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學院附屬醫院羅忠平:黨建領航臨床 有泥有路更有夢

2022年07月01日12:18:23 健康 1548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周蕾 郴州報道

7:30,羅忠平雷打不動地準時到醫院上班;8:00,他開始做面肌痙攣手術的術前準備,同時科室開交班會、查房等;14點一刻,第一場手術結束;16點多,他又扎進了腦膜瘤手術中;深夜,他結束了今天的工作。

這是6月24日羅忠平一天的生活,也是他醫生職業生涯中尋常的一天。在第一場手術和第二場手術之間休憩的片刻,羅忠平接受了記者的採訪。

羅忠平的身份很多,他是湘南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的主任、該院臨床一支部書記,任教湘南學院臨床本科生《神經外科教程》,還是郴州市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主委。6月28日,他還獲得了湘南學院附屬醫院(臨床學院)「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稱號。醫生、老師、黨務工作者,每一個崗位,似乎他都做得不錯。

「我還做得不夠,不斷提升業務水平和學習我一直在堅持。」面對「優秀黨務工作者」的榮譽稱號,羅忠平既有底氣、也有謙虛。多年來,他秉持著「要就不做事,要做就要做好」的信念,不斷強化自身的政治理論學習水平,在做好基層組織工作的同時,勇於創新,把黨建融入到實際性的臨床工作中,努力推動著整個神經系統學科的建設。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羅忠平:黨建領航臨床 有泥有路更有夢 - 天天要聞

腳下有泥 黨建落到實處

羅忠平是2005年入的黨。同樣是當科室主任,可入黨前和入黨後,羅忠平工作起來卻明顯感覺不一樣。「有一個很顯著的感受,就是更方便了也更深入了」羅忠平笑著說,「在處理同事之間的關係以及開展科室管理工作等方面都更加方便了,臨床工作可以和黨建結合起來,進一步打開了臨床工作的新局面。」

入黨以後,羅忠平對自己的要求也更嚴格了,他以身作則、事事衝鋒在前,時刻以黨員的身份警醒自己。作為支部書記,每個月的「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他按時上、創新上,並不斷加強基層黨建工作隊伍建設,增強敬業擔當精神,提高履職盡責能力,為學校教學工作和醫院臨床各項工作順利推進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你的新技術、新項目開展得 怎麼樣?能夠做到哪個層面的手術?高難度、複雜的病人能不能夠處理下來?這些看似與黨建無關的業務問題,其實都是衡量黨建是否落到實處的標準。」作為神經系統專業人員,羅忠平認為黨建工作做得好不好,主要體現在業務上。把黨建真正落到實處,更重要的是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掛鉤。

6月初的時候,羅忠平接到緊急電話,孤身一人去了資興與當地醫護人員共同為一位腦出血的病人實施開顱手術。下到縣市區做技術幫扶,對羅忠平來說是常事,「一年數不清,一個月可能好幾次」算起來,羅忠平所在的神經外科的足跡基本遍布郴州所有縣市區,有時還去周邊外市的縣區。

「讓老百姓不出縣就可以接受高質量、高水平的診治,這也是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羅忠平說,「有些病人從鄉下到我們醫院來,路途很遙遠,不但增加了患者的負擔,如果在轉運途中發生病情變化,那是非常危險的。我們下鄉去,協助當地醫生一塊處理了,既減少了病友的奔波,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羅忠平:黨建領航臨床 有泥有路更有夢 - 天天要聞

創新有路 黨建領航臨床

「黨建領航臨床,控制神經中樞。」當記者問羅忠平如何用一句話來形容臨床一支部的工作信念時,他脫口而出。

2013年,神經外科單獨分科,羅忠平這個科室主任可謂是壓力山大,「當時病人少,招人才、做項目,科室是大家一步一步建設起來的。」神經外科發展到今日,也逐漸擁有了科室特色項目,例如顱內動脈瘤開顱手術和介入手術腦腫瘤、椎管腫瘤的顯微開顱手術,三叉神經痛行微血管減壓和半月神經節球囊壓迫術,也有了更大的能力為病人做好服務工作。

如何把黨建和臨床創新融合起來?這也是羅忠平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他也總結出了一套路子。「首先要根據支部黨員的層次來發揮各自特長。」羅忠平介紹,臨床一支部的黨員里,有博士、碩士、本科不同學歷的,也有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等不同職稱的。「博士、碩士擅長科研,創新能力強,所以重點在科研方面加力。高職稱的經驗豐富,重點在臨床診治和手術方面下功夫。」

除了層次,羅忠平還著重根據支部的具體情況來分工。「比如病人腦出血,有些適合保守治療,有些需要穿刺開顱才能挽救生命。」支部有神經內科、神經外科,互相配合、協調,各司其職。靠著傳幫帶、明確分工等方式,一步一個腳印地推動著支部建設工作在前進。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羅忠平:黨建領航臨床 有泥有路更有夢 - 天天要聞

未來有夢 黨建催人奮進

「我們支部很團結,很有凝聚力、號召力,無論是工作還是學習都很有激情。」談到臨床一支部,羅忠平自豪地說道。他表示,通過支部的凝聚力,把黨員的思想境界傳播到臨床工作中,對非黨員同志也起到了很大的帶動作用。去年新增了三名預備黨員,今年吸收了6名研究生遞交入黨申請書

從事了多年的黨務工作,羅忠平深深體會到,黨務工作一定要實在,「在掌握這些理論知識的情況下,我們更要把這個黨務工作具體到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大眾著想,像我們醫務工作者,救治病人是我們的天職。促進人民的健康事業,才是我們真正要做的。」

「今年,我們科室被省衛健委確定為省級臨床重點建設專科。」羅忠平開心地與記者分享這個好消息,他說爭取早日把「建設」拿掉,要實實在在的成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

2023年是神經外科成立的十周年,羅忠平已經開始設想、計劃慶祝活動,他希望通過周年慶系列活動可以在學科建設、醫療安全、人員團隊意識、科研意識方面有所助力,讓黨員及科室其他成員都更有獲得感、成就感,同時也更貼近患者,為百姓帶去實質性的幫助。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