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潛意識下找到了根源,解決了抑鬱症複發男人的哭泣問題

2021年10月01日18:49:09 心理 1471

深度潛意識下找到了根源,解決了抑鬱症複發男人的哭泣問題 - 天天要聞

如果潛意識的病理性記憶沒有進行重組,而只是將錯誤的認知進行糾正,會在日後的生活中,病理性記憶被某些因素激活,導致情緒和行為問題再度出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複發。


記憶中的阿勝是一個精明強幹的小夥子,之前由於生活的挫折,被診斷為抑鬱症,在當地的心理諮詢機構進行了認知療法的干預,他當時感覺效果不錯,便結束治療回家了


兩年後,他的生意再度失敗,激發之前的病理性記憶,導致情緒崩潰,無法抑制自殘的念頭,他姐姐慕名專程到北京過來找到中心。

深度潛意識下找到了根源,解決了抑鬱症複發男人的哭泣問題 - 天天要聞

12月初,阿勝的姐姐給我打電話,稱弟弟生意失敗,非常自責、自卑,抑鬱症複發,拒絕一切社交,不願出門,自殘念頭嚴重。偶爾被全家人帶著出門的時候,阿勝還非常敏感多疑,總覺得別人盯著他看,甚至覺得別人在議論他。


「再這樣下去,我們擔心他會瘋掉!」。阿勝的全家人都非常焦慮,本來想在當地找專家,可是阿勝對我很信任,得知我在北京,他還是堅持要來找我治療。


沒過幾天,姐姐就帶著阿勝過來了。阿勝一看到我,可能出於信任感,認為自己的病情有希望了,他的情緒明顯穩定了些。


可是,在與阿勝的交談中,他很快就抽泣起來,「劉承洛,我...我...我不想活了,我自殘了...好幾次了」,他一邊說一邊哭,哭得越來越厲害,不停地大聲吸氣著,完全控制不住。


阿勝非常魁梧,那麼高大的一名男子在我面前止不住地哭哭啼啼,我明白他的內心一定是非常痛苦,只好先予以安慰,結束了首次面診



我詢問阿勝的姐姐,她說,弟弟的這個癥狀就是從生意失敗後開始。由於經驗和能力不足,他給家裡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他十分愧疚,突然地就變得愛哭起來。只要一與別人交談,很快就會掉眼淚,甚至能哭幾個小時。


一開始,家人們會過來安慰,幫助他平復情緒;可阿勝哭得太頻繁、太厲害了,到後來家人都躲著他、怕跟他說話。阿勝也覺得哭泣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可就是控制不住,他便更加自我封閉,幾乎絕望。


我在記憶重組前,找阿勝了解情況,解釋記憶重組中的注意事項,可才過了15分鐘又談不下去了——阿勝又大哭起來。


我第二天直接給阿勝做記憶重組,針對哭泣不止這個癥狀尋找背後的心理創傷。阿勝倒是很配合,記憶重組感受性也很好,在深度記憶重組下,阿勝「看到」了年幼的自己。


阿勝2、3歲時,父親經常在外地出差,母親忙於做家務,並主要由兩個姐姐照顧她。可是,當時姐姐們並不喜歡阿勝,因為他是家裡唯一一個兒子,大人總是偏袒他,惹得姐姐們非常不滿。


所以,兩位姐姐總是欺負阿勝,比如故意讓他餓肚子,經常掐他,把他弄哭以後就關進房間里,不讓母親聽到等等。這種情況持續了2、3年。


後來隨著慢慢長大,阿勝跟姐姐的感情逐漸建立,姐姐們就再也不欺負他了,還對他很好。這段經歷也就被阿勝完全忘記了,按照現在的理解,實際上是進入了潛意識記憶層面,我針對這些創傷進行了處理。


阿勝從記憶重組中被喚醒後,他自己也樂了:「我的天啊,我姐姐她們當初居然那樣欺負我!不行,我回去一定要找她們算賬!」還興緻勃勃地跟我講姐姐們跟他相處的一些趣事。


我忍不住打斷他:「你怎麼不哭了?」阿勝突然意識到:哭泣問題就這樣解決了!


接下來的問題就順利多了,我針對生意失敗引起的情緒問題給阿勝做了一系列認知治療,甚至結合我自己在北京創業的心路歷程與他分享:


我到北京創業,利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突破記憶重組技術,迅速把這段經歷變成了財富。通過我的分享,阿勝對於自己生意失敗的看法也有了改變。


我與他一起反省他的不足,並對他後續的再次創業提出我的建議。在這個過程中,阿勝的抗壓能力迅速提升了,情緒也越來越平穩。經過一個半月的治療後,他離開了,隨後一個月內就徹底撤掉了服用。



到現在,阿勝沒有再複發,傢具生意越做越好,能力和心態非常積極、健康。他很感激我,還承諾如果我以後需要的時候,一定要給我贊助辦公家私。



阿勝的案例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心理創傷埋藏在「潛意識記憶」里,而且記憶重組的療愈非常精準、快速。


隨著我們做的案例越來越多,我們對於大腦記憶的理解越來越深刻。簡單來說,大腦記憶可以分為「外顯記憶」和「潛意識記憶」,很多時候,我們在患者的外顯記憶層面找不到明顯的創傷事件(即患者反映記憶中沒有創傷)。




患者和家人往往非常疑惑,以為是毫無緣由就患上抑鬱症的,甚至想到了遺傳因素,而這種情況,以前也往往被精神科專家診斷為內源性抑鬱症


但我們發現,在深度記憶重組下,患者往往會想起來甚至「看到」一些心理創傷,也就是說,病理性記憶隱藏在潛意識記憶里。


有的讀者可能會疑惑,我找到了阿勝的病理性記憶並重組之後,他的哭泣問題就瞬間好了,未免太神奇了吧,這是真的嗎?


一開始我也覺得非常神奇,摸不清個中道理,而且阿勝也反映,他在哭啼時,並沒有想起小時候被姐姐們欺負的經歷。現在,隨著我們記憶重組經驗和案例的不斷積累,我們對心理病理性記憶的機制的了解更加清晰。


比如阿勝在生意失敗後,產生絕望和恐懼的情緒,而這種情緒與幼年時被姐姐欺負時的情緒是類似的,因此,雖然抑鬱症複發,沒有喚起姐姐欺負他時的畫面,但是激活了他內心類似的情緒記憶,出現類似的情感反應和哭啼的行為反應。


現在我們越來越多地發現,患者怪異的行為、嚴重負性情緒、扭曲的認知甚至偏執型人格等問題,其背後可能都有相應的心理病理性記憶;精準找到病理性記憶並進行重組,對應的問題也就快速解決了。


這就是我所說的精準記憶重組,也是我說我們可能已經找到了導致精神心理障礙主要的原因。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