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s污染,環境治理的「老大難」問題
VOCs又稱揮發性有機物,多出現於工業生產製造、社會生活、道路交通以及農業環境中。來源廣泛,成分複雜,對於環境污染治理工作有很大的阻礙。且近幾年工業經濟不斷發展,工業污染源越來越多,佔據環境污染物的比例也越來越大。
VOCs是細顆粒物與臭氧的重要前體物之一,氣味特殊,對人體危害大,易產生頭暈、昏迷、抽搐等癥狀,除了自身產生的危害以外,還會產生二次污染,和大氣中的氫、氧元素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光化學煙霧。進而擴散,生成細顆粒物與臭氧,可以引發霧霾、酸雨等惡劣天氣現象,影響出行及生活。VOCs污染,已然成為環境治理的「老大難」問題,因此對VOCs污染的監測治理勢在必行。
VOCs污染治理治理起來之所以困難,根據實際歸納總結,主要有以下因素:
(1)排放行業多,污染物種類複雜
石油煉製、醫藥、化工、油墨、傢具製作、包裝印刷、制塑等行業均會產生大量VOCs污染物,且行業不同產生的污染物種類也不同。
(2)工藝流程複雜,排放條件複雜,監管困難
各個行業生產工藝流程多,環節長短不一,且污染物排放時存在固定源排放、無組織排放,因此需要監測的排放源多,不易於監管。
(3)治理技術複雜
大多數情況下,VOCs污染物以混合物的形式排放,需要通過不同的治理技術進行綜合治理,治理難度大。
(4)排放點源多,且分散
化工、製藥、溶劑、噴塗等行業在生產加工過程中,VOCs通常以逸散的形式排放,閥門、管道介面等地方都是VOCs易泄露的位置,點位分散冗雜,監測治理難度大。
(5)治理設施存在安全隱患
VOCs具有易燃易爆性,需要通過完善的阻火與防爆設計保證污染治理安全,減少危險事故發生。
因此,為了應對這個「老大難」問題,多個政策指導文件指出要在重點地區部署環境空氣VOCs監測,組織VOCs加密監測、走航監測。通過建立VOCs監測網,持續推動環境防治工作的進行,按照「監測先行、監測靈敏、監測準確」的要求全力支撐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開展,以達到捍衛監測數據質量「生命線」,確保監測數據「真准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