腎臟有小結晶,有的人經常發作腎絞痛。今天和大家聊一下,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會有腎結石?腎結石的飲食方面怎樣調整?腎結石有哪些方法進行治療呢?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有的人可能是「結石體質」,總是會長結石。其實這和不健康的飲食結構以及生活習慣有關。經常喜歡吃高草酸、高磷酸的食物,喝水少,平時不愛運動的人,腎結石的發生概率就大一些。
腎結石主要分為5大類,分別是草酸鈣類結石,佔比約為86.7%,外觀褐色,形狀像桑葚狀,質地很堅硬,或者呈白色鬆脆的結石。第二類是磷酸鈣類結石,約佔5%,為灰色的結石。其它的磷酸銨鎂類、尿酸類或者胱氨酸類結石。
腎結石與飲食有密切關係,有腎結石的人,最好能把排出來的結石進行化驗分析,看看結石的性質。
腎結石到底該怎樣調整自己的飲食結構呢?
對於草酸鈣結石的人來說,含草酸高的食物要少吃,這些食物包括芹菜、菠菜、葡萄、茶葉、番茄、土豆、竹筍、李子、橘子、可可等,尤其是愛喝茶的人,要控制喝茶,尤其不要喝濃茶。
對於尿酸結石的人來說,要積極控制尿酸的水平,高血壓的利尿劑對尿酸有一定的影響,需要調整用藥,飲食上要減少嘌呤高的食物攝入,主要有動物內臟、海鮮、啤酒、豆類、花生、芹菜、青椒、香菜等,也盡量少吃火鍋和高湯。
磷酸鈣結石的人要少吃含鈣高的食物,包括牛奶豆漿、動物骨頭、核桃等。
當然結石患者還要少吃羊肉、無花果乾、酒精等,平時一定要保證足夠的飲水量,每天最少喝2000毫升的白開水。避免經常靜坐不動,多進行運動鍛煉,每天進行一定量的跳繩,對結石的排出很有幫助。
有了腎結石,怎樣才能促進結石的排出呢?
一般來說,小於6毫米單發的結石,表面比較圓滑,這樣的結石才容易排出。在輸尿管中的結石容易排出,腎臟上極比下極的結石更容易排出。如果結石已經超過1厘米以上,幾乎沒有自行排石的可能性,需要藥物、體外碎石或者通過微創手術的方法排石。
腎絞痛和結石的大小關係不大,大的結石不容易活動,很多人沒有癥狀,只有小的結石,在活動的時候會刺激腎臟輸尿管,才會出現腎絞痛,這時可以伴隨血尿,時間長了還會造成繼發性感染。如果結石堵在輸尿管,造成尿排出障礙,會引起輸尿管梗阻積水,處理不及時會引起腎功能的損害,一定要提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