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我們跟隨倪海廈老師一起,學習《黃帝內經》。
今天的內容盡量不要拖到第二天再學習,可能到第二天,積累了更多,更加的不想學習了。
學習貴在堅持,希望大家每天都有進步,每天都有所收穫。
前言
講《黃帝內經》的時候,它有很多,無關重要的生理學啊,病理學方面的東西。我們就好像講那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一樣,很快地把它帶過去,一些對話,重點的事我會特別去給大家講。
那《黃帝內經》的前言來源,書上通通都有,怎麼來的,怎麼樣子,中間過程,散失了什麼,我們都在前言裡面通通有。那我們這裡開始講的就是,DVD的內容呢,就是把《黃帝內經》,所有有關係到人體的東西,我們都盡量做,儘可能地詳細解釋,讓你們能夠完全了解。
第一篇 上古天真論
我們今天開始呢,第一堂課我們講這個,第一章的第一篇就是《上古天真論》,首先呢,一開始就是講,他把「人「下了一個定義,我們人應該活幾歲。
現在呢,當然我們人的壽命沒有古人那麼長,那因為環境啊,各方面的改變,有的時候文明呢,是很方便,可是文明不見得對人很有利。比如說我們到哪裡去都有冷氣,那以前呢,如果你從新竹跑到台北來,你可能要騎馬,要跑,走路,現在呢,車裡一坐就到,還有冷氣,汗也沒有透發。
那諸如此類的,可能我們人就沒有像古人那麼長命,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因為以前人呢,我們人在地球上生活的不多,不像現在人,那麼多人,幾十億的人口在地球上。
那要解決這個飲食的問題的時候,就必須要有些食物去改良或者怎麼樣子,才會有量產,大家才能夠吃得好。那以前的粗食呢,它的體積比較大,它沒有經過這個改良過的東西,可是你如果按照粗食的方式,可能呢,人類不夠吃。
所以會有些改良,我們還有些農藥,那改良了以後就沒有,就有的連農藥都省掉了,比如說玉米,現在玉米,美國的玉米都不能吃,為什麼?因為大家都不喜歡農藥嘛,他就把這個蜘蛛的基因呢,種植一個在玉米上,那病蟲害來了之後,蜘蛛是專門吃蝗蟲啊,這種東西,對不對?那蝗蟲一來一看,我們看到是玉米,它一看是蜘蛛,逃走了,它就不吃了。
那你吃這個到肚子裡面去,到底是玉米還是蜘蛛呢?那這是一個。第三個東西,經過改良以後的東西呢,它的體積都會比較小,它直徑會細,但現在到了納米,納米更細了,那越細的被人吃到身體裡面去的時候,會產生成癮性,就是你會一天要想去吃它,那我們以前吃糖,糖都是蔗糖,那蔗糖體積就很大,你吃了你不會想到一直要去吃它,可是現在改成人工糖,精鍊糖了以後,它體積很小,你越吃越多越吃越多,最後成癮性,像吃海洛因、嗎啡一樣,我一定要去吃它,因為它的體積太小。所以現代人的壽命呢,跟以前的人的壽命不能比,這是第一個,是飲食的。
第四個呢,我們習慣,生活上的習慣,那以前的生活很簡單,沒有電,那這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都是農村,那這個沒有什麼慾望野心,也沒有什麼名牌,大家去追尋,沒有。
那這是很簡單的生活,真的,人的慾望,貪戀,他都會減到最低,那生活就比較簡單,這都是讓人長壽的。按中醫的定義呢,是定義在一百歲,一百歲,上古天真論談得就是百歲之人,所以超過一百歲才是對的。那現在,實際上真正的壽命是往下降,可是呢,衛生所發布了,這個國家,政府發布的都是,我們壽命長壽,長壽,總是讓老百姓知道政府替你做這些事情,實際上,人一直在減壽,你們可以看到很多人,很年輕就死掉,這個死掉不是說這個車禍和以外橫死,而是就生個病就走人了。
那這個現在的死亡率一定不是對的,已經不是正確的死亡率。這一篇呢,上古天真論一開始,就是說黃帝呢,我們叫歧黃,中醫叫歧黃之術,就是從內經開始的,黃帝跟岐伯之間的對話,叫歧黃之術。
那黃帝就問那個岐伯呢,為什麼上古人動作,上百歲都不會衰,現在人半百,五十歲以後就衰弱了。
第一節 道之解析
那第一節講的就是,我們如何知『道』呢,岐伯說呢,我們如何知道這個「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為什麼叫做道?這個道是非常不好解釋的一個東西,我們慢慢利用一些原理原則,讓諸位了解到什麼叫做道,慢慢後面會提出來很多,很多的東西呢,有的比較形而上的東西,那我們,我盡量想辦法解釋讓你們能夠了解。
如果我們說,一個人的形,開宗明義講呢,就是道。中醫呢,從頭到尾,如果我們把它簡化的話,就是陰陽兩個字,那把陰陽再複雜了,就是很多東西就出來了,簡到後來就是陰陽,我們從陰陽入手,那越來越複雜,然後回歸結束時,還是陰陽。
第 10 頁 那這個陰和陽呢,合分,我們討論陰陽的物性,陰陽的關聯,這些都是所謂的道的所在。那我們人呢,有最簡單的方式,辨陰陽的方式,比如說我手伸出來,你看到我的手掌,皮膚手的顏色,血管,手指頭幾根,你看得到的形呢,統統是屬於陰,那你有一樣看不到,但是它是存在的。
就是這個多大的力量你不知道,你知道有力量,可能十磅,可能五磅,可能二十磅,四十磅,這個力量呢,就是陽。所以我們看形呢,就是看到這個外形,看它的神呢,就是看它的力量,看它的經,我們看我們裡面的經絡啊,看那個皮膚的顏色,掌紋,這些呢,都可以看到我們的神。那死人的手跟我們生人的手放在一起一定不一樣。
如果你學中醫,那個死人的手跟活人的手你沒辦法分出來的,這個不用學了,因為很基本的嘛。那當然病的手,那就要學了,但是死人的手一看,因為什麼?沒有神嘛,只有形。
所謂沒有神就是,你沒有力氣了,肌肉那個血管都看不到了,顏色也看不到了,看不到生人的氣。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這樣子,當我們慢慢慢慢深入的時候,會講得更詳細。
所以我們看第二頁,這個呢,我們形與神俱,而盡終,能夠享盡天年。所以我們不單單是長壽的,我們要注意形,還要注意神,那這個神呢,不單單是說我們的理想,而是我們的精神,所有精神就是說,要沒有慾望,能夠平常保持開心,世界上長壽的人呢,都是開心的人,那短命的人呢,都是不開心的人。
所以很多,你看很多「諧星(喜劇明星)」怎麼樣?諧星都比較長壽,演那個悲劇的,比較短命,比較短命。所以人要保持心情的開朗,很多事情不用去爭它。
那,你看第二頁的下段,第一段下方的,現代的人呢,以酒為漿,就喝酒喝得多,這個,一些妄念,一些貪求,這個習以為,這個平常就做這些事情。然後呢,喝醉了又行房,然後也,這種動作呢,都會耗散我們人的真元,所以中醫的觀念裡面認為說,人要持滿,就是說保持永遠充滿的,而不是說想辦法,想辦法把它耗掉,那這種都是長壽的要訣。
上古天真論講的就是這些,那如果你不知道第三行,你不知道持滿,只知道消耗,也不知道如何御神,御神就是,如何調整你的心情,讓你心情非常的平穩,非常的安逸,這個呢,「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所以,人會「半百而衰」。
所以人能夠超過五十歲以後開始容易衰老的人,就是不知道節制,中醫的觀點是這樣子。
第二節 難經第 10 難-五邪
到第四段的時候,第四行的時候,「上古聖人之教下,皆謂之虛邪賊風」,那這裡呢,我提一個,解釋一個東西給大家看。
《難經》裡面呢,第十難,就把賊邪、虛邪,我們分成五邪。舉個例,以心臟為主好了,以心臟為主。當心臟呢,我們把,我們的針灸跟諸位諸位介紹過了,五行的理論呢,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這個火呢,指的是心臟;木呢,指的是肝臟;土呢,指的是脾臟;金呢,主的是肺臟;水呢,主的是腎臟。那,我們以心臟為主,其他以此類推。
當你心本經有病的時候,本,就有病,我們稱為「正邪」,就是心臟出問題了嘛,就是心臟本身發病,我們稱為「正邪」。那如果是肝臟影響到,肝臟有問題了,產生心臟的問題,這個時候呢,我們就定個名詞,我們稱為「虛邪」。
所以呢,這個肝是木,木能夠生火,所以肝臟生病的時候,害到心臟,這是虛。如果是脾臟有問題了,問題是出在脾臟,反過來影響了心臟的時候,我們就定義為 「實邪」。
本身心臟呢,火是克金的,我們五行相生相剋,諸位都有個概念,木生火呢,火生土,土能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這是五行相生的,相剋呢,木克土,火克金,這個土克水,土克水,水克火,那金又去克木。
這種,我們相剋相生的情形,我後面還會再介紹,我們現在講的,現在提到這個賊邪跟虛邪。如果說,本來是火來克金的,這是正常,常態的火來制金,兩邊就很相安無事。現在肺有問題了,比如得了肺炎,或者是肺氣腫,或者是任何病,肺臟有了問題的時候,結果這個肺臟的問題,因為肺臟的問題而影響了心臟,這本來這個力量從心臟過去的,現在是回逆回來,這個呢,我們就成為微邪,微啊,一點點,稍微一點。
因為你肺臟有問題影響了心臟,很輕微,那如果是,水,腎臟出問題的時候,當腎臟有問題了,影響到心臟,這個力量就大了,本來腎臟就是去控制火,不要讓火太大了,那個心臟的火太大了,容易出問題。那現在腎臟有問題了,影響了心臟,這個我們稱之為「賊邪」,「賊邪」,這是微邪。
所以說五邪呢,原理就是這樣來的。但五邪這樣的事,我們知道,那個脾臟有問題的時候,會影響到心臟,這個我們稱為實邪,所以當心有實邪的時候,我們才為,我們針灸裡面下了治療的法則,「實則瀉其子」,就是這樣來的。我們在講針灸的時候,我沒有辦法講那麼多,因為《黃帝內經》,我們還要再講,要按照原則這樣做。
那 第 11 頁 肝臟來的時候,虛邪,當心臟,肝臟的時候,影響到,肝臟生病的時候,影響到心臟,這個時候是心臟是虛的狀態之下,我們稱為虛邪,那治虛呢,我們要「補其母」,針灸的原則就是這麼來的。
那,這兩個大家都知道,關於虛實呢,我們在治症上面,除了「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之外,還有呢,「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什麼意思?舉個例,肝病,有的人是肝病的,那如果說,我們肝臟裡面長東西了,或者是硬化掉了,或者怎麼樣,長東西了,它是一個實症,我們想辦法讓實變成虛嘛,對不對?實變成虛,那如何能夠讓它的實變成虛呢?
「母能令子虛」,補腎,就讓子虛掉,對不對?那當我補腎的時候,因為肝本身呢,肝臟本身,它已經受病了,已經受病很實的狀態之下,已經沒有東西比它更強了。
這個時候你一補水的時候,它的木頭就要丟出來,肝是主木,木都要丟出來,因為你補水的時候,水會去克火,心臟的火會下去,心臟火一下去的時候,那水一旺,水的量一大起來的時候,心火會下降,心火會下降,人體會自救,這時候肝臟就丟很多木頭下去,就把火升大一點,那這一段就是很少人知道了。
所以平常沒事補補腎,弄肝也沒問題啊。那過去,為什麼肝有發病要先去,木會克土,先去強土,也是對的,但到原則到後來,我們會,「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這是治療的法則,以後我們慢慢慢慢帶諸位深入的時候,諸位就看到我們治症。
在《黃帝內經》的時候,諸位,所有後面的神農百草,傷寒金匱,所有的東西,全部來自《黃帝內經》,所以內經的觀念你一定要很清楚。這個時候,處方一下去的時候,就到了,你不會錯。
那個《神農本草》我們葯比較少,如果講《本草綱目》我講三天也講不完,那麼多,不必要,人的大便都拿來做,我才不吃呢,不需要,我死也不吃,對不對?不需要的葯,我們把它刪掉,中醫就是這樣子,幾千年的東西,我們要去浮存金,講點精華的東西下來最好。
原來的東西本來就很簡單,就後來因為朝代演變嘛,越變越複雜,弄複雜了,所以中醫不好學就是,各家,名家太多了,大陸都是各立山頭,弄了半天,我是補暑派,我是滋陰派,結果,大家都搞迷糊了,所以說學中醫呢,我個人的看法,是兩種方式入手,一個是,我們由淺入深,我們從這個什麼,很簡單的《筆花醫鏡》,那都沒有關係,那很簡單的書,慢慢慢慢,然後到中醫的重心,再進入《傷寒》、《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這樣進入。
那這個不容易學啊,為什麼?因為你會花很大的時間去讀了很多不必要,這是一種入手的方式。第二種入手的方式就是我現在帶諸位入手的方式,就是由深入淺,我把中醫的經典的著作都講完了,這個時候,你有中心觀念,你有整個概念在腦筋裡面,這個時候呢,你再去看書的時候,不會被書所迷惑。
那書上有的是一大本書寫下來,有的人寫的書很厚嘛,表示他很有知識,這樣的話能傳世,他以為會傳世,實際上打開來看,只有一個方子有用。可是你買那本書可能就是為那個方子也不錯啊,對不對?可是不懂的人呢?就被書迷惑了,被書迷惑了,那個葯找不到,非要那個葯不可,腦筋就很死,就不會找方子去取代它。
所以如果說你真的能夠掌握到重心,我現在帶諸位,我們把五套東西講完,這個重心抓到了之後,你會把中醫簡化。
所以,等到你的《黃帝內經》講完以後,講了《神農本草經》以後,再去打開傷寒金匱的書,一看,這個處方是我開的嘛,這個天成,自然會天成,應該是要這樣。
所以我帶諸位走,順著張仲景的思路去看,你讀《傷寒金匱》的時候,你回頭看,張仲景怎麼想到的,張仲景就是看的《黃帝內經》跟《神農本草經》,才寫出來這個東西。
那諸位之後,等到《神農本草經》講完了之後,傷寒金匱變得很簡單才對,如果你打開來,還是不了解的話,我再解釋給你聽,這是我簡單稍微先介紹一下,因為講到虛邪,這個賊邪,那我們實際上有五邪。
它這個第五行講的是,「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主要的原則就是,我們風很大的時候,你不要神經病,我要到外面站到那個風口上,對不對?沒有人會笨嘛,站外面風口上吹,那所以,我們不贊成直接對著身上吹,夏天開電風扇我怎麼樣?對著牆壁吹,讓它迴風,不要直接對著吹。
那心情要保持安逸,自己心情要愉快,不要去受到外面的影響,你看我每天都很愉快,很開心的,隨便人家怎麼講都沒有關係,開心。
那「志閑而少欲,」慾望要少。「心安而不懼,」一個人不能懼,恐懼。我這邊舉例,我暫時先舉例,後面呢,我們會介紹得更詳細,比如說,我們講恐懼,恐懼,怒,發脾氣,脾氣暴烈,常常亂髮脾氣的人,怒而傷肝。
反過來,你喝酒喝得很多,傷到肝,那肝要傷到,肝臟受傷以後,就容易,更容易生氣,那越生氣呢,就越傷到肝,越傷到肝臟就越去喝酒,喝酒越多,肝臟越受傷,越容易發脾氣。那你只好讓我們中醫賺錢了,怎麼辦?不要賺你的錢不行,你一定要生病嘛,對不對?所以說,這個怒能傷肝。
第 12 頁 喜呢,我們所有的情志,喜、怒、憂、思、悲、恐、驚,我們的情志,都可以有,但是不能太過,現在讀圖給你看。我常常說讀內經呢,要讀圖,什麼讀圖,所以諸位呢,那研究《黃帝內經》和研究中醫,絕對不可以說,就是看中醫的書,不要那麼死板板的啊,你《二十四史》、《史記》、《戰國策》、《春秋》、《左傳》都可以看,你會看到有一本看完就想睡覺,那就是你的安眠藥,那你以後就把它當你的安眠藥,絕對不可以吃安眠藥,這樣子。
那這個,你要涉獵很多東西,這樣的話,你的思慮就會很靈活,很活潑,不過讀古書就是讀的死書嘛。
比如說我們知道懼,為什麼要無懼,因為你恐懼很嚴重的時候,會傷到腎臟,那至於腎臟什麼,後面,我們五臟裡面我們介紹會,《黃帝內經》介紹的非常詳細,我們這裡先粗淺地跟諸位先講一講,我讀圖給你看。
如果有個人跑出來,很恐懼,害怕,那你是剛剛有人要威脅你,殺你,你在跑,那臨時發生,這很正常,這是很正常的事。你如果是一直是每天都很恐懼的,這個不是好人,作姦犯科,對不對?還有呢,就是,注意看啊,讀圖給你看,我們土呢,五行之中,唯有土可以勝水,可以勝水,所以土能夠制水,能夠制它,控制它,對不對?是不是思,所以思念呢,可以戰勝恐懼。
這邊如果一個人,他老伴兒過世了,他一直在怕,這個人不是好人,為什麼?你是失戀啊,你恐懼什麼,下個就是我,對不對?你失戀,如果你是懷念你老伴兒,感念他一生對你的功勞,你不會恐懼的,有什麼好恐懼的,這就是讀圖,其他的以此類推。
所以我們這裡,這個上古天真論里有三個,「志閑而少欲,」不要隨時去,慾望很多。「心安而無懼,形勞而不倦。」所謂「形勞而不倦」,我們要做事,要勞動,我們要勞動,比如說我們搬東西啊,這種勞動,還有練功夫啊,這種運動,那這三個原則掌握到都是長壽的原因,長壽的原因。
那個短命的就一天到晚,我要怎麼怎麼樣,我要怎麼怎麼樣,就短命。害怕,又怕,然後又不肯做勞力的事情。所以說呢,你看後面講到,你看,所以說「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人都有高下低賤,不愛互相去羨慕人家,開心就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是一樣的。
那都去當醫生,我們看到,有醫生一身本領在身上,這個你看到,真的很貧窮的人,很主動你就會想去幫助他,很自然,我相信中西醫都是一樣,不單單是我們中醫,西醫也會這樣做,因為懂嘛,就是幫助人家一下。這是很自然的一種形。
所以說,不要去羨慕人家怎麼樣,把自己故那盡量儉樸。那後面呢,就是一些,這些翻譯的這些個,我就講了,像《論語》、《孟子》這種東西,我們就不解釋了,那如果說人能做到無欲無懼,能夠多勞動的話,多運動的話,那超過百歲,動作不衰,都是很正常。
第三節 走路與健康
整本《黃帝內經》裡面從頭到尾,並沒有贊成人家跑步,那都是走路是最好的運動,所以我常常跟病人說,我說你們呢,不要去做其他運動,走路最好,因為我們在診所看病的時候,不可能說,一票人,對不對?我每一個人我都教他一套《易筋經》,哪有那種時間啊,對不對?叫他走路就好了,走路,慢慢走,慢慢走就好了。
所以我常常,因為你跟他講《黃帝內經》他也不懂嘛,不見得說,都是美國人,中國人也不見得懂,你就跟他講說,這個,我們人是兩隻腳的嘛,上帝設計你兩隻腳就是給你走路的,如果給你四隻腳就是讓你跑,對不對?
所以你看,貓和狗啊,老虎都跑得很快,人不要跑,走路就好,當然,有人追你啊,殺你啊,你當然要跑啊,對不對?那麼傻,那是臨時的。
所以很多運動員呢,長跑的,到後來關節都有問題,生病的很多,運動員身體都出問題,就是這樣的,太過了。
第四節 女性成長關鍵期表徵
第三頁,這第一段,就是下的定義,下的定義呢,黃帝是問呢,年老而無子,就中間呢,一般的常人,還有我們人體的極限到什麼程度?所以《黃帝內經》是非常細膩的東西,不是,西醫說,你看我們的身體,給我講了一大堆,中醫只有一本《黃帝內經》那麼一點點,實際上,定義講的非常好。
那人生子的,生小孩的年齡到極限到什麼程度,這一段就要說了。那岐伯說呢,七歲,女子是七,男子是八,就我們以七數和八數來下定義,二七呢,天癸至。七歲的時候,我們最早七歲,腎氣開始,中醫的觀念裡面認為,腎主骨,全身的骨頭呢,是腎臟在管。
牙,為骨之餘,中國的文字的妙,你看牙為骨之餘,這個字,沒有其他字可以取代,骨頭多餘的地方就是牙嘛,對不 第 13 頁 對?所以腎臟在管,到七歲的時候,女人的牙齒要開始換,這是原來的,應該有的定義,那齒更髮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