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帝國》抑鬱危機中蘊含生機

提起《哈利·波特》,我相信沒有人會說:沒聽過。而讓《哈利·波特》被翻譯成了62種語言發行到世界各地,火遍全球的作者J·K·羅琳,卻一度是抑鬱重症。

在剛開始寫這部作品的時候,她被失敗的婚姻刺激,感覺到很絕望。但是為了女兒,她一邊接受心理治療,一邊開始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寫作。

令她沒想到的是,她的這種絕望竟然還成為了她創作《哈利·波特》里出名的「專門吸人靈魂的怪物」—攝魂怪的靈感。而她也在從事自己熱愛的寫作創作中,逐漸走出抑鬱,擁抱陽光。

J·K·羅琳的華麗轉身,正印證了那句話:凡是危機,必然蘊含著轉機。

只是,絕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在網上搜索:中國患抑鬱症的數據,可以看到:

刪除

(選填) 圖片描述

大家可能會疑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不用再為怎樣生存而發愁的年輕人,怎麼患抑鬱症的人反而越來越高了?

看完《抑鬱帝國》這本書,你的疑惑有可能會得到解答。

這本書的作者喬納森·薩多斯基,是凱斯西儲大學醫學史教授,多年研究方向為精神病流行病學、臨床精神病學、醫學人類學、心理疾病治療史和抑鬱症史等。因抑鬱症的成因複雜而多變,本書的目的就是通過梳理抑鬱症的古今歷史脈絡,從概念、理論、治療、現狀等角度來解讀抑鬱症,為我們從一個嶄新的視角,揭開抑鬱症神秘面紗。

看見是療愈的開始,這本書帶給我們最大的啟示是什麼?就是不要害怕面對抑鬱症,抑鬱症很複雜難解,但放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遇到的種種困難都可以得到解決,抑鬱症也不會是例外。

一、你認識抑鬱症嗎?

當你仰望人類歷史浩空,抑鬱不過是一顆星而已。《抑鬱帝國》

我有個朋友,從小家庭條件挺好的,不需要為生活而奔波,一路成長都很順利,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擁有著讓別人羨慕的人生。但令人沒想到的是,她居然患上了中度抑鬱。

因為怕聽到:「凡事想開點就好了,你看你吃穿不愁,幹嘛自己找不痛快」這樣的勸說,她不敢跟親近的人傾訴,病症也越來越嚴重,不得以去醫院尋求幫助。

這樣的真實故事,相信很多人身邊都有。正是因為大家對抑鬱症的很多錯誤認知,導致患病的人更難走向療愈之路。

那麼什麼是抑鬱症呢?

2010年,J·K·羅琳在接受採訪時,她這麼描述:「如果別人從來沒有體驗過抑鬱症,就很難向人們描述抑鬱症是什麼感覺,因為它(抑鬱症)不僅僅是悲傷一詞能概括了的。」

這樣的描述說出了抑鬱症患者的心聲。

《抑鬱帝國》中給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它是一種心境異常低落的疾病。

當前《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提出,以下9種癥狀作為參考:

(1)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鬱。

(2)幾乎每天或者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對所有或者大部分的活動興趣或者樂趣都明顯減少。

(3)在未節食的情況下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或者幾乎每天食慾減退或增加。

(4)幾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過多。

(5)幾乎每天都精神運動性激越或者遲滯。

(6)幾乎每天都疲勞或者精力不足。

(7)幾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或者過分地、不恰當地感到內疚。

(8)幾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者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減退或者猶豫不決。

(9)反覆出現死亡的想法,反覆出現沒有特定計劃的自殺觀念,或者有某種自殺企圖,或者有某種實施自殺的特定計劃。

如果出現了以上9中癥狀中的5種,並且癥狀持續兩周以內,那麼不需要其他任何癥狀就可以確診。

儘管抑鬱症還有很多內容有待商討,但一些基本共識也能給普通人提供幫助,正如書中所說:我們認知的方向,決定了治療的方向,能避免走很多彎路,那麼就會帶來更多向好的結果。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二、為什麼抑鬱症會找上你?

如果內心不安而悲傷,身體虛弱也會隨之而來······靈魂的疾病才是真正的疾病。--馬丁·路德

20世紀中葉,「抑鬱症」才被正式命名,但是做為「憂鬱症」,它卻是一個古老的疾病。

莎士比亞的經典人物哈姆雷特有這樣的台詞:人世間的一切在我看來是多麼可厭、陳腐、乏味而無聊!我們都知道,抑鬱症的典型表現通常就像哈姆雷特所說的那樣,情緒低落、無聊,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1)內疚感

根據最近幾十年的抑鬱症統計顯示,女性患者人數較多。在精神分析的觀點中,患病的原因來自內疚,把原本對他人的憤怒或指責等等感受,轉向了內部。

相比較而言,女性更有同理心,遇到問題容易向內找原因,這也是導致抑鬱症容易多發的原因之一。

(2)童年創傷

梅里·娜娜·阿瑪·丹誇說:我經常聽到有人說,抑鬱是一種內心的憤怒。我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不可否認的是,我童年的經歷在助長我患抑鬱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孩童時期如果沒有感受到溫暖,絕大多數需求沒有被及時關注到,也沒有得到滿足,患抑鬱的幾率會更大。

(3)遺傳傾向

隨著對抑鬱症研究的發展,遺傳因素的影響被提上了研究範圍。儘管精神分析學家工作在一個對遺傳學知之甚少的時代,但疾病在家族中傳遞的因素備受關注。

以上三種因素,都會導致更容易患抑鬱症,而心理學對抑鬱症的研究在持續深入,抑鬱的面紗也在不斷被公布在大眾眼前。

危機中蘊含生機。就像心理學大家卡爾·榮格所說:抑鬱症也是一種機會,孕育成長和創造力。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三、怎樣對待抑鬱症?

一提起抑鬱症,我們的態度都是擔憂和緊張,一是因為抑鬱對人帶來的嚴重傷害,有可能會導致失去生命;二是抑鬱和正常之間的界限太模糊,很難區分是生病了還是正常的,有可能是病了卻不知道,等發現時已經很嚴重了。

現在有哪些方式,可以幫助抑鬱患者恢復健康狀態呢?

(1)藥物治療

對於抑鬱患者,會用藥物治療的方式來幫助治療,結合抑鬱癥狀,做抑鬱評估和診斷,配合開抗抑鬱葯,幫助患者恢復狀態。

(2)心理治療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是越來越被大家認可和接受的治療方式,通過專業的心理知識,對抑鬱進行干預治療。

有兩個對抑鬱症很重要的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CBT)和人際關係療法(ITP)。

除了以上兩點外,自身的調節也對穩定病情很有幫助。

一是運動,運動可以產生多巴胺,對於調節情緒有很好的作用;

二是多與人鏈接,可以多和要好的朋友見面,建立情感鏈接,贏得支持;

三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釋放生命的力量,讓自己恢復到可以自行掌控的狀態。

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總結

由於新冠病毒的蔓延,很多人都在經歷新的困境和悲傷,這些因素都很有可能導致抑鬱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發病率的提升。

儘管長路漫漫,但信念猶存。就像《抑鬱帝國》中所說的:如何管理好抑鬱症的未來,一部分取決於我們對抑鬱症過去的理解程度。

回歸到歷史的長河中,眼前的困難都變得渺小,堅守信念,會有守得雲開間月明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