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維:身上有這幾個小毛病的人,多半賺不到什麼錢

逆向思維:賺不到什麼錢的人,身上多半有這幾個小毛病!

這裡沒有什麼大道理,知信行者說的,更多是通過自我思維層面的反思。

先看日常生活中,你有沒有這幾個小小的困惑?

為什麼你說的很正確,可是對方就是完全不聽你的?

為什麼在家裡你什麼都做了,做得都對,卻還是得不到家人的滿意?

為什麼你全心全意地付出,一切都為了對方好,對方還是不理解你?

為什麼你這麼有知識,這麼的努力付出,卻還是賺不到錢?

為什麼每次吵架,對方總是覺得自己正確,總覺得你怎麼做都是錯的?憑什麼?

反思使人進步,【人性】決定了一個人即使再愚蠢,也不會自認為是自己的錯誤。

孔老夫子都說: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大概的意思就是說:拉倒吧,我從來就沒有看到過,誰能主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在內心自責,自我反省的人。

每個人自身都有一大堆的毛病,可是從來沒有人會反思自己。

現代社會你也經常會在網路中,看到這樣的消息,有人即使違法犯罪,依然振振有詞,認為自己的理由都是正確的,錯誤原因都是別人造成的。

簡單說,人們大多善於發現他人身上的錯誤,燈下黑,卻反而忽視忽略自己本身的不足和缺點。

比如:現在你就可以去試試,做個小實驗,總結一下自己的優點,自己的缺點,再去總結出一位你身邊最熟悉人的優缺點,寫在紙上對比一下你就會很清楚了。

自己的優點遠遠大於缺點,他人的缺點數量遠遠大於優點。

古人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你只需要看到別人對你的反應,你就會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裡了。

或者說,無論你和任何人打交道,對方就是你的一面鏡子,看看對方的反應,大多就是映射出的真實你自己。

還是上面的幾個小困惑為例:

對方不聽你的,就是認為你說的沒道理,不正確,和對方根本就沒關係,或者根本就是錯,只是你自認為自己很正確。

到底什麼是「正確」?

這個正確是如何定義的?

或者說這個「正確」是由誰來定義的?

你如果去網路搜索,這個關於「什麼是正確」的答案要有幾億個都不止。

恐怕任何一種答案都會被輕易地推翻,即使有人回答「科學」就是正確,也不行,因為科學就是一個不斷被推翻重置的漫長過程。

誰也無法真正說清楚,到底什麼才是「正確」。

好了,有人說知信行者你扯了這麼多虛頭巴腦的概念,和我能不能賺錢有啥關係?

你可以說有,當然也可以說沒有。

想要賺錢,首先你就要拋棄自己內心思維中的這些分別心。

既然,沒有所謂的正確和錯誤,至少你不能總認為自己就是正確的一方。

沒有對錯,假如你面對客戶,對方所說的一切不一定是正確的,但也絕對不是錯誤的。

得到都是假象,失去才是真相。

許多人完全搞顛倒了,一切的困惑,糾結,迷茫就都來源於此。

你越想得到的東西,反而會失去的越快,就像手中沙,你攥的越緊,流失的越多。

當你放下是非,得失,對錯,這些觀念,你就會發現。

「無」「沒有」「失去」才是你能得到任何東西的前提條件。

這也是古人說的:無中生有,有生於無。

賺錢做生意,自己先失去利益,讓你的客戶先得到利益;

吵架先認輸,假設自己是錯誤的,對方是正確的一方;

放下自己那些虛幻的假清高,即使你是清北的高材生,種莊稼不如老農民,做生意未必比得上一個初中生。

雖然你的學歷高出對方無數個層次,也不影響對方能教給你一些新的知識。

和對方發生任何問題或者不愉快,首先要自我反思,不是對方的問題,要返回來從自身尋找原因。

知信行者給你講一個故事:前些年坐火車,對面坐著一位大學的教授,一路夸夸其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社會倫理商業古今中外,無所不知,無所不通,大家都是一臉的崇拜。

旁邊一位老農民一路迷迷糊糊打瞌睡,從不聽教授的言論,也不搭茬,更談不上羨慕和崇拜。

一次趁著老農清醒,教授決定要向老農顯示一下子自己的博學,就主動和老農打招呼。

大哥您好啊,咱倆打個賭熱鬧一下,您看好嗎?

你可以問我一個問題,我回答不上來,給你100元,我問你一個問題,你回答不上來,只給我五元錢就行,提問什麼都可以,您看可以嗎?

老農冷冷地看著教授點了點頭,你先問吧。

教授:地球到月球有多遠?

老農:不知道,隨手給了教授五元錢。

老農:什麼動物上山四條腿,下山三條腿?

教授抓耳撓腮,百思不得其解,還偷偷發信息求助好友,實在無奈,只得掏出100元給了又要睡覺的老農。

到站老農下車扛著大包小包要走,教授實在忍耐不住好奇,拽住老農問。

大哥,你說的到底是什麼動物?

老農頭也沒回,給教授扔回來五元錢,就下車走了,走了……

教授直接石化,呆若石雞。

你失去的越多,你得到的就越多。

賺錢就是這個道理,每個人條件和具體情況不同,然而大概的方向都差不多。

自己所思所想未必就是正確,別人所做所說也不一定就是錯誤。

古人說: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

所謂的正確,錯誤,都是相輔相成,互為因果,既矛盾對立,又高度統一,一分為二,同時也合二為一。

許多人搞反了,搞顛倒了,就在於此。

很多人把自己賺錢視為得到,但賺錢的訣竅恰恰是失去,先要讓自己進入「無」的狀態。

有無相生,有生於無,先無後有,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先舍先得,後舍後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

舍是主動,得是被動,誰先主動誰贏!

敢於自己首先退一步,敢於自己先認錯,敢於自己先失去,敢於自己先讓利,敢於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敢於自己先放下自己的分別心,好噁心,出離自己的利益,立場。

先無我,才能有我。

無論做什麼,不管走到哪裡,你都能賺到錢!

任何事是否「正確」,無需人云亦云,只看對你產生的【結果】!

這個「結果」,即使是你認為好的結果,對方也未必和你一樣這麼認為,沒準在對方看來,就是一個不好的結果,甚至對他來是講極差的結果。

反之亦然,人同此心,物同此理。

當你認為對自己不是一個好的結果,恰恰對方或許就是得到了最好的結果!

賺錢的秘密就隱藏在,這些常人不易理解的平常事,你大腦里這些顛三倒四的混亂思維當中。

你是習慣於先讓自己得到好的結果,還是願意先讓對方得到好的結果呢?

關注知信行者,私信【電子書】,免費發送給你一份電子書,看過這份電子書,能賺到錢的或許只有一兩個人,讓你讀懂自己,了解更多人性方面,不為人知的顛覆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