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還是普通人承擔了更多時代重擔!

2022年12月27日23:38:06 資訊 1945

今天寫隨筆,隨意聊聊。

1、疫情放開後,很多生命受到重擊。

尤其是一些有嚴重基礎病的老人,有死亡有恐慌。人總是信息偏差,就是以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的真相。

說到底,還是普通人承擔了更多時代重擔! - 天天要聞

事實上殯儀館在排隊,一些老人陽了之後極度痛苦卻無法找到床位,很多基層醫療人員帶病上崗,一些累死累崩潰的事兒一直在發生,醫院人滿為患,社會人情和階層差別又一次顯現出來。

有個大V針對疫情政策做了調查訪問,4/5的人支持繼續放開,1/5的人希望回到之前封控的狀態。說真的,這個1/5的概率挺出乎我的意料的,數量比我預想的偏大。

這些人不大可能是那些免疫力低下或有基礎病的老人,因為老人不太可能參與網路投票。更多的是一些病了還不得不上崗的年輕人,老闆不允許請假,帶病還得在崗位上奮鬥。

在公司破產和員工辛苦之間,用腳指頭想都知道老闆會咋選。帶病值班讓這些人感覺活的不如狗,卻也不敢輕易辭職,再碰到家裡老人生病無法及時安排治療的鬧心事兒,簡直痛苦到抑鬱。

2、關於疫情是中美生化戰的輿論已經泛濫,也得到了很大一部分人的認可。

其實相關的新聞不僅有美國在銷毀痕迹,中國也有意識的在抹除,主要還是為了杜絕恐慌,更因為沒有證據。就像北溪管道被炸,大家都覺得是美國乾的,可是真相永遠在拿著喇叭的人的手裡,與真正的歷史事實無關。

只是還有些人慌的不得了,因為傳聞美國要釋放更加厲害的病毒,所以很多人開始往山裡躲,家人每天送個飯都跟戰後支持游擊戰一樣。

還有人開始研究各種攻略,以便將來藏匿起來也能一家人與世隔絕的安然生存,只是後來發現,這攻略挺費錢的。畢竟在城市生活,所有基礎設施成本大家均攤,但是自家人自給自足就不一樣了,電力時代,總歸離不開要去城裡採買基礎生活用品,實在是費車費錢。

由這個例子可見,每個人對於疫情放開的恐慌程度真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身邊有朋友沒陽也被嚇出病來的,不要取笑他,畢竟人的認知和身體狀況都不一樣。這個時候,什麼樣奇葩的事兒都可能發生。連專家都無法斷言病毒對人的後續影響及演化,我們一定是小心謹慎,盡量不陽的好。

尤其是一些朋友身體素質好,陽了之後剛康復就各種酒局KTV,這其實賭的成分有點大。

說句不好聽的,即將到來的2023,註定是某些人最後的新年。

3、一個人處在一個時代背景下,很難逃脫時代賦予的命運安排。

我們這幾代人,遇到了高房價,遇到了工業化、城市化建設,剩餘價值要被榨取乾淨,很難逃離被房價捆綁30年的命運,生不起孩子結不起婚,是這個時代普通人很難逃脫的苦。

就像我們祖輩那樣,他們經歷過抗日戰爭,抗美援朝,大逃荒,飢餓等各種天災,後來又迎來了改革開放,他們也經歷過國企下崗潮以及社會經濟的重建。這是他們那代人的苦,不得不經歷的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難,任何人在時代大潮前都是被墊踩的碎石,一文不值。

4、時代讓一個國家付出的成本,通常都是最普通的人承擔了。

甲午年間,中日爆發戰爭,清政府戰敗,於次年4月份簽訂了《馬關條約》,規定中國需向日本賠償白銀2億兩。最終這筆巨款還是落到了當時中國最底層的農民身上。

因為挪用軍費維修頤和園的慈禧太后不會出錢,家產千萬的宰相不會出錢,大清的王公貴族不會出錢,大大小小的官員不會出錢,他們只會提高田稅,甚至藉機盤剝。而有錢有田的地主也不傻,他們會把要給朝廷增繳的稅轉移壓到原本就吃飯困難,穿衣困難的底層佃戶身上。

朱德在《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就提到那年他家遭遇的悲慘,地主趁著大年除夕夜,要求在租的地上加租,否則就要朱德一家退田搬家,他們一家哭著連夜分散,又遇天災,莊稼沒收成,一家人的生活極其悲慘。

朱德一家只是那個時代、那份不平等條約下無數貧困佃農的縮影,那個除夕夜,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啜泣度日。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益有餘。

人類社會的規則,都是那些「有餘」的人制定的,通過各種規則維護其財富安全,為其資產創造更多財富鋪平道路。

這也是富人愈富,窮人愈窮的本質原因。

時代的成本最終是每一個底層普通人承擔。高房價也是如此,城市化進程中,先是剪刀差剪掉底層農民的利益補貼工人,然後農村年輕大軍湧入城市,掏光所有積蓄貢獻給城市基礎建設從而換取一張城市人的身份。所有時代進步的代價都是我們這些普通個體承擔了。

5、「世界盃」教會我們,不斷重複做一件事可以取得很高的成就。

如果你能找到一件事,一直專註做下去,認真付出幾十年,你一定能成為高手中的高手。如果再加上點天賦的因子,那就是頂級的高手了,兌換成金錢價值只是瞬間的事兒。

重複練習,刻意練習可以使一個人對某件事產生肌肉記憶或者說是條件反射。如果你做的是一個有一定門檻的行業,且在做的時候經常思考,加以修正改進細節,那真的很難不成神。

就算是一個快遞員,送貨的時候多去記憶路線,記憶容易堵車的時間點和路段,他也能比絕大多數人做的好,掙得多,事情的正反饋就到來了。

6、很多人掙到錢都不是靠努力。

一些人掙錢容易,要麼是本身有家族資源加持,比如說王思聰那號的。要麼是早期點正踩對了行業,行業紅利把他給拱起來了。要麼就是純粹的運氣好,幹啥事兒有貴人幫,好巧不巧的天時地利人和堆齊了。

總之只靠個人努力,白手拼搏起家的是沒有的。別看那些大佬們自傳忽悠,他們要麼是有老丈人,要麼是自己家就是紅二代有企業啥的。

第一桶金是最難賺的,但是有了第一桶金,其他的錢都是被引來的,投資資產賺錢太容易了。靠時間體力腦力去換錢,太難,因為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勞動力。

7、一個人有時候掙不到錢,主要就是因為缺少野心。

很多人缺少「我一年必然要掙夠100萬」的野心。不是說我也很想掙錢啊,只有心就能掙到,哪會那麼容易?

其實這是你野心不夠大,意志不夠堅定,只有心勁夠了,行動跟著起來了,才會實現。

光想不做,那不叫有野心,叫有慾望。

慾望誰都有,野心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年掙夠100萬。

8、人的精力是極其有限的,大多數人卻毫不在意的揮霍了。

人的精力其實非常稀缺,除卻睡眠吃飯和放鬆,能夠集中做一件事的精力很稀少。所以盡量不要浪費,大多數人都把精力毫無意義的揮霍掉了。一是用在了不可改變的事情上面,二是浪費在不必要或不重要的人身上,三是浪費在反覆糾結、自我內耗上面。

把有限的精力用來兌換健康的身體,有趣的愛好,去看更多風景,讀更多書,兌換更多金錢資源或資產資源,生活會變得更加幸運而美好。

9、強者不僅會無意識的欺負弱者,搶佔弱者的資源,還會吸引來更多資源。

慕強是人類天性,而強悍的身體,強大的頭腦,不可征服的精神,是一個強者修鍊的三個基本方向。這三者有其一是強悍的,這個人都會比普通人顯得更自信。因為這類人會得到更多認可,更多主動送上門的資源。

強者還有一點,就是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

人生中有個「熵增定律」,就是比如說一個桌子,你不定期清理,它上面的東西一定越來越多,越來越雜,這就是熵增。直到你搞的亂七八糟,找東西十分不方便,觸目皆是凌亂,慢慢的目標就渙散了。

強者會定期清理,把桌子上雜物去除,只放最重要的,並一直堅持下去。

10、有個朋友,為了保持閱讀習慣,給自己規定每晚睡前只讀5分鐘的書。沒錯,就只有5分鐘,讀不下去就不讀了,讀的下去每天都算是超額完成任務。最後他的閱讀量排名反而是所認識人中最靠前的,這個習慣他足足堅持了10多年。

另一個朋友是每天讓自己做一個俯卧撐,只有一個。一個做完後做不下去就不做,想要做下去就繼續,之後沒兩年呢,這個朋友的肌肉線條就出來了。

開頭行動很重要,任務制定上輕鬆可達成也很重要。

11、人們一般都能得償所願。

現代社會,對比過去小農經濟時代,人們可選的生活方式還是豐富了不少。一般來說,人們都能得償所願。這裡指的是,只要一個人真的想要一件東西,一般都能得到,前提是真的想要。

比如說一個人想要錢,其實他想要的是消費,是飲酒和美食,並不是真的追逐財富,如果他真的要財富,就不會揮霍錢,胡亂消費。

一個人買房之前一定知道自己要做30年房奴。可是看著周邊人都買了房子,房子價格也在上漲,紙面財富看著倍有面子,覺得自己也應該買。於是負債就負債吧,省吃儉用還月供,緊巴巴的過日子。實際上這人並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只是人人做房奴,他就跟著一起做而已。

很多人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沒有什麼生活目標和追逐的「燈塔」,都是隨大流,懶得思考隨意選擇。比如說該結婚的年紀就去相親結婚,該買房的年紀就湊錢做房奴,該生孩子了就積極要娃······其實,生活里哪有那麼多「該」,都是大家都做了,他跟著一起湊熱鬧,最終卻也都是「得償所願」。

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觀眾阿景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