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小兵郭延慶推薦:100個中國自閉症孩子進步的秘密



2019年,3歲的小七接連被3家醫院診斷為中度自閉症。


2021年,鄒小兵教授看完小七後,評價「自閉症程度已經挺輕的了。」


2023年9月,小七順利進入了普通小學。


曾經,獲得類似進步的孩子很罕見。鄒教授曾說,「2005年前,我一個這樣的個案都沒有。」


但現在,他在門診每周都會見到干預成功的個案。


據統計,中國自閉症患者的數量已超過1300萬,在圈內外的媒體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獲得了良好的預後。


他們的進步來自哪裡?


每個家庭都能說出一套自己的經驗和方法。


但這些經驗和方法,有沒有共性?有沒有共通之處?不同情況的孩子當如何借鑒?


過去兩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特殊教育博士,國際應用行為分析師(BCBA)曾松添帶領大米和小米的夥伴們一直在做一件事——


提煉那些成功干預個案背後

共通的經驗、方法


梳理一個自閉症孩子實現

康復效果最大化的最優路徑


最終彙集成了這本

剛剛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

早期干預著作


《小馬過河:100個自閉症孩子進步的秘密》




揭秘自閉症孩子成功干預的底層邏輯


「成功的經驗一定是可以複製的!」


從業10年,曾松添看過了無數真實案例,有的孩子康復效果顯著,進步很大,從無語言到1個月後能發出第一個詞,從只盯著風扇到能接受其他的玩具,從不會用手指指和拉著大人的手去要冰箱里的酸奶,到能清晰地用嘴巴說「我要喝酸奶」。


反之,有的孩子到了近10歲,想要吃蘋果時還是去搶去抓。更甚者完全終日禁足在家,空餘時間用指認卡片來打發時間。


對比不同的案例,他一直思考——


假如時光倒流,讓干預效果不佳的那些孩子回到三四歲甚至更早的時候,是不是有哪些地方可以重來,有哪些點可以做得更好,或許用的方法恰當一些,孩子的能力和命運是不是可以就此改變?


我很想理清,讓一位自閉症孩子實現最優康復效果的路徑是什麼?

曾松添博士


2021年開始,他和日本福岡教育大學教育學碩士王旭帶領著大米和小米的督導、康復們收集案例,最終在1萬多自閉症兒童干預個案中,篩選出了100個典型案例。


通過復盤、剖析案例,歸納出他們干預的成功經驗以及成功背後的原因。


有別於一般的案例書籍,《小馬過河》並沒有系統介紹某一個孩子完整的成長和干預情況,而是圍繞自閉症孩子在先備技能、溝通、遊戲、社交、行為管理、運動協調、生活自理等多個領域普遍面臨的問題,用100個真實案例呈現具體的問題解析、干預步驟、實操要點。

部分目錄展示


而這也是曾松添博士所說的早期干預的「底層邏輯」——不只是個別化的經驗之談,是不同成功經驗之間的相同之處,共通之處,是應用到不同的孩子身上,也能適應的方法論。

內頁展示


這樣的底層邏輯,或許就能解決一個又一個困擾千千萬萬家庭的難題,讓後來者少走一段彎路。


鄒小兵郭延慶解慧超等聯合推薦



《小馬過河》從提筆寫作到成書,再到出版,其間,獲得了多位業內頂尖專業人士的支持和讚賞,鄒小兵、郭延慶、袁巧玲、解慧超、大米都為它寫下了推薦序言——


自閉症這趟水深不深,親自試了才知道


當孩子突然被診斷為自閉症,絕大多數家長都會焦慮,因為有太多難題等著做決定:


要不要找名醫再看一看?


該不該賭一把,各種療法都去試?


要不要先送去幼兒園?


媽媽要不要辭職來干預?


……


每個問題都可能引來家庭的爭吵與分歧。


那些快速走出這個階段,最終讓孩子獲得進步的家庭到底怎麼做的?


通過歸納對比不同的案例,我們會發現那些成功干預的家庭從不是因為投入了多少錢,而是能做到知行合一:相信早期干預的重要性,相信科學;擼起袖子幹起來!


正如,取自寓言故事的書名《小馬過河》,這條河有人說深,有人說淺,到底能不能趟過去,不能止步於自己的想像,要自己親身體驗了才知道!

你相信你的孩子會成為下一個成功案例嗎?


先放下身段跳進孩子們的世界吧,像小馬一樣,去水裡小心探索,而這本書里總結的經驗、方法都可以成為你的助力。


願《小馬過河》帶給你陪伴孩子前進的勇氣、信心和方法下一個成功案例終會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