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孤獨症日:關愛「星星的孩子」,警惕孤獨症早期信號

受訪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 徐治

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歐陽雲霜

今天是世界孤獨症日。孤獨症譜系障礙(也稱自閉症,以下簡稱孤獨症)是一類以社交障礙、興趣狹窄、重複刻板行為為主要特徵的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多發於兒童早期。我國兒童孤獨症患病率約為7‰,看似不高,卻嚴重危害著不少兒童的健康和家庭幸福。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徐治告訴「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孤獨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如果能早發現、早干預,對患者癥狀的改善和預後都有益處。

如何早期發現孩子的異常?根據國家衛健委制定的《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干預服務規範(試行)》,家長可對照著以下表格,初步篩查、識別孩子是否存在孤獨症預警癥狀。

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徵象篩查表

若兒童存在一條及以上表現,就提示有發育偏異的可能,需要引起家長的特別關注。父母還應留意孩子是否存在語言功能和社會交往能力障礙或倒退,比如無法用語言表達、無目光對視、重複刻板行為,對別的小朋友或親人沒有興趣,缺乏情緒分享和互動等。

徐治補充說,有這些癥狀並不一定就是孤獨症,疾病診斷需藉助更多量表工具和病史詢問,同時還要通過腦電圖影像學等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建議出現上述預警信號時儘快就醫,由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來做進一步篩查。

目前,孤獨症的治療以康復訓練為主,通過行為干預改善孩子社會交往、語言和非語言溝通能力,培養其生活自理能力,減少不適應行為等。孤獨症作為一種神經發育障礙性疾病,需要長期干預,可持續數年甚至更久,患兒家長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