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所謂的木訥、不善表達,本質上是因為活不出「攻擊性」

撰文 / 第一心理主筆團

編輯 / 湯米

董宇輝曾經在直播間提到一個「榴槤型人格」,一時間戳中了很多人的內心。

榴槤型人格,指保持自己獨特的個性和味道,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改變自我。榴槤外表堅硬帶刺,代表它的攻擊力。喜歡你的人甘之如飴,不喜歡的人會自動遠離。

榴槤型人格的人,能夠勇敢表達自己的內心,敢於說出心中所想。相比之下,很多人明明口才優秀,但是卻給人感覺木訥、膽怯,喜歡討好、迎合身邊的人,總是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埋藏在內心,生怕說出來惹得別人不高興。

這屬於一種被動型人格,這樣的行為其實很危險。

從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木訥、不善表達,本質是活不出自我與攻擊性,他們沒辦法讓破壞性的能量流動,不能直接表達出真實的想法情緒。

今天,我們就深入聊一下這種被動型人格。

01、攻擊力是底層的生命力

當下這個時代,大家或許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覺得人格的最高境界是情緒穩定,以至於一提到「攻擊性」就自動將其與「暴力」划上等號。覺得有攻擊性的人讓人難於靠近,不如情緒穩定的人吃得開。

漸漸被這個觀念左右,壓制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把真實的自我雪藏了起來。

那是不是那些被刻意壓制的真實想法和攻擊力,就真的消失不見了?繼續壓制下去你就會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情緒穩定、有能力、被人喜歡的人呢?

奧地利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攻擊性如同是一個人的生命力,如果一個人不能活出自己的攻擊性,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是一個典型的攻擊力喪失的人。她一生是在磨滅自我和壓抑自我中度過。小時候,她為了討好爸爸,習慣性扮鬼臉,這個習慣讓她在很多場合中吃盡了苦頭。

長大後,她依然不敢活出自己的個性,職場上她唯唯諾諾,受盡委屈,也沒有還來想要的東西;戀愛中她自卑敏感,總覺得低人一等。

直到最後她在骯髒的出租屋中走完了悲慘的一生。沒有攻擊性的松子註定了一生被人嫌棄,現實生活中有多少松子因為攻擊性被壓制而過得悲戚的人。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說過「衝動抑制了,創造性也就連帶被抑制了。」衝動系統聯動的是大腦中的杏仁核等原始反應系統,在面對危險,衝動和攻擊是一個人本能的反應。

攻擊性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是一種生命力的體現。攻擊性和討壞是保護自我的頂級能力。

比如說,當一個人無緣無故的打你耳光,你是站著不動,還是毫不留情的還擊呢,正常的本能反應就是還擊,這就是攻擊力。

但是現在的現實情況是,很多孩子失去了本能的攻擊性,這個生命最底層的活力,變得很「佛系」而討好。他們不敢做自己,抱著一顆「討好」的心態去迎合身邊人和大環境。於是隱忍成了美德,自我遠去。

這就是很多人在知道「榴槤型人格」後,被羨慕哭的原因,我們不敢做有刺的人,但是我們卻羨慕有刺的人的生活狀態。

武志紅說過「一個人的攻擊性,如果不向外釋放的話,就會轉向攻擊自己,沒有第三個出口。」

這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的,那些被壓抑的攻擊性不會消失,都轉化成了自我攻擊。

比如前不久有一個話題火了「為什麼討壞性人格更受歡迎」,這是因為討壞的人,他們可以盡情釋放自己的攻擊性,他們很善於利用自己的防禦功能,表達真實的自我,所以他們更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不吃虧。

而那些將攻擊性隱藏起來,犧牲自己取迎合自己的人,也就是「討好型人格」卻會產生更多的焦慮情緒內耗。

他們會將別人的情緒轉嫁到自己的身上,背負別人的情緒和命運,其實活的很累,這就是一種自我攻擊。

02、激發和提升攻擊性成為自己的底色

也許你的攻擊性被塵封的久了,都不知道怎麼使用自己的攻擊性了。不要擔心,像我們上文說的,攻擊性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大腦衝動系統賦予我們最原始的一種手段保護自己。

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重新激發和提升你的攻擊性:

1、有被討厭的勇氣

幾年前大火的《被討厭的勇氣》,風靡而暢銷,深受歡迎。其中尖銳的指出,我們有時不顧自己的感受,活不出自己,而是活在別人的評價和眼色中

如果你也是害怕被人討厭,不妨提高一下自己的心理閾值接受自己被討厭。我們怎麼可能被每一個人喜歡呢,別人不喜歡又能怎樣呢。

2、從小事做起

如果你被壓抑的久了,不敢展現自己的攻擊力,可以從小事做起。在一件件小的挑戰中釋放自己的攻擊性,然後練習好了,再到大的事情,漸漸你會發現你也可以成長為帶刺的人。

3、勇敢地說出來

其實追溯那些喪失攻擊性人的成長曆程,不難發現,他們的生長環境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他們在自己的親人面前通常也是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他們害怕衝突,害怕矛盾。

從當下開始,在親密關係中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然後為自己所說的負責。不要害怕身邊的人攻擊你,或者不高興。

同時也刻意練習提升自己處理衝突的能力,你要明白,衝突不會因為你的妥協而消失。

無論何時何地何人,勇敢的將真實的自己說出來。

4、取悅自己

你要有一個這樣的概念「一味的討好不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但是關注自己,取悅自己卻能讓別人改變對你的態度。」

學會去讀取自己的內心想法,不契合你的人勇敢的去拒絕,遵從自己的本心。

同時也要放下自己對於未來和不可控事物的擔憂,但自己沉溺其中的時候,馬上轉移注意力。

這些方法需要不斷練習,漸漸你會發現自己攻擊力指數上升,自己也不內耗,內在空間提升。

-The End -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本文關鍵詞:人格、性格、心理學

圖片源自網路,侵權請聯繫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