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個電影。
裡面的故事,有一段情節是這樣:
太太夜裡睡覺的時候,夢到丈夫上班的路上出了車禍;早晨醒來,她想盡一切辦法阻撓丈夫去上班。
拿走丈夫的手機,拿走丈夫的鑰匙,把丈夫每天上班必須用到的文件袋藏起來。
她跟丈夫說:「別的事情都可以答應你,但今天你不能去上班」。
當去公司的班車來到家門口時,太太出面說:「丈夫身體不舒服,今天就不去上班了。」
結果,那輛班車在路上出了事故,有人因此遇難。
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太太和丈夫眼中都是震驚,然後流著淚擁抱了彼此。
關於夢境,從古至今有很多人研究過這個問題,但是至今都沒有「完全科學意義上」的解讀。
最流行的夢境解析,大概就是弗洛伊德學派關於夢境的分析。
當你經常夢到一個人的時候,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可以通過情感以及心理的角度,來分析這件事。
-01
夢境,是現實的「重映」
你知道嗎?
人的思維,記憶,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碎片的狀態。
大家可以理解為「電影放映」,不斷有畫面、故事或記憶在你的腦海中閃回。
也可以理解為:夢境是我們意識的延伸。
我們在現實中頻繁做的事情,會在夢境中重現一遍;
我們在平日里經常想念的人,對方就會在夢境中出現。
比如:
你喜歡上一個人,每天都跟這個人見面,但很少交流。
儘管如此,每天能跟他見面,就是你上班時最大的期待和動力。
你越來越想念他,越來越喜歡他。
正因為你想念他的頻率太高,所以潛意識裡,你對他的記憶也是十分深刻的。
這種狀態下,你夢到這個人的幾率也就更高。
這就是現實的意識,在夢境中的重現。
-02
夢境,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遺憾」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蔡加尼克效應」。
指的是:
人們對於未完成的事情,相對於那些已經完成的事情,記憶要更加深刻。
蔡加尼克效應,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心中的執念,「未完成情結」。
我有個朋友。
他爺爺80多歲去世了,而他在外地工作,因為各種原因回不來。
他特別難過,後悔,遺憾,因為他從小几乎就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
本打算有時間就把家人接過去住幾天,卻沒想到再也沒有了見面的機會。
他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每天晚上做夢,都會夢到老人。
其實,這就是因為他潛意識裡有著強烈的執念和遺憾。
正因為遺憾太多,他心中才不斷暗示自己:
「都是我的錯,如果我早點回家,也不會有遺憾」。
在這種遺憾下,人們往往會抱怨自己。
潛意識裡積累的執念越重,他就越容易夢到對方。
在愛情中也是如此。
如果你剛剛被分手,你很愛對方,無論你如何挽留,對方都不給你任何機會。
這時,你心中同樣是遺憾,不甘心且憤怒的。
你越想越氣,越想就越是覺得委屈。
這個時候,你心中未完成的執念,就會被你「復刻」到夢境中。
而這一切,都是你的潛意識以及你的緊張情緒在作祟。
人在做夢的時候,意識是放鬆的,而潛意識是活躍著的。
這個時候,你潛意識裡最在意什麼,最想念什麼,統統都出現在你的夢境之中。
-03
夢境,是一個人內心的預警機制
講個笑話:
小孩子在尿床的時候,往往會做一個奇怪的夢,在夢裡小孩子確實在衛生間里方便。
但醒來之後,發現尿床了。
這就是生理上的緊張,導致一個人潛意識進入夢境,給大腦發出「尿床」的預兆。
再比如說:
如果你睡覺的姿勢不對,胳膊或被子把自己壓住了,導致你呼吸不順暢;這個時候,潛意識就會迅速讓你進入夢境,然後讓你有種被束縛,被追趕,無法逃離的窘迫感。
這些,都可以理解為大腦給我們發出的「預警夢境」。
而這些夢境,與我們所處的環境有關。
那麼,你為什麼會夢到對方呢?
可以理解為:
在某個階段中,你跟對方在一起總是很緊張,很害怕,對方帶給你的印象是嚴肅的,讓你緊張的。
或者,你剛跟某個人產生了衝突,你的記憶對此十分深刻;每當你想起這個人,情緒就會波動起伏。
這樣的狀態,也會導致你經常夢到他。
總而言之,夢境不僅是一個人潛意識的重現,更是一個人情緒以及生理變化的暗示。
今日話題:
你是否經常夢到某個人?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