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康復經驗,助力抑鬱公益,歡迎點贊、轉發、支持】
一、抑鬱情緒和抑鬱症的區別
抑鬱和抑鬱症這兩個概念是有明確區別的。抑鬱焦慮是一種人類的正常情緒,每個人都有,僅僅是個人程度不同。而抑鬱症是一個醫學概念,所謂症就是某種身體機能障礙癥狀,達到影響正常的社會行動,就是症的界線。當抑鬱焦慮情緒過度了,已經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就可以稱為抑鬱焦慮症。
我個人以為,抑鬱焦慮症等心理問題的本質,絕大部分是認知與行為的不匹配,就是慾望超過了能力所導致的心理失衡。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同樣你也不能獲得你認知以外的幸福快樂。因為認知與行為最終是要保持基本一致的,有什麼樣的認知,才能長期維繫相應的行為。
人是不可能沒有情緒的,適當的正常的抑鬱焦慮情緒是可以助力人類更好地反思、學習、行動、生存和發展的,這個不展開,有興趣自己去搜索。這裡要說的是那種過度的會嚴重影響到生活、工作、學習的情緒,就稱為抑鬱症焦慮症。當然症也有不同的程度與界限。比如感冒有輕度、中度和重感冒,抑鬱焦慮症也一樣。
二、抑鬱症其實是心靈的感冒
有人把抑鬱症說得很嚴重,其實只要理性地看看身邊那麼多抑鬱患者,最後絕大部分都恢復了,少部分人雖然還暫時陷在其中,但依然頑強地帶狀在生活,就知道抑鬱症並沒有那麼誇張。
抑鬱症其實更多是一個心靈的感冒,我們每個人一生都會經歷無數次感冒。有輕微感冒,也有重感冒。不管是哪種感冒,我們一般都不會害怕,因為我們了解他,我們知道就算不吃藥,一般感冒也會自己好,不過是時間長短而已。
抑鬱焦慮也是一樣的,不是說那些沒有確診抑鬱症的人就沒問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問題,僅僅是有人因氣質和身體特質的差異性,有人不敏感,沒有發作而已。
抑鬱型氣質的人因為先天的高敏感性,低耐受性及深刻性、固執特性及內傾型即內向型等天性,容易把抑鬱情緒發展成抑鬱症。
而其他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氣質的人因天性的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及其他多方面原因,天生對抑鬱症比較免疫。
簡單通俗說就是有些人天性很敏感,常常被誤以為小心眼,其實是一種氣質。有些人大大咧咧,對啥都無感,俗稱沒心沒肺。這些都是因為每個人先天生命特質即氣質的不同導致的,和能力無關,和人品更是八竿子打不著。
你看活的簡單的人就不得抑鬱症,傻白甜也不得,還有鄉下的老爺爺、老奶奶及鄉親們也很少會得抑鬱症,因為他們的認知與他們的行為可以匹配,並不是說他們人品就比得抑鬱症的人好,能力強,道德高尚。僅僅是他們的欲求沒有那麼高,可以匹配自己的認知與能力,焦慮抑鬱情緒可以得到適度的釋放,不至於困擾成疾。
所以,很多郁友因為抑鬱症而有病恥感,那是因為對抑鬱症缺乏正確的認知。你得了感冒你就不會覺得羞恥,哪怕你是個經常感冒的人。因為你有正確的認知,你知道這僅僅是生病,很正常。無非就是體質差點,免疫力低點,和人品道德無關。
三、哪些人容易得抑鬱症
因為先天氣質的不同,我們每個人具有的天賦也不同。抑鬱型氣質的人,反而因為這種高敏感性和對情緒的深度體驗及執著性,反而是一些很聰明很優秀的人。
祖川常說:非優秀不足以抑鬱,非覺悟不足以重生。
抑鬱症患者一般對自己都有高要求,他們善良、正直、追求理想,他們寧肯痛苦自己,也不麻煩社會。這些人往往才是人類文明的主力,良知的代表,文化的創造者和傳承者。
抑鬱氣質的人一般比較喜愛文學、藝術、哲學、音樂等等,比較善於獨立思考,個性獨特,特立獨行,喜歡哲學思辨,追求精神和靈魂的凈化與完美,俗稱文藝青年和詩人氣質。
搜索一下得過抑鬱症的國內和世界名人(國內明星們自己去搜,不讓發),會嚇你一大跳。什麼梵高、林肯、丘吉爾、托爾斯泰等等很多巨優秀而偉大的人物,他們都展現出了非常優秀卓越的生命特質與才華。
從另一方面來說,你得了抑鬱症,恭喜你,恰恰說明你很可能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抑鬱症會困擾你,但也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好處。它會讓你深入內心,看見自己,看見生命和世界最本質的東西。它會讓你通過這次機會去深度思考,探索那些生命最終級的課題,讓你徹悟人生真正的意義與價值所在。
當你有一天走出抑鬱症之後,你會感謝這段經歷,這個過程。污泥會生蓮花,抑鬱症也會滋養你。讓你通過這些痛苦的錘鍊,深度的思索,持續地成長,終極的開悟,而突破自己,認知升級,鳳凰涅槃,破繭成蝶。
最終你會蛻變成長為一個全新的美好的自己,無所畏懼,無所束縛,自在喜悅,幸福快樂!
【下一集將介紹抑鬱症的三個階段及表現,歡迎點贊轉發。關注祖川,走出抑鬱,一起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