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粉絲多次留言,讓我講一下手腳麻木的問題,這位粉絲剛退休不久,在家閑著挺無聊的,於是找了點手工活在家裡做,不圖賺多少錢,主要是平時忙活慣了,閑起來也怪難受的,而且在家裡也不影響洗衣做飯啥的,可謂是一舉多得。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想法是挺好,沒曾想剛做了幾天就受不了,每天忙活下來,到了晚上就手麻的厲害,最後甚至都到了無法入睡的地步,用熱水泡一泡手能稍微緩解一些,可是也起不了根本的作用,後來沒辦法,只能放棄了。
據她說,平時手腳就比較涼,偶爾就會有手麻的問題,尤其是工作忙的時候會比較明顯,她現在最擔心的是,這樣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希望在小郎中這裡討一個治療手腳麻木的方子。
聽完她的訴說,小郎中腦海中立馬浮現出張仲景的一個經典名方,什麼方子呢?小郎中在此先賣個關子。
古語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戰勝對手,必須要了解對手。
手腳麻木的問題自古就有,中醫管麻木叫做「血痹」,「痹」,麻痹的意思,中醫里指的是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血痹,也就是因為血液運行不暢,血液過不來而導致的麻木和疼痛。
在我們的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里有一個方子叫黃芪桂枝五物湯,是專門攻克手腳麻木的,黃芪桂枝五物湯可以益氣養血,溫經通絡,經絡疏通開了,氣血過來了,手腳得到了氣血的滋潤、濡養,就好像從冰天雪地一下子回到了溫暖的春天,自然就不會麻木了。
下面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方子吧!
黃芪桂枝五物湯組成:黃芪,芍藥,桂枝,生薑,大棗。
醫聖的方子,可以說把「大道至簡」的道理體現到了極致,方子雖然只用了五味葯,每一味藥用的都非常精準,無可替代。
縱觀整個方子,張仲景先是用桂枝和生薑來給身體補充陽氣,陽氣充足了就能將身體里的寒濕化開,同時陽氣還能把遇阻的經絡給打通,給氣血開路。
然後再由黃芪來補氣,由氣把血帶到我們的手腳的四肢末梢,手腳得到了氣血的供應,自然就靈活自如,活動有力,什麼麻木啊、疼痛啊統統都消失不見了。
我們經常把」麻木「放在一起說,其實麻和木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氣過不來叫麻,血過不來叫木,當氣血都過不來就會不通,不通則痛,真到了疼痛的時候,就比較嚴重了。
而黃芪桂枝五物湯這個方子可以氣血雙補,還能生髮陽氣,血足了可以讓手腳活動自如,氣足了可以讓手腳有力,陽氣足了又能祛濕,所以從這一點來看,這個方子不僅僅能治療氣血不通所致的麻木,對於手腳痿軟無力,還有風、寒、濕引起手腳麻木、疼痛,皮膚麻木不仁統統有效。
這樣的人往往伴有氣血不足,體質虛寒的表現,平時缺乏運動,渾身無力,面色萎黃,怕風寒,容易出汗,頭身困重乏力,舌質的顏色是淡淡,舌苔白或白膩,舌邊有齒痕,如果你有這些表現並伴有手腳冰冷、麻木、無力或疼痛,說明你就是桂枝黃芪五物湯的適應症了。
這個方子怎麼用呢?
首先,按上面的方子抓藥,煎煮前泡半個小時,三碗水熬成一碗,倒出葯汁後,再填入兩碗水熬成一碗,將兩碗水混合均勻後,早晚分兩次溫服,剩下的藥渣可以再煎一下用來泡手泡腳。
當然,這個方子只是基礎方,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靈活加減,中醫是很靈活的,學中醫當然不能太死板。
你有問題,可以先找我問下,幫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