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曹露婷 通訊員蔣升
兩年來,《錢江晚報》攜手浙江大學眼科醫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已共同打響六季視覺保衛戰,囊括全生命周期的眼部問題。而從微課、雲診室到見面聊,短視頻科普也已然成為視覺時代眼健康科普宣教的主流方式。
微課10 分鐘,4 講說透白內障。「我都倒背如流了。」70 歲的辛老太自從接觸到了錢江晚報雲診室欄目,就成為了老姐妹中的眼科科普達人,逢人就談眼睛怎麼樣。而在三年前,正是微課讓她了解到白內障的最佳手術時機,及時完成了手術。主刀醫生告訴她,情況再拖,白內障就成硬核了,手術難度大,恢復也不佳。

術後,辛老太看到微課里姚克教授接地氣地談病因、誤區、根治辦法,手把手指導日常保養的要點,立馬將專題鏈接保存在手機上,方便自己隨時分享。「我是受益者,好科普也希望更多人看到。」2019年起至今,這份錢江晚報斑馬魚愛眼平台與浙二眼科中心共同製作的「白內障知識處方」,跟隨汽車眼科醫院公益走遍省內偏遠地區和祖國邊疆地帶,惠及無數人。
《錢江晚報》跟隨近視防控大使倪海龍主任走過科普公益行已有多年,他分享病例時總是強調,家長的重視和陪伴在孩子的近視防控上有所助益。緊跟社會話題,多次探索跨界公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系列視覺保衛戰多地開花,視頻單場受眾過千萬,社會反響巨大。近期,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再推暑期近視防控電子處方,短視頻科普陸續上線,又添防控新角度。
「理解眼壓,可以將它看作不斷充氣的氣球⋯⋯」「衛星都成功登陸火星了,青光眼還治不好?」視覺保衛戰線下活動中,青光眼專家王凱軍就因一堂生動的護眼課贏得眾多粉絲。做公益,他百忙中抽時間,講科普,他連夜修改課件下足功夫,真實病例加上風趣的語言,給原本枯燥的科普增添色彩。《錢江晚報》打造的青光眼系列科普涵蓋青光眼周微課、致盲眼病訪談、廣濟講堂,持續用短視頻解讀「眼睛的腫瘤」。
好科普就是貼近生活,錢江晚報小時健康學院架起大醫院與基層小站的交流橋樑,醫媒融合共建緊密的眼病防治科普網路,讓早篩早診早治意識更深入人心。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