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處於哪一種心理狀態嗎?《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本書中談到,人的一生中分為三個狀態:兒童狀態、父母狀態、成人狀態;兒童狀態:適應和順從,兒童釋放憤怒的情緒里主要有撒潑、慪氣、任性、鬱悶、拖延和厭煩等情緒;父母狀態:挑剔和批評,父母狀態愛批評,憤怒嚴厲,像一個法官一樣審判著自己或者他人;成人狀態:理性,成人狀態是我們用理性而不是情緒化的方式來做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講述了一向愛笑愛鬧的蛤蟆突然間沉默寡言起來,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他的朋友們斷定他得了抑鬱症,於是帶他去找心理醫生蒼鷺。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蛤蟆在蒼鷺的引導下,慢慢去探索自己的童年,試著去調節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內心世界,並且掌控他。
在蒼鷺引導蛤蟆一點點認知自己的過程中,我也慢慢地認知到自己的目前的狀態,以及那些好多時候莫名其妙的情緒來源於哪裡?其實我們大多數的情緒都是來源於父母。
例如:蛤蟆從小面對嚴厲的父親,他學會了順從,當與父親有衝突時他第一時間道歉;他無論取得怎樣的成績,都無法得到父親的誇獎,以至於蛤蟆一直依賴和順從別人,來獲得別人的認可。但是通過蒼鷺不斷地提問:那你覺得怎麼樣呢?來幫助蛤蟆認識和理解,不要一味聽別人口中的自己,而是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也許你也正處於一種負面情緒中,也許你也正因為某一刻你莫名其妙的情緒不知所措,又或許你也處在某件童年事件的陰影下,那麼你可以看看這本書?希望這本書可以讓你在認知自己的路上更近一步,跟自己和解,做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