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患者5種常見的心態



拖延症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後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後推遲的一種行為。嚴重的拖延症會對個體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如出現強烈的自責情緒、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貶低,並伴有焦慮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現這種狀態,需要引起重視。

拖延症患者5種常見的心態

1.僥倖

總是覺得時間還來得及。在時間期限的保護下遲遲不肯動手,但是期限一天天逼近時又會異常焦慮,拖延的特徵就是失去對時間的掌控能力。

2.畏懼

還沒開始做事,先自己心理暗示:這個事情非常難辦,我的能力不夠,我肯定是做不好的,我會犯很多錯誤,受到打擊和批評,不如不做還比較安全。或者是:現在做時機還不對,我還沒準備好。畏懼讓我們失去一次又一次挑戰自己能力的機會。不敢信任自己,不自信的狀態延續著,我們成了自己也很反感的拖延症患者。

3.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者總在想像中否決自己,馬上就動手做是不會做好的,為了「開始」就耗費了大量的時間,而用了最後時限把事情做完,會有滿足感,此前的拖延是為了推遲這種滿足感。

4.叛逆

你越是讓我做,我越是不要做。至於這件事是不是真的很重要,我不管,我在意的是「被強迫」,所以,我要以拖延來反抗這樣的局面。比如跟父母賭氣,父母越是嚴厲地要求,你越是拖拖拉拉不想去做,你的重點是賭氣,跟不斷要求你、催促你的父母賭氣。再比如同事之間,別人越是催促就越是拖延,我不完成這個環節別人也動不了,你們給我的壓力我以消極反抗來應對。

5.自責

拖延者總覺得自己很無能,因為不能很好掌控自己的生活,這種失敗感的打擊讓拖延症患者看什麼都是灰色的。

拖延症可能會誘發其他心理疾病,如抑鬱、焦慮、社交恐慌、強迫症等。

改善拖延症的6個有效辦法

1.目標細分

把你正在拖延的事情,分成幾塊,越細緻越好,分清楚了這件事的各個環節,可能只需要用一分鐘,任務就完成了,就這麼簡單。

2.降低期望

你要完成的,不是一件必須完美的任務,而是一個需要你完成的任務,不要以為只有高壓和高期望,才能做成事情,學會給自己減壓,先把事情完成再說。

3.從小到大

先不要去想你最重要的任務,先找一些你本來應該做,但是沒有做的瑣事。充滿成就感,因為對你來說,這就是很大的進步。

4.馬上去做

對待任何事情都採取馬上去做的態度,不給自己任何拖延的機會和借口,你馬上去做了,馬上就會見到效果,培養自己的行動力,讓想法變成現實,這是拖延症問題的核心所在。

5.遠離寬鬆環境

對那些跟你以前一樣拖延的同事、朋友、家人說不,他們對你的體諒其實是在原諒他們自己,要時刻提醒自己,有時間觀念,每一點微小的完成都值得珍惜,別人的拖延不能成為放縱自己的理由。

6.自我激勵

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做到之後,要自覺地給自己讚美和鼓勵。有些拖延症的開始往往是因為得不到鼓勵和肯定。遠離拖延,成功會靠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