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杭州某CEO發現自己的女友竟然背著自己和其他人訂了婚,而且還同時和多位男性交往,憤怒的他把相關內容整理成了65頁PPT上傳到了互聯網上,引起了網友熱議。連某娛樂圈紀檢委也表示:「我來瞻仰下高端玩家。」
事發後,針對女主角項某的批評聲不絕於耳,但她始終沒有正面回復。媒體輾轉聯繫到了女孩的爸爸時,他稱並非不想發聲,只是暫時選擇沉默而已。他希望給孩子一點空間,不要給她太大的精神壓力,還稱女兒之前就有抑鬱症,這件事會加重病情。
現如今,抑鬱症成為了一個時髦的辭彙,犯了錯的人,都想拿它來當擋箭牌。江歌遇害案中,她的舍友劉某稱自己在大眾的指責下,患上了抑鬱症。某演員專業素養不過關,P圖拍戲,廣受爭議,事後表示自己得了抑鬱症。就連美顏過度網紅主播,在向粉絲索要了大量禮物和打賞露餡後,也表示自己患有抑鬱症。
抑鬱症是精神類疾病,從外表上不太容易看得出來,這些人是否患病,或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他們把這個病因當理由,背後的邏輯其實是很容易推導出來的:抑鬱症患者精神脆弱,我本來就有病,你們再批評我的話,我可能也會自殺,那個時候你們願意承擔責任嗎?他們試圖用隱形的道德綁架,來迫使大眾不再追責、不再批評。
這樣的說法對於負面新聞纏身的公眾人物來說,或許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那些真正患上抑鬱症的人,處境就顯得更為艱難了。疾病被污名化以後,他們求助的勇氣和意願會下降,怕被別人罵故意博眼球。在錯誤的信息誘導下,部分人會對抑鬱症產生錯誤的認識,覺得他們只是不開心,或者是無病呻吟而已。
央視曾報道過抑鬱症,稱中國人患病率高達2.1%,而且還有低齡化的趨勢,有的人不敢在生活中散發負面情緒,就把網路超話當成了樹洞,分享情緒,交流藥物的使用情況,雖然有一點點喪,但更多的是溫暖和關愛,一群處於困境和絕望中的人,把樹洞當成了自己的寄託。如果沒有這個情緒出口,很多人不知道還有像自己一樣的人,挺不過去就喝葯自殺了。
某主播的女朋友因抑鬱症自殺後,主播開直播稱,女朋友去世是被超話里的人教唆的,那些人教壞了女朋友。在主播聲淚俱下的控訴中,粉絲們群情激憤,爆破了超話,用最惡劣的言語,斥責超話里的粉絲,認為他們只是「網抑雲」而已。
有人分享自己看病的心得經驗,粉絲直接咒罵道:「想死就趕快去死啊。」超話里有一個14歲的小妹妹是真的病患,結果粉絲們不肯放過她,半小時內發送了150多條咒罵信息,小姑娘不堪其擾,也選擇了自殺。
這群人以抵制負能量的名義,肆無忌憚地發泄自己的惡意,帶走了患者們的光明和希望。他們殺人於無形,甚至還直呼「抑鬱症死了,歐耶」,對於生命和法律,他們沒有絲毫的敬畏。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網抑雲」確實惹人煩,但就算如此,那也只是一群尚處在青春期的少年在傷春悲秋而已,誰還沒有這個階段呢?既然沒有傷害到其他人,又何必對他們有過多的惡意?
真正的抑鬱症患者們,總是處於悲傷的情緒中。不是他們不想開心,而是從生理到心理上都無法獲得任何快樂的感覺,以前感興趣的事物,得病以後也毫無吸引力了,哪怕一整天什麼都沒做,肢體也會疲軟無力。要麼過度嗜睡,要麼純粹失眠睡不著,把真實的自己鎖在了內心深處,別人進不來,自己也不會出去。
人生本就很難了,健康的人尚可從人間煙火氣中尋得片刻慰藉,但對於那些患者來說,快樂是奢侈品。要對他們有基本的善意,不能從別人的痛苦中取樂。
大家是如何看待這一新聞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