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很多人吃飯能離開筷子,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經常說的病從口入,筷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大家不能保證筷子的衛生,那麼罹患疾病也指日可待。
常見的筷子類型,包括一次性筷子,多見於外賣,還有塑料筷、木筷、不鏽鋼筷子。
它們又是如何影響我們身體健康的呢?
一次性筷子,現如今,它已經是非常成熟的產品了,不光在我國還有國外都很常見。通常情況下,只要是正常廠家生產的,且在運輸過程中都是合規的,沒有被細菌污染,且使用的漂白劑都是在安全範圍之內,那麼就可以放心使用。
對於大家常提到的使用一次性筷子過程中,有筷子折了、被刺扎手了、有很濃烈的刺鼻味道等,都可能是不合規的筷子,很可能與商家偷工減料有關,這樣的筷子要換一下再使用,否則用該筷子吃飯,還可能引來不必要的健康隱患,甚至會出現拉肚子的現象。
木筷子,經常出現在絕大多數家庭中,實用還非常方便,但這裡容易出現一個問題,特別是隨著使用木筷子的時間越來越長,每次的清洗筷子都可能對錶面造成小的摩擦。
一旦木筷子開始出現裂痕,當你再吃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時,都可能殘留在筷子縫隙中,加上一定的濕度與溫度,都可能成為發霉的條件等,如常見的黴素——黃曲霉毒素,早被證實該黴素是誘發肝癌的危險因素。
與木筷子比較相像的是竹筷子,竹筷子在長時間使用下,也會增加發霉的概率,據調查發現,竹筷子、木筷子在使用時間少於3個月以下,與使用時間超過6個月,後者出現發霉的現象會高出30%。
在這裡大家要警惕,如果筷子表面有缺陷,包括細紋、折損、凹槽等,那麼黴菌滋生的速度還要更大,甚至是完整筷子的5~6倍。
如果是不鏽鋼筷子,保質期時間相對較長,也比較容易清洗,但大家也要注意及時更換。
當然,除了筷子以外,大家還要注意日常進食,最好食物多樣性,合理進食,包括新鮮蔬菜、水果、穀類、薯類、蛋類等,每天平均要攝入12種食物,每周25種,對機體健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