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2022年10月08日13:45:19 健康 1503

張仲田1891出生於安徽省太和縣,主任醫師,著名的中醫正骨大師。張家是中醫正骨世家,到張仲田民這一代是第八代。張仲田從小隨父親學習祖傳骨傷醫術,他天資聰穎、悟性極高,加上非常刻苦,因此不到20歲就成為小有名氣的正骨醫生。

張仲田特別注重基本功的鍛煉,他認為,作為一個正骨醫生,如果基本功不紮實,就不能成為優秀的正骨醫生。而要練好基本功,就要進行認真刻苦的鍛煉。他練功時注重練力和練巧兩個方面。「練力」指提高體力、臂力、腕力和指力。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他說,骨科醫生和其他科室的醫生不同,在診斷和治療時需要一個好的身體,特別是需要一定的力量。因此,骨科醫生需要一個強健的體魄,特別是需要較強的指力、腕力和臂力。 反之,就算醫術高明,手法熟練,但是力量弱小而且不能耐勞,也很難達到治療的目的。

為了提高自己的指力,他常年練習捻麻秸稈。他選用直徑大約2厘米而且質地比較堅硬的麻秸稈,以拇指指腹和食指進行持續的捻掐,一直練習到能夠將麻秸稈一捻就碎的地步。此外,他還經常用重量不等的沙袋進行練習,以增強指、腕和臂的力量。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除了練力,他還加強技巧的鍛煉。為了練技巧,張仲田選用粗細不等的麻秸稈,用棉花包裹以後再折斷,再用手反覆觸摸,分辨斷端的不同形狀,再並將接續。這樣的練習從不間斷,直到完全熟練為止。

通過長時間的練習,他臨床識別骨傷和接骨的準確性非常高。他還仿效清代名醫王清任,在夜晚到墓地撿骨頭進行分辨比較,加深記憶,終於學得一手絕技,達到了「驟然人不覺」的地步。為此,他在20歲時,就已經譽滿鄉里,人稱「正骨妙手」。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張仲田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非常高尚,特別是關愛貧困百姓。對於貧苦的農民,他不講價錢,而且收費非常少。不僅如此,他想盡辦法關心鄉民。一次,當地駐軍司令的兒子小腿跌成粉碎性骨折,到處醫治無效。張仲田為之進行了接骨手術,後來完好如初。司令連連稱謝,稱讚其為「活神仙」,然後以重金酬謝,但張仲田分文不取,只是請求讓司令放回本村被抓壯丁的2個窮苦農民。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張仲田這位民間醫生,成為太和縣人民醫院的正式醫生。他真正成為一個人民的醫生。由於醫術高明,求醫者遍及多個市縣,甚至有很多外省的患者前來求醫。當時,祖傳醫術大多不肯傳授給外人,但張仲田思想開明,認為高明的醫術只有傳授出去,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當地政府對他的進步思想和開明舉動大力支持,於是先後從本單位和各地抽調選派學員40多人給他當徒弟,後來還面向全省舉辦了兩期正骨學習班。經他培養的正骨醫生高達200多人,這些人以後都成為當地醫院骨科的骨幹醫生。

後來,他在徒弟們的幫助下,經他口授出版了《張仲田正骨經驗》一書。該1983年由安徽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出版後,該書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先後多次再版,甚至一度成為中醫正骨教材,是中醫從業者、愛好者非常好的參考書。

註:圖片來自網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 天天要聞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耳鳴,你可能不知道,在醫藥店的犄角旮旯裡面,藏著三種緩解耳鳴的特效藥,這些葯呢,就像是被人丟在角落裡的寶貝一樣,就因為太平價,所以藥店呢,也不怎麼愛賣,感覺呢,再晚一點呢,他們就要徹底消失了第一,益氣聰明丸,生陽聰耳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 天天要聞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溫天氣中因嚴重中暑不幸去世。送醫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 天天要聞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多模態人工智慧(AI)模型,能顯著提高識別心源性猝死高風險人群的準確性,有助於挽救生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新開發的AI模型名為「多模態AI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