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衛生日 | 關於精神衛生,你知道多少?

每年10月10日是

世界精神衛生日

今年的宣傳主題為

營造良好環境,共助心理健康

✦ +

+

常見心理問題

1. 抑鬱症

抑鬱症是最常見的抑鬱障礙,情緒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鬱,甚至悲觀厭世,可能有自殺企圖或行為。

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且多數病例有反覆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2. 焦慮症

焦慮是面對危險或壓力時的一種正常反應;強烈、過度和持續的擔憂或恐懼,有可能演變成焦慮症;我國焦慮症患病率達4.98%。

3. 強迫症

強迫思維反覆出現(如懷疑門窗沒關而反覆檢查、洗手)。為減輕這種思維產生的焦慮,而不得不採取強迫行為。

4. 社交恐懼症

社交焦慮是正常現象,但社交恐懼症則是一種精神障礙。

主要表現為對社交場合和人際接觸感到強烈的恐懼和憂慮,同時或伴有心悸、噁心和出汗等身體癥狀,在極端情況下可導致社會隔離。

5. 躁鬱症

情緒不穩定,時而亢奮、時而激動暴怒、時而消極;全世界有約6000萬人受這種癥狀影響;複發率較高。

✦ +

+

抑鬱情緒≠抑鬱症

抑鬱症並不是簡單的「壞心情」,它有著嚴格的診斷標準,不能依據單純的個別癥狀或簡單的篩量表就認為自己得了抑鬱症。

健康人群遇到不高興的事時也會感到情緒低落或者壓力大,但這不是抑鬱症。相關癥狀持續兩周以上,才應懷疑是否患上抑鬱症。

抑鬱症發病機制目前尚不明確,但普遍認為是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

✦ +

+

趕走壞情緒的五個法寶

NO.1 深呼吸有助於情緒平穩

美國治療專家羅伊博士說,當處於壓力狀態時,要放慢呼吸,同時盡量往後捲舌。這一方法能在數秒鐘內平衡情緒。

建議情緒波動時,深呼吸並耐住性子等6秒鐘,等情緒平穩,能夠冷靜思考時,再去做決定。

NO.2 積極心理暗示讓自己快樂

研究發現,同樣經歷焦慮和抑鬱,能主動發現積極一面的學生,比只會哭著發泄的人能更快走出來。

每天早上出門前,不妨對著鏡子笑一笑,告訴自己今天很快樂。

NO.3 光亮環境對抗不良情緒

調亮環境光線有助於保持好情緒。研究發現,季節性情緒失調主要由於光照不足引起。

因此,讓自己身處光亮的環境中,能有效對抗不良情緒的干擾。

NO.4 聽音樂緩解負面情緒

聽音樂可以促進心理健康,讓人放鬆,同時還可以通過釋放個體被壓抑的情緒,來達到有效維護心理健康的目的。除此,音樂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提升人際關係。

NO.5 運動促進多巴膠分泌

運動能幫身體分泌快樂多巴胺,是緩解壞情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研究稱,跑步、騎車、游泳等有氧運動是最佳選擇。建議堅持每周鍛煉5次,每次20分鐘。

抑鬱症不是簡單的壞心情

今天是世界精神衛生日

我們傳遞呼籲:

理解、尊重、陪伴抑鬱症患者

他們需要被看到

如果發現當下的不良情緒狀況持續時間較久、強度較大,已經嚴重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比如失眠、身體不適、學習工作效率顯著降低,或者頻繁出錯,甚至無法上學、工作,無法與人正常交流和溝通等,且很難通過自我調節而有所改善,就要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了。

壞情緒就像房間里的灰塵

時常會有

但只要細心打掃

再多的灰塵也會一掃而光

讓我們科學應對

一起擁抱精神健康

綜合來源:人民日報微博、青海衛生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