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過自己是一種什麼動物嗎?獅子、雄鷹、千里馬還是老黃牛?但你不會想過自己甚至還不如一隻螃蟹吧?
可能你覺得螃蟹有什麼好,尖腳、橫行、殼還硬,和人差著十萬八千里,怎麼還會不如一隻螃蟹呢?可你知道嗎,螃蟹壽命只有短短的2到3年,但卻要脫殼18次。如果一次脫殼就是一次蛻變與成長的話,懂心理的人力想問問你,有想過自己到現在的人生,蛻變過幾次嗎?
當螃蟹在脫殼的時候,會先將舊殼中的碳酸鈣吸收出來,儲存在體液之中。然後,裡面會生長出很柔軟的皺摺。等舊殼慢慢裂開的時候這個皺摺就會撐開,變成新的殼,原來體液中儲存的碳酸鈣注入新殼之中,就可以讓新殼硬化了。不過螃蟹脫殼不一定都會生長,如果營養不足或者外界環境變化較大時,螃蟹脫殼後反而會出現負增長。
聽到這裡,你有想過自己人生的蛻變過程嗎?如果從沒想過,那懂心理的人力問你,
小時候喜歡看的動畫片,什麼時候突然換台了?
從小喜歡粘人的媽寶男,什麼時候突然在意個人空間了?
中學不斷苦讀的尖子生,在大學什麼時候突然失去了方向?
信心滿滿的名校畢業生,什麼時候陡增面試求職的煩惱?
意氣風發的職場新銳,什麼時候感到行業的凋零、生存的壓力?
在這些成長階段中,我們有時候汲取營養,更新認知,改變行為,用新的情緒和價值觀護佑我們,開展新的人生旅程。但有時候,蛻變的新殼反而變小,被外界的客觀變化壓倒,甚至無法繼續長大。
懂心理的人力孟總言道,職場發展,要記得隨時感受外界環境的變化,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強大,去迎接下一次的蛻變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