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2022年10月12日00:31:35 健康 1204

最近火起來的科技與狠活、海克斯科技等詞的含義很簡單,特指那些被濫用了的食品添加劑。但「科技與狠活」這個一開始提醒大家注意添加劑的梗,終於因為變成了一個爛梗,甚至無限刷屏已經刷的我開始煩躁了。

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 天天要聞

你在各大社交媒體搜索這個詞,得到的大多並非科普,而是一場場關於食品添加劑的全民焦慮和恐慌。那些到處刷梗的粉絲真的在乎商家用沒用添加劑嗎?不,他們只是想到處刷爛梗罷了。六子吃了幾碗粉沒人在意。

食品添加劑這個議題由來已久,但這次好像鬧得很大。據說有些人已經把廚房裡有添加劑的調料都扔了,還發誓賭咒說以後再也不吃添加劑。起因還是「科技與狠活」系列視頻。

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 天天要聞

我覺得辛吉飛一開始應該是想給大家普及一些添加劑和調味食品方面的知識,他好像也說過安全範圍內的添加劑是無害的。但事情傳著傳著就變樣了,好像只要一沾「科技」就全都是「狠活」,好像只要有添加劑就全都有害。跟這些人是沒理可講的。他們已經認準自己的「道理」了,別人講什麼都沒用。

他們魔怔似的跟食品添加劑杠上了,還熱衷於發現添加劑的「毒性」。一旦發現某種添加劑有一定「毒性」就如獲至寶,好像加了類似添加劑的食品、調味品全都十惡不赦。但日常吃的東西里有多少是完全沒有毒性的?

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 天天要聞

成人攝入食鹽的急性致死劑量是每公斤體重0.75克到3克。160斤的大小夥子懟半斤鹽下去就能送走;成熟的香蕉里含有乙烯;鮮香菇含甲醛;茄子、土豆、西紅柿含尼古丁;咖啡是二類致癌物;酒精是一類;自來水喝多了都能造成水中毒……挨罵的食用明膠反而是動物皮、骨熬制的,一般沒那麼多添加劑。

中國食品、調味品要註明成分,有的是無添加劑的食品調味品可以選擇,你有錢就行。嫌無添加劑的貴,你可以選擇不加調味品。炒菜別放醬油,味精也別放,鹽糖炒出來也能吃。錢少還想味道好,絕大多數合格的調味品也都符合健康標準。但是在他們眼裡,只要有添加劑的,都可以加上一句「科技與狠活」。

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 天天要聞

然而實際情況是,「一勺三花淡奶」讓清水瞬間變得像牛奶一樣白,看起來令人震驚,但是當你知道淡奶其實就是濃縮的牛奶,其水分含量比鮮牛奶少一半,你還覺得它神奇嗎?醬油國內外「雙標」問題,事實上只是該品牌有不同類型的醬油,在國內市場上也有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劑的醬油售賣。如果了解這些情況,你會不會淡定很多?

尤其辛吉飛之前的幾次帶貨,讓我想起以前觀察物種多樣性的時候,看到的反疫苗人士,扯了一大堆有的沒有,最後的目的是賣松針茶的。辛吉飛帶貨的牌子,用油必標註非轉基因,用鹽標註不含碘,包裝上大大的零防腐劑,真的就是養生教捲土重來。

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 天天要聞

而且吧,現在這個狀況,短視頻首頁高強度大喇叭機器人讀稿。中老年人不知道辛吉飛,也不懂食品安全法。大喇叭喊一會全上當了,辛吉飛大英雄,中國醬油坑中國人。而且該說不說,官方的科普的視頻屬實打不過營銷號。老年人看不懂年輕人不愛看。效果就是發了跟沒發沒什麼區別。營銷號蹭熱度的低能通稿大喇叭比科普人和各種說實話的聲音大多了。

說實話我們又不是第一天知道科技與狠活似的。提別的大家可能沒感受,咱就說小時候最常吃的辣條。有的學校可是專門播放了小作坊怎麼生產的。但是有用嗎?該吃還是吃啊。而且家長老師和媒體天天嚇唬孩子不讓吃速食麵,烤腸,燒烤,路邊攤,辣條,可樂,餅乾,膨化零食,蛋糕,奶茶,炸雞,速食等等等等……

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 天天要聞

看明白問題出在哪了嗎?並不是正常的,符合國家標準的添加劑有什麼問題。最大的問題出在各種街邊小攤上各種超量,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的濫用。他們可以輕鬆獲得各種添加劑,幾乎不受監管。以為自己花錢吃了好的,但商家給你放了超量的添加劑。這是商家的問題,不是添加劑的問題。

而且大家一定記住一點,天然食品≠好的食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1年全年的抽檢,質量問題最多的就是農貿市場賣的蔬菜,夠天然了吧,結果重金屬超標是最常見的,這東西對人體的傷害遠超添加劑。科技本來一個中性詞,添加劑不談毒性,不談劑量,並且一棒子打死,那就是純粹的耍流氓。

不要做「科技與狠活」的魔怔人了,好嗎? - 天天要聞

作者:揚帆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捲髮布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