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抑鬱,我們該怎麼辦?

在壓力如此之大的當下社會,抑鬱這個詞,漸漸走入我們的身邊,無論是重症,還是輕症,都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我們的實際生活。

對於孩子而言,變得自閉,不說話,孤僻,被冷落,煩躁,哭泣,痛苦,伴隨著自己的成長許多年。對於成年人而言,變得自卑,不愛說話,絕望,偷偷地哭,輕生,獃滯,痛苦,孤獨,發怒,吶喊,出走,心如死灰,找不到內在的那盞燈光,抬不起頭來,無法面對鏡子里的自己。

對於孩子來說,往往是被過多忽視,缺少照顧,關懷,關注,強求孩子做不情願做的事情,過多的學習導致內在壓力過大,無法釋放,長期積累。我曾經講過,父母的言行,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需要陪伴,關懷,照顧,發現他們真正喜歡感興趣的事情,去慢慢培養。而不是強求,打罵,忽視,冷漠。

作為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好的言行,良好的家庭氛圍,才是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強求他們必須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事情,那樣,我們就是自私的,對孩子並不負責。

孩子也需要尊嚴,我們作為家長,千萬不能在眾目睽睽之下打罵孩子,孩子的自尊心,也是自尊心。我們不能忽視孩子的一言一行,他們想要表達什麼就讓他們表達,他們想哭就讓他們哭,孩子的天性使然,不要強求他們必須怎麼樣,身心靈順其自然成長,不去過多地干涉。

再說到成年人,我先講講自己。

我也曾度過一段很難的日子,那段日子,居無定所,身無分文,一身債,岌岌可危的工作,失戀,一個人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有一天我在醫院,站在樓上的窗檯,那天中午外邊下了好大的雪,我真想跳下去,就這樣結束了。就覺得沒什麼東西,再去值得留戀,也沒有人關懷自己,孤注一擲,卻淪落到街頭無人問津,我覺得自己特失敗。

在大學的時候,我有過一年的時間,壓抑自己的各種情緒,那時候傻傻地以為,沉默就是一種無聲地成長,我要變得成熟起來。可是壓抑了自己一年以後,發現自己抑鬱了,鬱鬱寡歡,好像別人欠我多少錢一樣,就是高興不起來,更不會笑。

與其說抑鬱,其實更多的是封閉自己的內心,不想說,也不想聽別人說,像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狀態。我們放不下的,更多的是,過去的自己。我們執著地想要一個結果,想要改變過去已經成型的結果,我們不能接納,我們不能釋懷,我們將心門關閉,把自己的精神牢牢圈起來,束縛住,不讓任何人理睬。

其實許多人並非沒有找朋友或者親人訴說過,可是並不理想,或許是對方沒有耐心傾聽,或者是對方一直在用自己的觀點壓制自己的傾訴,總之時間久了,次數多了,就不想再去找誰說了。

但是,我們始終不能放下過去的自己,我們以為放不下的是過去的經歷,過去的人事物,其實真正放不下的是過去的自己。我們沒有把意識,把注意力,把力量,放到當下,哪怕是放到眼前的一件小事當中,我們或許就能好很多。

再者,我們內在的觀點,想法,得不到認可,總是被身邊的人,或者自己認為親近的人否定。漸漸地,我們不知道自己究竟適合做什麼,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我們非常迷茫。在這種狀態之下,我們依然無法逃脫大眾意識,或者別人對我們的評判,我們內在極度壓抑。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無處安放自己的靈魂,我們不知道該去怎樣釋放情緒,怎樣消融它們。我們常常為了一點面子,就強求了自己,我們太在乎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偽裝了真正的自己。

我們也想去做出一些改善,無論是自己,還是生活。可是網路中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眼花繚亂,長期在網路中穿梭,我們好像更加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甚至花了大價錢去報課程,可依然找不到真正的那個自己在哪,找不到內在的那盞明燈,我們很慌,很怕被人看不起,怕被人在背後說自己的是非,我們過度地在意外在物質世界裡的人事物。

首先,對於成年人來說,是很有可能改變現有的生活的。如果改變不了,就去接納,接受當下的一切,因為接納,是真正意義上改變的開始。抗拒,就是在否定自我的創造改變能力。這個在前邊的文章當中已經提到了很多次,家人們有不懂的,私信我就好。

再者,我們可以從情緒上,身體反應上,思緒想法中,去療愈自己,練習覺知,跳出舊有思維,觀察當下的這個小我,這個不是真正的自己,它是被過去的思維經驗牢牢束縛的另一個自己,我們一定要明白,看清這件事情。

關於情緒,我也講過好多次了,盡量在練習覺知的時候,通過內觀,讓情緒自消融。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通過極度發泄情緒,不是很有效,但我們不是完全否定,吶喊,寫在紙上,通過這些外在的發泄,來釋放情緒。可以適當適度去做,但更重要的還是要練習覺知,通過內觀的方式,消解內在的情緒,更為有效。

再就是,盡量減少去看手機上電腦中的娛樂視頻,包括那些搞笑的片段,通過這種方式,只能說暫時壓制了內在的情緒,其實並發揮不了實際作用。反之,可能會讓情緒不斷累積起來,最後來個大爆發。

在成年人的世界當中,抑鬱,無非是因為情,因為財,因為名,因為利。其實用一句話可以說是,因為得不到,還去過度執著,所導致的。這種得不到,往往建立在外在的物質當中。因為盲目攀比,評判,全都是人慾在作怪。不過,這一切,都在成為著過去,也在累積著未來。

我們需要在當下畫一條切割線,這一側是過去了的,這條線以外的另一側是空白的,意味著我們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如何開始,就在當下這一刻,即將邁出的這一步,冷靜地認真思考。不要害怕時間,時間只是因為我們的存在,才賦予了它一定的意義。

我們每一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放不下的已經成為了過去,成為了過眼雲煙,只是有一個幻象存在於我們的頭腦當中,有一些畫面揮之不去。

只要我們練習覺知,把注意力放在當下一刻的每一件小事當中,內觀這些虛無的畫面,我們就能跳出小我對我們的束縛,對我們的控制。所有我們認為的負面情緒,都只是暫時的,只要我們慢慢練習覺知,就一定能讓那些消極的一切產物,自己消融。

最後,還是想跟所有的家人說一句話:

在你絕對相信自己的那一瞬間,就會擁有無窮的力量!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