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內心的憂愁——解憂心理學書籍推薦(一)

一、愛的密碼與內心的恐懼對話

對於所有人而言,恐懼是我們身體和大腦的基本設定和本能意識,也是影響我們身心健康的「病毒」。我害怕受到傷害,想通過足夠的財富、地位、成就來獲得安全感,卻反過來變得更加不安、緊張、焦慮、壓力大,給自己和生活帶來了更多棘手的問題。

本書指出,所有問題,或者說你無法快樂、成功,甚至是生理上的問題,幾乎都源自某種形式的內在恐懼。你因為恐懼而產生了憤怒、壓力、焦慮、沮喪等,而每種內在恐懼,起因都是在那個問題中缺少了愛。愛作為恐懼的對立面,能夠幫我們找到人生真正的追求和目標,不在將自己置於憤怒、緊張、焦慮、沮喪等狀態下。

《愛的密碼》創新提出三大工具,包括能量醫療手勢、重寫恐懼設定和心幕工具,幫助讀者從身心靈三大方面與自己的內在恐懼對話,從而消除身心的恐懼「病毒,收穫由內而外的自在、喜悅與平靜,享受充滿愛的生活。

二、恰到好處的安慰



當我們的親友正在經歷痛苦時,我們總是想要說點什麼去安慰他們。

但我們常常會忽略對方的感受,「自以為是」地去安慰。

於是效果往往適得其反,甚至會讓我們彼此疏遠……

這本書是一份禮物。

它充滿了創意和精彩的視覺感受,它幫助我們充滿信心地去支持和安慰那些經歷疾病、創傷或任何其他困境的人,它讓我們能夠與他人建立內心深處真正的聯結。

三、 你就是自己的心理醫生



有的人無法享受社交越來越不喜歡自己

容易胡思亂想無法集中注意力

陷入消極情緒中無法自拔

工作壓力大,焦慮失眠時有發生

無法把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本書在內容敘述上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對生活在情緒高壓下的人群具有很好的解壓作用。

7天自我療愈方案,讓我們清晰認識到,我們身上的各種負面情緒不過是我們還沒有認清真實自己的表象而已。藉助於作者每章提供的實操方案,我們就可以輕鬆調整和擺脫不良情緒,成就令自己滿意的人生。

四、走出強迫症



許多執拗與偏頗,頑固與無奈,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有些可愛又可笑,強迫症戴著一張似乎總也抓不住的淘氣小孩的面具,私底下卻成為屢屢和自我天性解放作鬥爭的堂吉訶德。但只要肯於坦然面對,它就不會是一座永遠無法攻克的堡壘。本書能讓慌亂中的你,不再被情緒強迫,不再給自己加戲,而是鎮定、愉悅地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當你閱讀本書時,也請你一定要以一種輕鬆的方式來進行。

五、社交恐懼心理學



習慣性地躲避別人的視線,害怕與人對視?

一當眾發言就心慌臉紅,擔心別人會輕視自己?與人交流時無法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總是哭笑不得?……

種種跡象表明,你很可能步入「社恐」的行列了。《社交恐懼心理學》這本書內容的編排,是先從認識社交恐懼症開始,介紹了什麼是真正的社交恐懼症,社交恐懼症的多種類型及形成原因,以及社交恐懼症與性格的關係;接下來從正確認知自我、關注內在信念等方面幫助患者重置恐懼思維,找到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最後提出了克服社交恐懼的心理療法與實踐療法,幫助患者走出恐懼後遺症,享受社交的樂趣。此外,書中每一章都有一個心理測試,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讀懂自己、理解自己。

六、 與負面情緒握手言和



情商是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和技巧,是一種發掘情感潛能、運用情感能力影響生活各個層面和人生走向的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諸多事實證明,一個人情商越高,他能獲得的幸福也就越多。暴躁、憤怒、失落悲觀、恐懼、驚訝…人的一生都和情緒有關係。

我們生活在情緒中。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如何與情緒相處,更不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常常處於失控狀態,尤其是與人交往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容易情緒化,說生氣就生氣,說暴走就暴走,讓人摸不著頭腦,被人指責為低情商,影響了人際關係、生活和工作,嚴重的還會給自己和他人的心理造成創傷。

本書分別從「處理自己與自己的關係」和「處理自己與別人的關係」兩個角度剖析情緒管理的深層奧秘。旨在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情緒模式,覺察到自己的內在小孩,從而療愈自己,實現很好的自我成長,繼而在各種關係中獲得圓滿。

讓情緒成為你的朋友,別讓情緒拖累你的人生。

七、如何停止胡思亂想


指一個人不自覺、持續性地回想自己的消極經歷一次又一次地讓自己沉浸在痛苦的感受里。

明明什麼也沒做,仍然感覺特別疲憊。

別人隨口說的一句話,卻被你拿出來想很久常常感到糾結,浪費時間又消耗精力。

容易自我攻擊,遭遇失敗就否定自己你的生活中有沒有出現這些狀態?

愛反芻的人,就像一個有孔的氣球,使勁吹也吹不起來,形成一個無止境的惡性循。

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停止胡思亂想,做一個快樂的人

將此書單獻給需要在緩解憂愁和壓力方面改進的朋友們,預祝大家在書海的旅途中愉快暢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