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2022年10月08日13:45:19 健康 1503

張仲田1891出生於安徽省太和縣,主任醫師,著名的中醫正骨大師。張家是中醫正骨世家,到張仲田民這一代是第八代。張仲田從小隨父親學習祖傳骨傷醫術,他天資聰穎、悟性極高,加上非常刻苦,因此不到20歲就成為小有名氣的正骨醫生。

張仲田特別注重基本功的鍛煉,他認為,作為一個正骨醫生,如果基本功不紮實,就不能成為優秀的正骨醫生。而要練好基本功,就要進行認真刻苦的鍛煉。他練功時注重練力和練巧兩個方面。「練力」指提高體力、臂力、腕力和指力。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他說,骨科醫生和其他科室的醫生不同,在診斷和治療時需要一個好的身體,特別是需要一定的力量。因此,骨科醫生需要一個強健的體魄,特別是需要較強的指力、腕力和臂力。 反之,就算醫術高明,手法熟練,但是力量弱小而且不能耐勞,也很難達到治療的目的。

為了提高自己的指力,他常年練習捻麻秸稈。他選用直徑大約2厘米而且質地比較堅硬的麻秸稈,以拇指指腹和食指進行持續的捻掐,一直練習到能夠將麻秸稈一捻就碎的地步。此外,他還經常用重量不等的沙袋進行練習,以增強指、腕和臂的力量。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除了練力,他還加強技巧的鍛煉。為了練技巧,張仲田選用粗細不等的麻秸稈,用棉花包裹以後再折斷,再用手反覆觸摸,分辨斷端的不同形狀,再並將接續。這樣的練習從不間斷,直到完全熟練為止。

通過長時間的練習,他臨床識別骨傷和接骨的準確性非常高。他還仿效清代名醫王清任,在夜晚到墓地撿骨頭進行分辨比較,加深記憶,終於學得一手絕技,達到了「驟然人不覺」的地步。為此,他在20歲時,就已經譽滿鄉里,人稱「正骨妙手」。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張仲田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非常高尚,特別是關愛貧困百姓。對於貧苦的農民,他不講價錢,而且收費非常少。不僅如此,他想盡辦法關心鄉民。一次,當地駐軍司令的兒子小腿跌成粉碎性骨折,到處醫治無效。張仲田為之進行了接骨手術,後來完好如初。司令連連稱謝,稱讚其為「活神仙」,然後以重金酬謝,但張仲田分文不取,只是請求讓司令放回本村被抓壯丁的2個窮苦農民。

新中國成立以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張仲田這位民間醫生,成為太和縣人民醫院的正式醫生。他真正成為一個人民的醫生。由於醫術高明,求醫者遍及多個市縣,甚至有很多外省的患者前來求醫。當時,祖傳醫術大多不肯傳授給外人,但張仲田思想開明,認為高明的醫術只有傳授出去,才能造福更多的百姓。

名醫張仲田,傳承發展祖傳八世「中醫骨技術」,人稱「正骨妙手」 - 天天要聞

當地政府對他的進步思想和開明舉動大力支持,於是先後從本單位和各地抽調選派學員40多人給他當徒弟,後來還面向全省舉辦了兩期正骨學習班。經他培養的正骨醫生高達200多人,這些人以後都成為當地醫院骨科的骨幹醫生。

後來,他在徒弟們的幫助下,經他口授出版了《張仲田正骨經驗》一書。該1983年由安徽省科技出版社出版。出版後,該書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高度重視,先後多次再版,甚至一度成為中醫正骨教材,是中醫從業者、愛好者非常好的參考書。

註:圖片來自網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 天天要聞

粵味喜歌劇《神奇醫生》50場熱演,廣州模式激活文旅新場景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五一假期,國家藝術基金2025 年度大型舞台劇和作品創作項目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廣州大劇院復演。沉浸式喜歌劇《神奇醫生》在國家藝術基金的指導與支持下已經演出15場,該系列製作也迎來了第50場演出,標誌著本土打造的歌劇「廣州模式」正式成為文旅消費新引擎。新體驗:「廣東味道」吸引八方來客...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 天天要聞

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5月5日升級亮相

【來源:昆明信息港_資訊】昆明信息港訊 5月5日,天明視光西昌路視光中心以全新面貌正式亮相。作為昆明市37年的老牌專業眼視光服務機構,此次升級旨在為市民提供更優質的眼視光服務,涵蓋環境優化、設備新增及服務流程優化,進一步夯實其在眼視光領域的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 天天要聞

4個無意間的行為,正在加重你的脫髮!第3個很多人都中招了

相信不少人都有脫髮的困擾,尤其是成年群體。脫髮的表現,可能是在梳頭時發現掉發增多,或是浴室的地漏邊堆積成團,又或者肩膀老是有清理不完的掉發……在遭遇脫髮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可能沒意識到,生活中的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可能正是悄悄加劇脫髮的「隱形
夏季,要少吃綠豆西瓜,要多吃這3類菜,去濕寒,伏天少受苦 - 天天要聞

夏季,要少吃綠豆西瓜,要多吃這3類菜,去濕寒,伏天少受苦

夏日的陽光如同熱情的火焰,炙烤著大地,可很多人卻在這熱情似火的季節里,被莫名的疲憊與睏倦「纏住」,食慾也跟著大打折扣。你或許還不知道,這很可能是「濕寒」這個「隱形刺客」在悄悄作祟。中醫認為,濕氣是身體的「隱形負擔」,它常常與寒氣「勾結」,形
防大於治!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 - 天天要聞

防大於治!阿爾茨海默病如何預防?

阿爾茨海默病作為一種致病機制錯綜複雜的重大致殘性智力退化疾病,至今仍未研發出特效治療手段。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正面臨全球最嚴峻的老齡化態勢——老年人口規模居首且增速領先,同時該病在我國的發病率也處於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如何構建有效的阿爾茨海默病早期預防體系,已然成為當前公共衛生領域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題...
孫淑華醫生:用畢生所學減輕病痛,用仁心仁術詮釋大愛 - 天天要聞

孫淑華醫生:用畢生所學減輕病痛,用仁心仁術詮釋大愛

在北京呼吸醫學領域,孫淑華主任的名字如同一面旗幟。50年臨床生涯中,她將全部熱忱傾注於呼吸系統疾病研究,這位北京北沙灘中醫醫院呼吸科的專家,尤其在肺結節、慢阻肺等疑難病症上建樹頗豐。然而比醫術更令人動容的,是她始終如一的信念:"醫者,當與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