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書打卡第83天,心理發展成階梯遞進模式

高樓大廈,立足於基,根基若空,危在旦夕。養育子女,切不可在其人生初期「偷工減料」。

抄書打卡第83天,今天繼續讀到李玫瑾老師的《心理撫養》第三章「心理發展有跡可循」的相關知識,以下是今天摘抄的內容。

心理發展具有不可逆性,這種特性決定了心理發展在延伸和遞進的過程中,若缺少某個環節或某個台階,就會出現缺陷且終身難以彌補。

李玫瑾老師把人的心理發展劃分為四個重要台階。這就是人從出生時的「自然人」,通過撫養,教養和培養,逐漸變成一個「社會人」的過程。

情感需要撫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一個台階,主要由家中的哺乳者來完成。情感撫養是在孩子還不能自主行動的情況下發出,每一次呼喊時,撫養人能及時回應並照顧到位。

當情感撫養到位時,孩子就會記住撫養人的氣味,聲音和相貌,持續四個月到半年,孩子就會出現人生的第一份情感—依戀。

性格需要教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二個台階,主要由孩子所依戀的人在家庭生活中完成。0至3歲主要是情感撫養,撫養人要用全部的愛去耐心呵護和幫助孩子。

孩子一旦形成良好的行為規範,成為有教養的人,孩子日後就比較容易融入群體和社會。

能力需要培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三個台階,主要由不同層級學校的老師通過教育活動來完成。

個人的刻苦努力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有良好的性格教養作為基礎,會順利得多,否則容易半途而廢。

自我需要修養。這是心理發展的第四個台階,由獨立進入社會生活的個體自己來完成,在前三個台階的基礎上,一個人自我的修為會決定人生的高度。

如何讓自己不斷進步呢?正如古代聖賢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成熟的人可將社會生活中好的人物作為自己的榜樣,或者通過閱讀把好書作為心靈導師,活到老,學到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

關注人生冷暖,擁抱幸福生活。我是秋實99,每天學習多一點,提升自己,快樂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