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5年 他是如何治療才能「痊癒」的?

原創文章,盜用必究

精神分裂症作為一種複發率高的慢性疾病,主要還是對個人整體的社會功能影響較大,社會功能包括職業功能、社會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首先,患者可能沒有工作、學習能力,無法完成一般人可以完成的正常工作與學習;然後,患者可能無法與其他社會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不能較好地適應社會。作為家屬,一定都希望有好方法能夠治好患者的精神癥狀,重回職場或校園,做個能夠自食其力、對家庭和社會有用的人。基於此,本文將儘可能詳細地描述案例患者的患病及治療過程,藉此案例回顧探討精神分裂症的診斷與精神病理,為患者家屬提供治療的可行策略。

患者性別:年齡:25歲

疾病情況:精神分裂症5年

用藥情況:利培酮奧氮平、阿立哌唑

疾病描述:患者於2016年發病,起初是失眠、幻聽,內容是聽到鄰居在說他壞話,伴有自言自語情形。同年年底,患者出現雙手合十、喃喃自語、磕頭閉眼等怪異行為,自訴能看到菩薩,就診於當地精神衛生中心,診斷為精神分裂症,給予利培酮等藥物治療,病情緩解。出院後,患者自行停葯病情複發,憑空聽到有人說他不是父母親生的,認為房間里被母親安裝了竊聽器與監視器,所以在家不敢說話,常與母親發生爭執,衝動時會打罵母親,後又住院治療4次,服用過奧氮平、阿立哌唑等藥物,病情仍反覆發作,只得休學在家養病。

2021年底,患者隨父母到上海市東方醫院就診,諮詢手術治療的可行性,考慮到患者年紀尚小,病程超過3年以上,足量、足療程服用過抗精神癥狀藥物,但未見明顯療效,門診以「難治性精神分裂症」收入院。術前,經CT、MRI、DTI掃描,再經計算機定位軟體計算,進行精準靶點定位。術中,在患者的頭部切開約3cm小切口,鑽1cm小骨孔,藉助特定電極,對腦內特定神經核團靶點進行射頻消融,手術時長約4小時完成。

術後,患者的幻覺、妄想的癥狀淡化,現實感增加,脾氣變得溫和,對看到菩薩和父母不是親生的事情予以否認,承認自己患病,承諾配合藥物後續治療。術後2個月患者的幻聽徹底消失,在穩定服用抗精神癥狀藥物後未再有幻覺、妄想的複發,尤其與母親互訴衷腸後,母子心結解開,家庭關係又重歸往日的和睦。術後半年隨訪,患者的藥量減至利培酮1.5mg,癥狀控制穩定,目前在家為下半年開學複課做準備。

上海市東方醫院功能神經科主任吳景文表示,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手術是難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一種有效的補充治療手段。術後的病人一方面絕大部分頑固性精神癥狀可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另一方面人的本性與情感回歸正常,並且自知力恢復,自願接受後續治療。這種高度微創的手術定位十分精準,能精確到毫米,同時創傷小、併發症少、恢復快,不會影響大腦正常功能,對患者智力沒有損害。像難治性精神分裂症、雙相情感障礙抑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如果經過正規藥物治療3年以上,精神癥狀仍無法控制,或不配合治療,以及服藥量太大、副作用不能耐受,經全面綜合評估可接受微創手術治療。

致廣大讀者:

你們好,我是吳景文醫生,在此非常感謝大家閱讀我的文章。若您有疾病向我諮詢,可以通過平台「私信」方式聯繫我。也可以在文章下留言,我會儘快解答您的疑惑。

相關閱讀

精神分裂症患者抗拒服藥 有沒有更好的治療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幻覺妄想 藥物無法解決可選擇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