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心理學「大咖」齊聚抖音,講述調節心情的方法 採訪對象提供
美食可以讓心情變好、運動是解決各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閱讀有助於化解憂思愁緒……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史占彪等心理學「大咖」齊聚抖音,通過「小安暖寶寶」,講述一系列調節心情的方法。
「小安暖寶寶」是抖音安全聯合位元組跳動公益、位元組跳動人工智慧實驗室(AI Lab)推出的心理關懷產品,集合人工關懷、AI陪伴、情緒檢測、專業內容科普等功能,從諮詢、傾訴、專題內容學習等多維度給予用戶心理調節方法,幫助其緩解負向情緒。
人工陪伴+AI協同,讓「社恐」說出心裡話
「小安暖寶寶」可以提供人工和智能客服兩種形式的交互服務,供用戶自主選擇。目前,抖音共有9名人工心理客服,均通過「中國心理學會問題管理家(PM+)中國應用教學團隊」的專業培訓。團隊7x24小時輪流值班,以應對隨時出現的用戶需求。
而如果用戶選擇「AI陪伴」,則可開啟與機器人「小安」的對話。「AI陪伴」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結合情緒關懷、心理諮詢、助人技能等內容,為用戶提供情緒陪伴和安撫。「小安」不僅可以全天候回應用戶傾訴,還可以同時和多個用戶「聊天」。據了解,這一交互功能需要大量專業心理學語料的積累。參與語料撰寫的既有中國心理學會的專家學者、國家二、三級心理諮詢師,也有近百位通過專業培訓的抖音員工志願者。
「近年來,國民心理健康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而我國心理諮詢行業人員存在數量不足等問題。」參與語料建設的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劉正奎表示,通過人工智慧的方式,為短時、輕度負向情緒的來訪者提供情緒陪伴和安撫,是一種有益嘗試。
「通常,我們和他人傾訴時會有一定顧慮,和AI交流則相對輕鬆。」抖音心理關懷項目負責人表示,調研發現,部分用戶期望通過在線聊天的形式緩解負向情緒,因此平台希望通過「智能+人工」協同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心理關懷。而如果用戶存在難言之隱,也可以通過「小安暖寶寶」的「心情樹洞」進行傾訴。內容一旦輸入「樹洞」,將被永久封藏,嚴格保密。
「授之以漁」,輔助用戶在日常生活中改善心情
抖音發現,針對不同用戶的不同狀況,可以有多種疏解方式。比如針對短時和輕度負向情緒人群,提供情緒支持服務和相關知識內容,使其掌握自我心理調節能力;針對中重度心理障礙人群,將提供就診渠道建議;而對於具有極端行為傾向的用戶,則及時進行人為干預。
因此,當用戶進入「小安」私信頁面,還可以點擊右下角的「心理關懷-話題互動」功能,選擇不同主題的心理場景,通過5-10分鐘的互動對話,了解心理調節方法。
如果用戶想更好地了解情緒狀態,可以通過「小安暖寶寶」進行情緒測評,或通過自我評估獲得不同的反饋安撫。
此外,「小安暖寶寶」還綜合生活、學業、人際和心理相關的四個方向,定期提供專家和創作者的優質內容,為用戶答疑解惑。比如在今年世界精神衛生日,「小安暖寶寶」就聯合眾多心理學者、心理諮詢師、精神科醫生、公益機構等在抖音發起「點亮美好心情」行動,通過發布優質視頻,普及相關知識,提升用戶的心理健康水平。
新民晚報記者 金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