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圈兒里流傳一種說法:「自閉症的孩子壓根兒活不過40歲!」這事兒是真的嗎?
自閉症的孩子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極大的缺陷。在嬰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或抱起時身體僵硬、不願與人貼近。在幼兒期,患兒迴避目光接觸,呼之常無反應,不對父母產生依戀與依賴,不願和同齡小夥伴進行愉快的玩耍,甚至不會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小夥伴交往,不會分享快樂,遇到傷心或者難過的事不會去傾訴。學齡期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患兒對父母、同胞可能變得友好,看似有所緩解,其實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雖然部分患兒願意與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不懂得共情,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無法給周邊人一個正常人所該有的反應,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不會調整自己的行為。成年後,自閉症的孩子仍缺乏交往的興趣和社交的技能,不知道該如何去談戀愛,以至於不會結婚......這些孤獨的心理癥狀會導致他們常會不自覺地走到車水馬龍的路上,容易溺水的深淵,沒什麼人去的的郊外,患兒走著走著就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因此這些行為很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意外傷害甚至生命危險,造成他們無法活到成年。
目前,國際醫學界對自閉症兒童的癥狀了解比較多,但對40歲、50歲、60歲自閉症人士的發展軌跡知之甚少。這可能也是「自閉症活不過40歲」這種說法流傳開來的一個原因。此外,這種說法背後的另一種原因,在於威脅自閉症患者健康的潛在影響因素:
1、自閉症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精神分裂症和多種癌症有部分重疊遺傳因素,與帕金森綜合征也有生物學聯繫。
2、不少自閉症人士自身的特質會增加健康風險,比如對某些食物的過度偏愛會造成體重超標,產生肥胖問題。
3、一些自閉症人士需要抗精神病藥物,如阿立哌唑會導致服用者體重增加和高血壓,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一些抗精神病藥物還可能導致帕金森綜合征癥狀。
4、一種疾病往往會導致多種併發症,比如自閉症兒童經常出現的持續性睡眠呼吸暫停,會提升患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
很多高功能自閉症成年人會隱瞞自己的病情,偽裝自己自閉症的特徵,模仿普通人的處事方式和行為。這樣的行為反而會給他們帶來很大壓力,如果缺乏足夠的支持,他們可能長期處於筋疲力竭的狀態,這樣往往會導致他們最終走向自殺。
所以「自閉症活不過40歲」的傳言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沒有科學依據。希望每個「星星的孩子」像普通人一樣健康長壽,家屬可以好好呵護自閉症患兒,讓他們快樂的生活下去。
我是兒科醫生王玲,更多寶寶自閉症問題可以在下方評論區或者私信小窗我,我會一一詳細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