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傳染嗎?做到3條就可以幫你遠離糖尿病

2022年07月05日00:12:14 健康 1978

原創 郭玉佩 糖友苑 2022-07-04 19:30:15 發表於河南 手機閱讀


糖尿病傳染嗎?做到3條就可以幫你遠離糖尿病 - 天天要聞

「昨天晚上,39床患者老張的兒子張天天,也被120急救車拉來住院了,他家咋這麼多糖尿病呢?難道糖尿病傳染?」今天早上剛上班,就聽到了患者及家屬在紛紛議論。

老張何許人呀?

39床患者老張:其父親20年前因為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等,多次住院治療,最後一次因為突發心肌梗死,搶救無效而不幸去世。

老張患2型糖尿病32年、高血壓30年,同時伴隨有糖尿病的多種併發症,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兩隻眼的裸眼視力0.2)、糖尿病足(右足因為熱水泡腳導致水泡,出現感染,控制不好已經截肢)、冠心病、糖尿病腎病等,6個月前因為腎功能衰竭,目前進行血液透析治療維持生命。

老張的兒子張天天:今年33歲,身高:180cm,體重:146kg,BMI(體重kg/身高m2):45kg/m2,平時酗酒、嗜好吸煙,辦公室工作,不喜運動,這次因為參加朋友的宴席,在酒席上大量飲酒、吃海鮮、吃火鍋等,當天凌晨01:00右足拇指紅、腫、熱、痛,如刀割般劇烈疼痛,難以忍受,被家屬急送到醫院來進行治療。當時測血糖20.9mmol/l,血壓:170/130mmhg,尿酸641μmol/L,被診斷為代謝綜合征、2型糖尿病、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高血壓、高尿酸等。立即給予降壓、降糖、降脂、降尿酸、止痛等綜合治療,張天天的病情才趨於平穩。


看到此,朋友們可能非常緊張:糖尿病發病率到底有多高?糖尿病是怎麼回事?糖尿病傳染嗎?有辦法預防嗎?


糖尿病的發病率有多高

2015年版IDF(國際糖尿病聯盟)公布:世界範圍內共有4.15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國患病人數達1.1億人。18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患病率達到11.6%,糖尿病前期危險人群比例高達50.1%,這是多麼驚人的數據!老張家3人就被包括在內。


什麼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胰島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島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為特徵的慢性、全身性代謝性疾病。

持續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損害,引起臟器功能障礙、衰竭。嚴重者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失調等急性併發症,包括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

慢性高血糖引起人體多組織,尤其是眼、腎、神經、心血管的長期損害導致功能不全和衰竭,甚至死亡。糖尿病已經成為繼心腦血管疾病癌症之後的第三位死亡原因,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號殺手。


糖尿病傳染嗎

回答:糖尿病不傳染!


糖尿病的發病因素包括: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

糖尿病雖然不傳染,但是糖尿病發病有家庭化現象,如老張家,因為除遺傳因素外,家庭成員的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等基本相同所致。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比沒有家族史的發病率高出3-40倍。父母雙親均患糖尿病時,其子女如果肥胖(BMI>28),子女患糖尿病的幾率是100%,只不過是時間長短問題;如果父母一方患糖尿病,子女肥胖,子女患糖尿病的幾率是80% 即:糖尿病具有遺傳性。

糖尿病傳染嗎?做到3條就可以幫你遠離糖尿病 - 天天要聞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

具有下列任何一個危險因素者,就容易得糖尿病,即: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1)有糖尿病家族史,尤其爸爸媽媽、親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

(2)已經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血管疾病者

(3)體型肥胖者,尤其「大肚子細腿、腹型肥胖者」,如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BMI(體質指數)≥24kg/㎡的人

(4)年齡≥40歲的人

(5)靜坐生活方式為主,不喜歡運動,體能比較差,上樓都覺得累的人

(6)有過妊娠糖尿病巨大兒生產史(孩子出生體重大於4公斤)的婦女

(7)主食只有白米飯、白饅頭白麵包,從不吃粗糧,主食吃得比蔬菜多的人

(8)患多囊卵巢綜合征的人

(9)吸煙

(10)酗酒等。

糖尿病傳染嗎?做到3條就可以幫你遠離糖尿病 - 天天要聞

糖尿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現實生活中應該做到以下3條

1、改變飲食結構

飲食治療應儘可能做到個體化,達到平衡膳食,控制總熱量,減低脂肪攝入,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多食蔬菜和水果,選擇全穀物、高纖維的食物,高血壓者控制鹽的攝入,每日<6g,保證飲食營養均衡,使體重控制在合適範圍內(BMI<24kg/m2)。

2、增加運動量以控制體重

減輕體重,可以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糾正代謝紊亂。

患者應從輕至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開始,如騎自行車、慢跑、跳舞、游泳等,每日30分鐘,每周保持≥150分鐘的運動強度,循序漸進,逐漸增加到每日1-2小時,運動間隔不要超過2天。

同時在生活中增加運動的成份,如以步代車,以爬樓梯代替坐電梯等。

對年輕、病程較短、無併發症的朋友,可以根據個人身體情況,每周適當做2-3次的抗阻運動(深蹲、俯卧撐、舉啞鈴等),每次30分鐘左右,抗阻運動應至少間隔1天。

減重是緩解超重或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壓、代謝綜合征的核心,建議減輕體重≥10kg(最好>15kg)或減重≥10%

3、 控制代謝指標

包括降糖、降壓、調脂等藥物使用:

(1)口服用藥:二甲雙胍SGLT-2抑製劑(如:恩格列凈等)、奧利司他、降壓藥、降尿酸降脂藥物等:

(2)GLP-1受體激動劑:皮下注射利拉魯肽(每日一次)、度拉糖肽(每周一次)可有效降低患者體重。

糖尿病傳染嗎?做到3條就可以幫你遠離糖尿病 - 天天要聞

張天天:由於剛剛被診斷為糖尿病,胰島功能尚未完全衰竭,因為某些應激暴飲暴食、激素紊亂等原因,造成一過性糖代謝紊亂,血糖升高,此時的胰島功能處於失活或休眠狀態,應儘快使血糖恢復正常,緩解高血糖對胰島B細胞的傷害。

入院後,立即採用諾和銳胰島素強化治療,使用有控制體重作用的藥物:奧利司他、二甲雙胍、恩格列凈、度拉糖肽等綜合治療。

出院後每天堅持運動、飲食控制,1個月停用胰島素(因為胰島素有增加體重的不良反應),繼續使用奧利司他、二甲雙胍、恩格列凈、度拉糖肽、降壓藥、降脂葯、降尿酸藥物,戒煙、戒酒,鼓勵保持愉快的心態,目前病情穩定。


健康生活方式歸納為:1、2、3、4、5、6、7、8

一規律

一日生活規律化,勿過度勞累,勞逸結合,不開夜車。

二戒除

即不抽煙、不酗酒。

三搭配和三平衡

三搭配即粗細糧搭配,葷素食搭配,主副食搭配,三平衡即酸性、鹼性飲食平衡,營養平衡,熱量平衡。

飲食要近「四黑」遠「四白」

即常吃黑米黑豆、黑木耳、黑芝麻,少吃白糖、白鹽、白肥肉、白味精。

「五大療法」結合進行

要進行文娛療法、體育療法、藥物療法、精神療法、新知識療法。

防「六淫」

即中醫的觀點,生活中預防急驟的氣候變化,防止過度的風、寒、暑、濕、燥、火氣候對人體的侵襲而造成損害。

避「七情」

生活中應盡量避免強烈的喜、怒、憂、思、悲、恐、驚的精神刺激所導致的疾病。

八項檢查

貫徹「早防、早査、早治」、每半年至一年要做全面體檢,如:體重、血壓、血脂、血糖、血尿酸、心功能、肝功能、腎功能等等。

雖然糖尿病無法治癒,但可以被控制,希望通過朋友們的努力,以遠離、緩解、治療糖尿病,期待所有人都可以健康快樂的生活!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 天天要聞

為何天一熱,反而是慢性支氣管炎高發期?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每天給您分享專業的醫學科普知識,幫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質,感謝您的支持!隨著天氣越來越熱,中國大部分地區迎來了盛夏的炎熱季節。此時,許多人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頻繁出現呼吸道問題,尤其是慢性支氣管炎。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 天天要聞

萬山區開展健康敲門行動 守護失能老人健康

「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專門上門來服務,讓我們免去了去醫院來回奔波的困難。」近日,仁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簽約醫生來到失能老人周安貴家中,為老人進行血糖血壓測量、四肢運動功能等健康檢查後,家屬連連道謝。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 天天要聞

此物劇毒!一家五口全中招,2人進ICU!

一句開不了口的「我喜歡你」普通人會改口說:「我想你了」文藝青年最愛說:「今夜月色真美」廣東人則會說:「我煲咗湯俾你」▲圖源:聊廣場說到廣東人對煲湯的追求那可謂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能拿去煲湯就絕不放過……▲圖源:深圳粵TV各式各樣的中藥材更是廣東人的心頭好不過湯可以每天喝藥材可不能隨便放最近就有一家...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 天天要聞

這個集市帶你揭秘中醫養生秘籍

為迎接「七一」到來,近日楊浦區中醫醫院聯合大橋街道共同舉辦「『杏』福市集·寶地健康行」主題活動,讓市民近距離接觸中醫、了解中醫、感受中醫的魅力。認識生活中的「仙草」,學習內功心法和葵花點穴手,體驗神奇小丸子……互聯寶地楊浦園內,設置了健康市集和健康體驗兩大板塊,為市民提供沉浸式的中醫文化體驗。楊浦區...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 天天要聞

為什麼我堅持不吃西瓜?

烈日炎炎的夏天,西瓜是很多人的最愛。特別是冰箱里拿出來的冰鎮西瓜,吃起來別提多爽口了。但是,我卻不怎麼愛吃西瓜。我已經有五六年不吃西瓜了。不是不想吃,是不能吃。西瓜富含維生素和葡萄糖、氨基酸等多種物質,性寒涼,特別適合解暑用。但我只要吃了西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 天天要聞

Visualized Cancer Medicine徵稿:最重要的問題

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1866 - 1925)誕辰150 周年,Cancer Communication (其前身是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在2016年發起了一次十分獨特的徵文活動:在全球範圍內徵集有關癌症研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