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園 | 科學干預腫瘤患者的心理問題

患者得知確診腫瘤的那刻起,壓力、焦慮便隨之而生。害怕就醫和治療,經常失眠、多夢,有時還會不自覺地腦補各種壞消息……這些負面情緒給患者和家庭都產生了不利影響。出現負性情緒不應該躲躲閃閃,懼怕就醫,應該積極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得到專業的醫學干預。

失眠與腫瘤互為因果。長期的失眠可能誘導腫瘤的發生、發展;腫瘤的確診和治療有時對患者又是很大的打擊,促使了失眠的出現與加重。有些人可能是一過性的失眠,很快就會好轉,也有些人不是「熬一熬」就能過去的,需要積極自我調整或者尋找專業人員的幫助。

總之,出現負性情緒不應該躲躲閃閃,懼怕就醫,應該積極前往正規醫療機構,得到專業的醫學干預。

一、就診與評估

專科醫院或綜合醫院的心理/精神科都可以就診。近期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也開設了心理醫學科,挂號就診非常方便。

醫生面診需要與患者面對面交流,進行專業的「精神檢查」,詢問病史,了解個人成長經歷、家族遺傳史等,全面評估患者情況,因此建議患者本人來診,而不是家屬代諮詢。就診過程中還會使用一些心理量表進行測評,用來輔助診斷及評估疾病嚴重程度。

二、藥物治療

醫生根據診斷及腫瘤患者的身體狀況,對中重度的焦慮、抑鬱、失眠等問題會處方相應的抗焦慮、抗抑鬱、催眠類等藥物。

可能有些患者對服用精神科藥品特別的排斥,害怕副作用、藥物相互作用、依賴問題等,但是必要的藥物干預對患者的總體康復更為重要,醫生會幫助患者選擇適合他們的藥物,及時處理不良反應,因此患者朋友不必太過緊張。

三、心理諮詢、心理治療

對於輕到中度心理問題的患者可以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目前的治療形式有個體治療、家庭治療、團體治療等,根據患者的實際問題需求及心理諮詢/心理治療師的專長進行匹配,進行個性化的方案制定。

四、心理康復治療

通過生物反饋儀、腦反射治療儀、微電流電刺激儀等,給予患者呼吸訓練、身體放鬆訓練、音樂治療等,調節自主神經功能、體內神經遞質、腦電活動水平等,達到生理心理鬆弛,改善焦慮、抑鬱、失眠等癥狀。

對腫瘤患者心理問題的醫學干預,需要精神科醫師、心理諮詢/治療師、護士、社會工作者、腫瘤專業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共同討論患者的生存、治療、康復及自尊等問題,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正視疾病,保持對腫瘤所致考驗和挑戰的智慧,明白生活所賦予他們和他們所愛的人的意義、價值和樂趣。

馮威(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心理醫學科主任、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