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個人新商業,你需要知道的三個認知
在這篇文章開始之前,首先我們要知道什麼是個人新商業,個人新商業是近幾年裡非常適合個人創業的一種模式,也可以說是未來幾年裡非常適合個體長期生存發展的商業模式之一。
比如很多寶媽,因為兼顧家庭,無法外出尋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因此選擇了線上的知識付費,兼顧家庭的同時,有了一份自己的事業。
那麼我們如何應該改變自己的哪些認知呢?
一、升級你的認知,抓住商業紅利
很多人都知道,商業紅利來臨的時候,有的人抓住了,事業紅紅火火;有的人依然原地踏步,為生活苦苦奮鬥著。
而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點,你的思維決定了你的結果。
為什麼這麼說呢?舉個例子,就拿借錢這件事來說,如果我們借錢,就是為了消費娛樂,也不考慮自己的償還能力,這就是窮人思維。
那富人思維應該是什麼樣呢?富人的思維里有一個詞語叫做:複利。也就是說富人借錢後,是為了用複利的方式讓借來的錢變成更多的錢,這是一種投資,它是有回報的。
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當我們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考慮這件事是消費還是投資?能不能帶給我們回報?我們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我們的結果。
第二點,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稻盛和夫先生在分享成功經驗時說:「一個人只要持續不斷地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想要的結果,因為持續的力量,能夠將人從 『平凡』變為『非凡』。」
越是成功的人,他們越勤奮,越努力,他們的努力與不斷學習,讓他們的成就越高。
所以當我們沒有足夠的錢時,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提升自己的思維,提升自己的技能,只有我們的能力一般人無法替代時,我們的價值才會越來越高。
第三點,打造個人品牌
打造個人品牌是近幾年非常火的一個詞,在新商業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打造個人品牌。
打造個人品牌是個長期行為,我們每天堅持在各大平台去分享知識,分享我們的價值,讓更多的用戶知道我們,我們個人就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品牌。
第四點,如何才能抓住商業紅利呢
1、我們要學會識別趨勢,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可以建立一份趨勢清單,把我們觀察到但又看不明白的商業機會一一記錄進去。
2、觀察行業厲害的人都在做什麼,並加入榜樣的圈子。
我們精準定位後,就去觀察跟我們同一定位的牛人,他們都在什麼地方,每天做什麼事情,但有時我們個人無法直觀的看到他們具體做了什麼,這時我們可以加入他們的圈子,向榜樣進一步學習。
3、行動起來
我們懂得再多的知識,可如果我們不行動,不輸出,不去幫助別人,那又有什麼用呢?所以多做對他人有幫助的事情。
二、找到你終身做事業的驅動力
Angie老師相信大家都知道,她在書里寫道,在最初的開始階段,她也只是單純的想找到一個副業,在這條探索的路上,老師一直鼓舞著自己要活出自我,同時鼓舞更多的人,直到老師創業第五年,終於找到人生的使命。
那我們普通人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使命,一般有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懵懂階段
這個階段,我們基本什麼都不懂,但這個階段一定要做好我們手上的每一件事,並持續不斷地學習和積累自己的綜合實力。
第二個階段,覺醒階段
經過持久的積累,我們開始有更多的想法,想要更進一步地改變自己,這個時候的我們可能還是想不到去改變他人。
第三個階段:混沌階段
這個階段的我們已經有了一些商業的認知,也明白商業的價值是幫助別人,但是這個時候會出現一些搖擺和不確定。
第四個階段:升華階段
在這個階段,我們基本已經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使命,也敢於對外公布自己的人生目標。
那麼普通人應該從哪些維度去尋找自己的人生動機呢?
可以從以下四個維度:
自己的動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他人的動機:通過自己的分享,讓他人受益。
行業的動機:如果我們幫助了創業者,那麼影響的就會是一個公司,甚至一個行業。
社會的維度:每個人所做的失去,他影響的不僅有他自己,還有家庭,行業等等。
三、新商業的終極核心是共贏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是傳統行業里經常會出現的一些觀念。
而個人新商業卻相反,商業是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創造起來的,我們只有持續不斷地為用戶提供我們的價值,用戶才會信任我們,支持我們。
我們在不斷分享的過程中,也會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這些積累都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解決用戶的問題。
我們只有儘可能多地幫助別人,才能形成共贏的商業。
今天主要給大家分享了個人新商業的三個知識點:第一點,升級你的認知,抓住商業紅利,第二點,找到你終身做事業的驅動力,第三點,新商業的終極核心是共贏,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