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爆易怒應該如何制止,幫你透視內心世界

古往今來,多少名人將士,因為自己的暴脾氣,為了逞一時之快,失了一世英名,甚至還賠上了自身家性命。

由此可見,暴怒過後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不但對自己很不利,傷人傷己,不但解決不了根本問題,還把事情推到一個更不可思議的狀況。

常言道,氣是殺人的鋼刀。

心理學表明,勃然大怒會讓人喪失理智,不顧及風險,貿然行動,暴怒的行為往往給人帶來沉痛的代價。

每個家暴受害者家裡就有一個暴怒者,他們在接收一個不好的或者是一句不中聽的話語時,一時控制不了自己,從而導致情緒失控,對自己的家人大打出手,他們在出手時沒有想過,打傷人後還要付出慘痛代價,一是失去親人,家庭支離破碎,二是自己要進監獄,一時的衝動毀了自己。

他們常常在事後後悔,指責自己,不敢相信當時自己的所作所為。但是這又有什麼用呢,下次下下次呢,你能保證不再發生嗎?


羅納德.波特﹣埃弗隆

普渡大學博士,美國國家憤怒管理協會的心理治療師,他有超過30年的臨床經驗。羅納德曾是一名大學教授,後來專攻憤怒管理、精神健康諮詢及成癮治療,他在理家庭暴力、高侵犯性問題方面經驗豐富。著有《永遠憤怒》( Angry Al the Time )、《即刻停止憤怒》( Stop the Anger Now ),並參與合著了《羞愧與憤怒背後的秘密信息》( The Secret Message of Shame and Anger )、《酒徒與癮君子》( Alcoholism and Addiction )等暢銷書。


他也是《我的暴脾氣-易怒情緒背後的心理真相》的作者。這本書受到了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岳曉東,專業心理諮詢師成長平台-糖心理聯袂推薦。

書中說到,暴怒最重要的構成因素,就是過度強烈的憤怒感。

這是一種超負荷的狀態,這種狀態會引發各種各樣不好的變化,通常表現為喪失知覺,喪失自我意識,喪失自身的行為控制能力,人格轉換這些特徵,從原來的自己變成另外一個自己。

所以,要怎樣避免或者減少發生這種情況,為了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暴怒,《暴脾氣》一書從幾個方面幫我們解答。

一,改變做法,1、遠離法,遠離事發地點。2.暫停法,需要有意識自己的狀態,換個環境讓自己放鬆,等到憤怒消散再用合理的態度處理好善後工作。3.公平商討法,保持冷靜,傾聽他人說話,尋求積極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

二,改變想法,路怒症是最好的暴怒行為證明。所謂的路怒症,就是馬路上生氣的行人。被激怒後失去理智的情況下,常常把自己性命和他人性命拋之腦後。

這時我們應該自我替換,一個積極的觀點來代替消極的觀點。

本書案例中的沃利就會換一種新的觀點來平復內心的憤怒:「我是醫生,不是治安警察,我沒必要負這個責任」。這種觀點既能控制住當時的怒火,換一種思路又能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暴脾氣》的作者在書中幫我們列舉了好幾個暴怒暴脾氣類型,每一種暴脾氣都有一套應對方法。就像書中說的「暴怒是可以預防的」,要想知道自己屬於哪一種脾氣,我們邊閱讀的時候,邊對號入座,找到相應的對症下藥。

最後,致於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暴脾氣的同胞們一句話,學會掌控自己的易怒情緒,與我們的暴脾氣和諧相處,重拾人生的寧靜與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