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人群的壽命有了很大延長,我國目前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骨質疏鬆症是最常見、多發的老年病之一。骨質疏鬆症對老年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脅。由於骨質疏鬆導致微骨折、骨關節退變,甚至骨折等造成患者長期慢性疼痛或關節活動障礙.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機制
疼痛與抑鬱之間存在一些共同的神經生物學通路和共同的化學調節物質。
1)由於疼痛、骨折及併發症等帶來的生活能力喪失、生活質量下降,骨質疏鬆病人出現抑鬱的風險顯著增加;
2)抑鬱也可進一步加重病人的異常感覺。抑鬱也是 骨質疏鬆 的危險因素,三者可形成惡性循環。
骨質疏鬆症患者因為長期的慢性疼痛、活動障礙,導致生命質量的下降,誘發或加重了焦慮、抑鬱狀態的發生。而隨著焦慮、抑鬱狀態的加重,生命質量相應下降,最後導致患者軀體和運動功能的減退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下降,說明精神抑鬱可能會加速骨質疏鬆症進程。抑鬱情緒會激發交感神經系統釋放去甲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會損傷生成骨骼的細胞。而這項研究也顯示,抗抑鬱藥物能阻斷去甲腎上腺素並逆轉其負面作用。
治療
心理干預可能通過大腦多種功能調節植物神經,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而影響了機體鈣磷代謝系統及炎症因子的代謝,從而影響骨質疏鬆患者疼痛的減輕。
骨質疏鬆症患者的生命質量與焦慮、抑鬱狀態有關,在診治骨質疏鬆症患者的時候,如果能夠在規範抗骨質疏鬆症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重視患者的焦慮、抑鬱情緒問題,不僅對心理疾病有所幫助,對器質性病變也能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