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圖4為同一人的動態心電圖片段。
圖1心電圖分析:
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
R4-R5的PP間距2.96s,提示竇性停搏。
圖2心電圖分析:
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
R2-R3、R5-R6的PP間距2.86s、2.24s,提示竇性停搏。
圖3心電圖分析:
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
R3-R4、R4-R5的PP間距2s、2.75s,提示竇性停搏。
圖5心電圖分析:
基礎心律為竇性心律。
R2、R8、R12、R16、R20是插入性室性早搏。
P7P8間期正好是短PP間期的2倍,考慮是P波漏搏引起,提示二度II型竇房阻滯。
相關知識點:
一、竇房阻滯
不同於竇性停搏,竇房阻滯是指竇房結衝動的短暫阻滯,即竇房結產生的衝動,部分或全部不能到達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停搏。竇房阻滯按其阻滯程度可分一度、二度和三度。
一度竇房傳導阻滯在心電圖上無法診斷,III度竇房傳導阻滯與竇性靜止無法 鑒別,因此一般只作II度竇房傳導阻滯的診斷。
二度竇房阻滯
1.二度1型竇房阻滯 典型二度1型竇房傳導阻滯:
①竇房傳導時間逐漸延長,PP周期逐搏縮短,繼之一次竇性激動受阻於竇房交界區,出現一個長的竇性P-P周期。
②長P-P周期小於兩個短的竇性P-P周期之和。③文氏周期開始的第1個P-P周期是所有短P-P周期中的最長者。④文氏周期中最後1個短P-P周期是所有短P-P周期中的最短者。上述現象周而復始,重複再現
2.二度II型竇房阻滯 一系列規則的竇性P-P周期中,突然出現1次P波漏搏,產生長的P-P周期,此長間歇恰好等於兩個竇律周期之和。二度1型竇房傳導阻滯可為頻發,也可為偶發
三、竇性停搏
短暫竇性停搏貌似二度竇房阻滯。不同點在於竇性停搏引起的長P-P間期互不相等,不是正常竇性P-P間期的倍數。而二度竇房阻滯產生的長P-P間期是短P-P間期的簡單倍數。
長時間的竇性停搏與完全性竇房阻滯又不易區別開來。一般認為,永久性竇性停搏前有短暫竇性停搏,心房起搏點也同時抑制,因而較少伴有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
完全性竇房阻滯由二度以上竇房阻滯發展而來。心電圖上可有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
心電圖診斷:
長竇性PP間歇大於基本竇性PP間期的2倍以上,停搏引起的長PP間歇互不相等,又不是基本竇性PP間期的整數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