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自發光學員羽,今年35歲,身高165cm,體重51.2kg,是一位全職媽媽,坐標山東。
我是46期學員,已經在實踐群里打卡將近一年的時間了。
最近翻看著自己的新照片,再看看過去的自己,我內心總是感慨,一路走來真的不易。
可能你會覺得我這底子很好啊,變化也沒那麼大,的確,有些變化通過照片並不能完全展示出來。
但我的確就是自卑了十多年,我現在自己想想都覺得匪夷所思。
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更想把我的故事分享出來,想讓更多女孩子儘快走出沮喪自卑的陰影,不要再浪費那麼多的光陰。
青春期時,我在山東一個閉塞的農村裡,愛美意識開始萌芽。
高二,我去了濟南讀書,這是我第一次去大城市,我精心地扎了兩個麻花辮想給新同學一個好印象,但全班看到我先是一愣,然後就開始憋笑竊竊私語。
我知道,她們是在笑我的麻花辮像極了村姑,那時的我,第一次發現了自己和外界的差別那麼大。
(購衣品位依然留下了「鄉土」印記)
後來上了大學,我去到了盛產美女的天府之國——四川成都。
南方姑娘都羨慕我高挑修長的身材,但落入到我自己眼中,我卻覺得憨,更喜歡她們的嬌小柔弱感。
因為怕再被別人說土,我只告訴同學我濟南來的,從未說過那段農村的成長經歷。
有一次,我買了一件格子大衣,看鏡中的自己覺得超級自信,覺得在大城市浸泡久了,挑衣服的眼光真的是越來越高了。
(類似這樣)
我興奮地回到宿舍跟我的室友分享,想像著她們會用怎樣美好的辭彙讚揚我。
沒想到,室友們一片嘩然,七嘴八舌地說著,「這件衣服咋那麼土?」、「你啥眼光啊,選這麼一件老氣橫秋的衣服?」
少年的口無遮攔可能沒有惡意,但冷水澆在發熱的頭上,這股寒意終究刺痛了我。
那股「鄉土氣」的回憶,再一次攻擊了我。
抱歉我沒有照片給你看,因為那件衣服,在我上身20分鐘後,就再也未見天日。
從此,逛街對我來說不再是樂趣,而是膽戰心驚。是的,膽戰心驚,我生怕再選到被人嘲笑的衣服。
即使比很多人身材好,我也看不到,看到的只是low到不行的品位和那個村姑的我。
後來,我有了自己的小家,我以為我終於擁有了一個非親緣但可以無條件愛我的人。
然而孩子的到來,打破了這一切,他被診斷疑似孤獨症,我辭去了工作,不分晝夜的照顧孩子。
那時的我緊張、邋遢、嘮叨,老公略不合心意就會暴怒。
因為一次拖鞋沒有擺放好,我和老公又爆發了衝突,老公脫口而出,你真是越來越像個煩人的怨婦了……
那一刻,我如墜冰窟,我是村姑、我是怨婦,這些辭彙撞擊著我的太陽穴,嗡嗡的生疼。
我開始怨恨,怨恨自己的父母出身、怨恨老公的冷嘲熱諷、甚至怨恨孩子為什麼不健康,而怨恨之後,又是深深的歉意……
我開始找出路,我聽到一些心理專家說,要愛自己。
於是我又開啟了間歇性瘋狂買買買的模式,我要對自己好,我要讓生活有點兒甜。
然而掛在衣架上那麼漂亮那麼昂貴的衣服,依然遮蓋不了我身上的土氣,我一次又一次的崩潰、質疑。
那時候的生活,可以用兩個字形容:失控。
可能是人強大的生命力、也可能「美」是大多女孩子不願放棄的部分,我即使在泥淖的生活中,也總是會想像,理想的自己、理想的生活應該是什麼樣子。
在這樣的想像里,我去讀了很多書,關注了很多老師。
終於,我遇到了J小姐,遇到了自發光。
J小姐的這句話,突然點醒了我:
美不是表層外貌穿搭,是內心自我關係的呈現,自卑、擰巴,都會浮現在臉上,遮蓋住原本的樣子。
是啊!我和那些抨擊我的人站在了一起,永遠都在打擊自己,給自己貼負面的標籤。
我也突然理解了,「愛自己」,也不是表層的買買買,而是打心眼裡欣賞自己,用鼓勵的正向的言語暗示自己,善待自己。
那是我第一次認真的照鏡子,我終於看到了自己修長的身材、姣好的面容,鏡子里的人,多好看啊~我竟然從未認可、欣賞過。
那一刻,我百感交集,既開懷,又有對過去那麼長時間自卑的惋惜。
在學到「能量場」那節課時,J小姐說要分辨對別人的評價,本身那些評價既主觀又不真實,如果折損心理能量,要學會主動屏蔽。
就是從這時開始,別人對我外貌和衣品上的差評,我再也不會走心。
而在溫暖的社群里,也有一群姑娘不斷地給你加油打氣,贊你美、贊你有范兒,在這樣的滋養下,我也真的看到了自己越來越多的優點。
我終於摘下了那個寫滿:「你品位差、你長得土」的有色眼鏡,我學會了客觀看自己。
我這才想起來,雖然有人說過我土,但也有大把的人誇過我天鵝頸很好看,誇過我小虎牙笑起來那麼俏皮可愛。
只是因為我當時太認定自己土氣,這些信息也都被我當恭維、當禮貌篩選出去了。
我終於不再膽戰心驚的買衣服,就算偶爾有一兩件穿的不行,我也不會再自我攻擊。
最讓我驚喜的是,J小姐不僅教會了我穿搭,還總是分享很多思維方式、生活見解,讓我受益良多。
對於和老公的一些衝突,我能一眼看到他原生家庭中的痕迹,和他並肩一起,對抗曾有的傷痕。
我不再會因為一些表象問題不滿、爭吵,而是慢慢地學會理解、釋然,並引領他共同解決問題。
他不會動不動的受到我的攻擊,曾經那個堅硬的盔甲也慢慢脫落了,逐漸變得溫柔。
剛開始他還有點兒嘴硬,說:「沒想到你天天在家,還懂這麼多。」
後來,他越來越不掩飾對我的讚賞和依賴,遇到什麼都會找我商量,看我的眼神也有了光。
當我放鬆之後,孩子的進步也很明顯,今年秋天,3歲的這個小小隻,終於和其他的孩子一樣,順利入園了。
我不禁感慨孩子對能量的感知,你神經緊繃,他自然也會緊張,恐懼沖在前面,自然什麼都做不好。
你放鬆,給他自由,給他時間,他自然就會成長,給你驚喜。
而如今的我,也已經找到新工作,準備重新殺回職場,在喜歡的工作里創造更多的價值。
我再也不會怨恨孩子耽誤了我的事業,我以後會告訴他,沒有與你在一起的經歷,也無法磨練出一個強大心志的媽媽,媽媽謝謝你,從此,媽媽什麼都不怕。
我再也不會去刻意掩蓋自己是從農村出來的事實,因為它再也不會影響到我。
終於,我收回了生活的掌控感。
你說我生活的變化,都是我變美之後帶來的嗎?
我認為不是,變美,是我與自己和解後帶來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我很喜歡納蘭老師的一句話:
愛是自然流淌,自己有愛,才有能力愛家人。不要嫌棄自己不夠溫柔,只是可能你從小到大也沒被溫柔待過。
所以我特別希望,那些正在自卑、自我攻擊的姑娘,能看到我的故事。
我是多麼希望,那條黑暗布滿荊棘的道路,你們能走得短一點,再短一點。
如果沒人溫柔待你,那你就自己溫柔對待自己,給自己鼓勁、加油。
這世界上哪那麼多醜姑娘,只有一雙雙發現不了自己的美的眼睛啊!
所以,願你們都有一雙發現自己美的眼睛,即使偶有敗筆,但別放棄、別苛責,你總會走出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