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風濕病中,痛風其實是比較簡單的一種。病因清楚,病理簡單,治療容易……肯定有人會反駁,痛風要是這麼簡單,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患者飽受痛風折磨?到目前為止,痛風確實還不能根治,但預防急性發作、控制病情發展並不難,之所以有許多患者仍然病情失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病因清楚,但很多人認識錯誤!
痛風的基礎是高尿酸,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超出其飽和溶解度,析出結晶,而結晶隨血液流動,沉積在關節、腎臟等處,導致痛風性關節炎、尿酸性腎病等,這就是痛風!我們常說的痛風,主要指痛風性關節炎。
根據高尿酸的原因,痛風又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
- 生成增多型——因飲食等外部因素,導致尿酸生成增多,約佔10%;
- 排泄減少型——因腎臟排泄尿酸功能障礙,導致尿酸排泄減少;約佔60%;
- 混合型——兼具以上兩種情況;
像原發性高尿酸血症(非藥物或其他疾病等導致),尿酸生成增多,主要的明確原因是遺傳性嘌呤代謝酶異常;尿酸排泄減少,主要的明確原因是多基因遺傳性疾病。許多痛風患者納悶:我明明比別人瘦、比別人吃得清淡,為啥我尿酸高但別人不高?因為遺傳,有些事情是天註定!
有不少患者認為痛風是吃出來的,這是片面的認識!
誠然,長期大量攝入高嘌呤飲食,可以使血尿酸水平升高,如果同時伴有尿酸排泄減少,就可能導致血尿酸水平顯著升高甚至引起痛風急性發作,這屬於繼發性痛風。但這種外源性的嘌呤攝入,僅僅占高尿酸原因中的很少一部分,而高尿酸發展為痛風者,又僅僅占高尿酸人群的少數(11%左右),所以,僅僅通過控制飲食來防治痛風,是不合理的!
也有人說,痛風就是腎臟出了問題,補補腎就好了,這對嗎?
也不對,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腎臟功能其實是正常的,並沒有器質性腎臟疾病,僅僅是在尿酸排泄上出了問題,如果不針對尿酸排泄這塊治療,盲目採取一些補腎的措施,對病情並沒有什麼作用。更有甚者,吃豬腰、羊腰來「以形補形」,不但沒作用,動物內臟屬於高嘌呤食物,吃多了反而加重高尿酸和痛風。
痛風的防治,其實應該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對急性痛風的防治,二是對高尿酸的防治,在第三部分我們再具體講。
病理簡單,但很多人忽視危害!
當血尿酸水平長期居高不下,血液中尿酸鹽濃度高於飽和溶解度,會析出尿酸鹽晶體,晶體除了在血液中遊離,還會在血液流經的部位沉積。理論上講,在高尿酸血症患者體內,尿酸鹽晶體可以沉積在血液流經的大多數部位,關節首當其衝!
尿酸鹽在各個關節沉積的幾率是不一樣的,通常,越在遠端關節、血流速度越慢、溫度越低,滿足這些條件的關節及其周圍越容易析出結晶,並發生沉積。因此,70%左右的痛風首發關節,為第一跖趾關節,也就是大腳趾!
有些人認為,痛風就是腳痛,這又不正確。因為隨著尿酸水平長期居高不下,痛風的發病部位也會增多,除了腳趾,腳背、足跟、腳腕、膝關節、手指、手肘等都是容易受累的部位。
痛風最讓患者害怕的,就是發作時痛不欲生。沉積在關節處的尿酸鹽結晶,在暴飲暴食、關節受寒、受累、軟組織損傷、酗酒、運動過度、熬夜、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作用下,對關節、滑膜、關節腔造成一定的化學刺激和物理刺激,導致急性滑膜炎發作,這就是痛風!
急性痛風通常在半夜突然發作,關節驟然紅、腫、熱、痛,疼痛劇烈,導致關節受限,嚴重者甚至痛到打滾,通宵難眠!
因為急性痛風給患者留下過於深刻的印象,痛成為痛風最大的「名片」,以致於很多人錯誤地認為痛風就只是關節痛!
實際上,痛不是痛風最嚴重的危害,隨著尿酸鹽水平繼續升高,痛風反覆發作,關節結構破壞、痛風石及痛風性腎病,才是痛風更大的危害!
痛風反覆發作,關節一次次遭受急性滑膜炎的摧殘,會對關節內的軟骨等造成損傷,每發作一次損傷就加重一分,會促進關節的退變,久而久之可能合併骨關節炎。
痛風石是高尿酸經久不愈的產物,但痛風患者體內的尿酸水平超出540微摩爾每升時,痛風石出現的幾率大大增加。痛風石出現後,標誌著降尿酸難度加大,痛風進入難治性的階段。關節及其周圍的痛風石,如果不斷增大、硬化,可能對關節結構造成毀滅性打擊。痛風石處皮膚容易摩擦破潰,一旦破潰,傷口不容易癒合,可能引發感染,甚至導致膿毒血症。
除了關節,腎臟也是尿酸鹽結晶容易沉積的部位,因為腎臟是尿酸排泄的主要途徑,長期尿酸高,聚集在腎臟的尿酸也就多,時間長了自然容易損傷腎臟。對於病程十年以上的痛風患者,可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腎臟損傷,尤其出現痛風石的患者,要定期監測腎功能,以免因高尿酸導致腎功能不全,甚至是尿毒症!
患者足部的痛風石
治療容易,但很多人治療不規範!
痛風的治療其實很簡單,控制好高尿酸,斷掉「痛風」的補給,保護好關節,不給痛風「宣戰」的機會。
我們從預防急性發作和控制高尿酸兩個方面來講。
01 / 預防急性痛風
- 控制飲食——要避免暴飲暴食,比如大量吃動物內臟、海鮮等高嘌呤食物,大量飲酒,大量喝高果糖飲料等,導致血尿酸水平突然大幅升高,尿酸鹽晶體快速沉積,誘發痛風。
- 合理運動——適當的中低強度有氧運動,配合充分飲水,是有促進尿酸排泄作用的,但如果從事劇烈的無氧運動,效果則相反,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增加痛風發作風險。此外,劇烈運動或超量運動,導致關節局部損傷或累積性勞損,也可誘發痛風。
- 避免受涼——當關節受涼時,關節局部溫度下降,會增加尿酸鹽晶體的沉積,從而誘發痛風!
- 避免勞累——長時間勞累、心理壓力大,也可導致痛風急性發作,因此,痛風的朋友不能只管吃和動,還要注意休息,合理作息、充足睡眠、身心放鬆,有助於疾病預防。
02 / 控制高尿酸
首先推薦生活管理。在臨床上,比較嚴重的痛風石關節炎患者,往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生活管理薄弱。理由有很多,忽視痛風的危害、不願意忌口、不堅持鍛煉、認為吃藥不用忌口……
單純的生活管理,可能不能幫助痛風患者控制住病情,但不進行生活管理,卻可能將痛風患者推入病情惡化的深淵。其中緣由,相信您懂!
老生常談,我們簡單列一下生活管理的幾個方面:
- 限制嘌呤攝入——主要針對動物內臟、海鮮、濃肉湯等高嘌呤食物;
- 限制酒精攝入——主要針對啤酒、白酒(烈性酒);
- 限制果糖攝入——主要針對甜飲料、冰淇淋、蛋糕等;
- 合理鍛煉——每天堅持40分鐘左右中低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 多喝水——建議每天飲水不低於2000ml,因天氣或運動出汗增多時酌情增加,老年患者或腎功能不全者酌情減少。
對於痛風反覆發作、高尿酸居高不下、出現痛風石、並發三高等其他代謝性疾病、並非尿酸性腎病的痛風患者,藥物降尿酸是主力!
降尿酸的藥物治療其實更簡單,目前的主流藥物就三種:
- 別嘌醇——抑制尿酸生成
- 非布司他——抑制尿酸生成
- 苯溴馬隆——促進尿酸排泄
此外可能還要合用鹼化尿液的藥物碳酸氫鈉,這幾種葯有各自的適應症,要結合患者具體的痛風類型、自身健康情況來評估使用,在正規醫院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自己盲目用藥就對了。
對於尿酸性腎病的患者,要接受保腎治療,對於痛風石患者,如果石頭對關節造成結構破壞,要採用微創或開放的痛風石手術治療,來保關節並幫助控制尿酸。
你看,痛風的治療是不是很簡單!最後,我們來講一講痛風的臨床治癒。
前文已經說了,痛風目前是沒法根治的,我們不必為「根治」這兩個字糾結,如果保護好關節,把尿酸控制達標,是可以實現長期痛風不發作的,在吃上可能要寡淡點,但在健康上,痛風患者就和正常人沒有太大不同了!
痛風患者,如果合併痛風石、痛風性腎病,將血尿酸控制到300微摩爾每升以下,如果沒有合併症,將血尿酸控制到360微摩爾每升以下,並長期保持住,待關節內的尿酸鹽晶體溶解乾淨,則可以慢慢嘗試減葯、停葯,這種狀態下,痛風急性發作和痛風石出現的幾率都會大大下降。
總之,對待痛風,不忽視、不害怕,改變生活習慣,堅持規範治療,正常生活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