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人也虛,身體變得虛弱,病也就容易找上門來。當身體開始被各種問題騷擾時,也是應該關注自己的健康,也許是氣虛的表現,需要及時調理身體了。
而氣虛是中醫上的一個說法,中醫是中國的瑰寶,大多數人對中醫都不夠深入了解,因此對於一些病症,也就無法正確治療,很多人在氣虛時會出現亂補的現象,最終導致進補之後,身體更加虛弱了。
正確調理氣虛,要先判斷自己究竟是哪裡虛?
氣虛大多分為心、肺、腎、胃、脾氣虛,也就是說氣虛時,容易影響到五髒的運行,從而引發一些問題,不同臟腑出現氣虛時,帶來的身體表現也會不一樣。
一般來說,心氣虛時,較為明顯的表現就是心跳會有異常,容易出現心悸、自汗、胸悶等問題。
肺氣虛,則是容易出現咳嗽、氣喘等問題,感冒的幾率也會比常人更多一些。腎氣虛,大多表現在腰腿酸軟,氣色差,看上去比較憔悴,還容易出現盜汗的現象。
脾胃氣虛弱,主要是對脾胃功能產生較大的影響,表現出來的癥狀,大多是腸胃不適,比如說腹脹、消化不良、食慾差等問題。
還有就是大便會有異常表現,總是不容易成形,或者說容易出現便秘、拉肚子的情況,甚至有人會出現胃部疼痛現象。
由此可知,氣虛時,所產生的問題還真是比較多,也變相說明了,疾病也隨之變多,以上表現出現時,也在提醒著相關臟腑出現疾病,需對症進行調理,才能保證身體健康。
那麼,調理氣虛,到底應該怎麼做?
心氣虛:在飲食調理的同時,可改變一下生活方式,大多心氣虛的人,都會有熬夜或者過度勞累的情況,如果想要改善心氣虛的問題,不妨改變熬夜習慣,養成規律的作息,還要懂得勞逸結合。
飲食上則是建議多食用茯苓、核桃仁、靈芝,可以幫助調節虧損的氣血,幫助改善心氣虛引起的不適感。
肺氣虛:則是可以多吃養肺食物,比如說百合、銀耳,再配合一些補氣的藥材,例如党參、黃芪,都是不錯的,用來煮粥、熬湯都是可以。
另外,還可以適當多做運動,能夠幫助鍛煉心肺功能,提升肺活量的運動,比如游泳、俯卧撐、仰卧起坐、深蹲,都是不錯的運動,每天抽出30分鐘左右的時間就好。
脾胃氣虛:調養脾胃的食物也有很多,山藥就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食材,進入秋季後,增加攝入對養肺還會有益處,經常用山藥煮粥,或者山藥和老鴨一起熬湯喝,有益滋補脾胃,改善脾胃氣虛的問題。
每天睡前還可以揉揉肚子,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或逆時針,又或者上下左右的去進行揉肚子,堅持搓揉20分鐘左右,能幫助提升脾胃功能,對調理脾胃虛也是會有幫助。
腎氣虛:改善腎氣虛的問題,可以多食用蝦、黑芝麻以及韭菜和板栗,這些食物都會有益於養腎,對調理腎氣虛的問題,也就會有益處。
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經常的晒晒背,腎靠近與背部,且背部有較多連接腎臟的穴位與經絡,陽光照射到背部後,會對背部的經絡與穴位形成刺激,也就會有助於調理腎氣虛。
不僅是刺激到背部的經絡與穴位,也能有助於補充陽氣,陽氣足時,對腎臟也會有養護作用,腎功能隨之變強,腎氣虛問題也能得到改善。
重點提示:氣虛這精神調理不可忽視!
所謂的精神,指的是情緒和心態較差,長期處於不良情緒中,過度的勞煩心神,就容易出現氣虛問題,對五臟健康也很不利。
而且,心神耗損過多,身體的內環境也會變差,導致免疫力和抵抗力變差,生病的可能性也就會變大,如此情況下,氣虛的問題也就更加容易發生。
而精神與氣虛之間是相互影響的,所以,在氣虛時,要注意精神調理,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讓心境得以平靜一些,不要過度的耗費心神。
可以做一些舒緩的運動,來調節精神,比如說打坐、瑜伽、太極,都是不錯的運動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聽聽舒緩的音樂,或者經常去釣魚、繪畫、養養花草、鳥魚,都是可以改善精神,對調理氣虛也是會有較好的幫助。
對照以上表現,可自查一下,如果你有的話,就需要對症進行調理了,以免拖得久了,給健康帶來更大的影響。沒有的人也是值得恭喜,說明身體還算不錯,平日應該是注重身體保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