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根據最新發布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2021》顯示,我國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的患病率為23.2%,患病人數達2.45億,然而,高血壓的知曉率僅為46.9%,還不到一半。我國高血壓控制率僅為16.8%,大部分患者仍未意識到控制血壓的重要性。

血壓高不遵醫囑服藥,「沒癥狀」拖成了「有癥狀」
44歲的杜先生2年前體檢發現血壓升高,在當地醫院診斷為高血壓,醫生予以口服降壓藥治療。但杜先生沒有遵醫囑規律服藥,監測血壓顯示血壓控制不佳,因平時沒有不適癥狀,杜先生一直沒有積極干預。近期,杜先生開始感到左上肢乏力、麻木,且癥狀不斷加重,一周後終於來到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心血管科就診,門診測得血壓170/100mmHg,為求進一步診治,主任醫師谷明林將其收治入院。
長期血壓控制不佳導致急性腦血管病變
入院後完善詳細的病史採集及相關檢查,杜先生血糖、血脂、尿酸均偏高,同時還有抽煙的習慣。篩查了RAS系統激素,腎上腺、腎動脈超聲檢查等繼發性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未有明顯異常。但由於長期不遵醫囑按時服藥,已經出現了心臟的室間隔肥厚,屬於高血壓性心臟改變,而頭顱磁共振檢查顯示為急性腦梗死。
經谷明林團隊的全面評估及討論後,考慮杜先生為原發性高血壓,因血壓長期控制不佳導致急性腦血管病,表現出肢體乏力、麻木的癥狀。後針對性的予以口服藥物進行降壓以及抗血小板、降脂穩定斑塊等治療,預防再次出現腦血管意外。出院時,杜先生癥狀明顯緩解,血壓也降至正常範圍,谷明林主任囑其定期監測血壓,規律服用降壓藥。
高血壓併發症常隱匿發生,檢出時可能已造成嚴重後果
高血壓患病率持續上升且血壓控制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對治療缺乏依從性,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改善生活方式,都沒有積極遵醫囑。治療高血壓主要是為了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因為血壓一旦長期控制不好,就會大大增加出現心臟、腎臟、腦血管疾病等一系列併發症的風險。由於這些危險因素的升高大部分隱匿發生,常常在檢出時已經導致血管病變,甚至已經造成嚴重的心肌梗死、腦卒中等疾病。
谷明林主任提醒,高血壓患者即便沒有癥狀,也要及時前往醫院,請心血管專科醫師診治,定期隨訪。日常除了要管控血壓,還要加強心血管危險因素的評估以及針對高血壓靶器官損害方面進行必要的防治。
通訊員 殷舒月 羅鑫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于丹丹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