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問題不是開導開導勸說勸說就會好的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是建立在腦神經研究的科學基礎上的,一切心理活動無論是思維、語言、行為都是腦神經活動的結果,心理學準確的說是「腦理學」,心理問題的實質是腦神經的問題,是生理結構、物理、化學發生變化,是能通過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進行鑒別診斷的,絕不僅僅是思維認知的內容和速度有所異常,達到標準是需要吃藥的。

孩子出現心理問題了,其實就是大腦生病了。眼睛、耳朵、鼻子、心臟生病了,能不能聽人勸說幾句就能康復的?

當然,心理問題也有輕有重,一般的心理問題、一般的心理不健康不需要吃藥。但是,心理問題無論輕重,無論是否需要吃藥都要及時尋求心理諮詢,才能恢復的更快更好。

焦慮會引起去甲腎上腺素、皮質醇上升,進而出現高血壓糖尿病、免疫力下降;抑鬱血清素會降低,褪黑素不足造成睡眠障礙;網癮會造成大腦灰質、白質異常;癲癇的大腦會異常放電。

心理諮詢要通過詳細的了解,找出來訪者的核心信念,糾正錯誤的自動思維,要通過冥想催眠、正念、ERP、DBT、肢體倒暗示心身柔術等慢慢的反覆多次的訓練,建立腦神經樹突鏈接的新迴路,把正面積極美好的思維活動內化為潛意識,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著急,需要耐心慢慢恢復的。建立腦神經樹突鏈接的新迴路,和健身增大肌肉細胞都是一樣的道理,你見過去健身房一陣擼鐵就成肌肉猛男的嗎?

心理諮詢需要咨訪雙方建立信任,通過不同的療程慢慢取得進步,不是思想政治工作,單方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再加上批評教育就能講通、說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