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醫生大家想到的就是「白衣天使」「救死扶傷」這樣的字眼,確實醫生這個職位擔任著很大的重擔,治病救人、接生新生命。不過醫生的待遇確實也是很好的,很多學生在報考的時候都會考慮醫生的專業,但是真的要學好醫卻也是很難的。
每年到了報考的時候,教師、醫生這樣的專業都是學生們的首選專業,不過在學醫里卻流傳著「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樣恐怖言論,這樣的言論一出讓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醫生的行業前景好待遇高,為什麼還會有這樣的言論呢?
醫生職業是很好,但是登頂之路卻很難,只有學醫的人才真的懂!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言論,主要是因為學醫的這條路不好走,看著醫院裡的醫生們光鮮亮麗,但是在真正成為醫生的時候要付出的努力確實其他專業沒有辦法比的。
尤其是醫學和法律可是並稱的最難學的兩大專業,想要在這兩分職業里有出頭之日,就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鑽研專業知識。當進入到醫生的大門開始,醫學生的苦日子也就開始了,剛一進校門就收到了學校對學生們的「深深祝福」——《藍色生死戀》。
乍一聽還以為是什麼狗血電視劇,其實是醫學生的專業書,其他專業的學生領書都是一個宿舍的書放在一個箱子里就可以拉回去了,但是醫學生們是人手以皮箱的書,據說一位本科五年的醫學生的書壘起來就可以頂上天花板,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眾所周知,醫學生和普通專業的本科生的學制是不一樣的,正常的學制是4年的,而醫學生的學制卻是5年的,而且是最少是五年,要是直博就要是8年,甚至10年。還有很多學生選擇考研考博,那戰線可以說是拉的更長了。
而大家也都知道,醫學專業的人找工作也一樣是要自己找門路,而他們要等10年以後才能開始變現,這樣的生活真的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很多人就會說那就不讀碩博早點找一家醫院工作不就好了,其實醫學生也想這樣做,但這個圈子裡一直都有一個「傳言」:你如果不是碩士學位的醫學生想要到好工作根本就是不大可能的。
看完大醫院前輩們的學歷,被他們給「卷」哭了,不給醫學生留活路!
那這個傳言是真的嗎,很多人還是對這個說法有質疑的,為此就有人對醫院工作人員展開了調查,用真實的案例告訴大家答案。同濟醫院作為每個醫學生嚮往的醫院,就被選出來作為代表,一起來了解一下大醫院裡青年醫師們的學歷高度。
首先出場的是來自血液內科的一位女醫生,她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在碩博期間就連續讀了5年,也就是說本碩博加起來,這位醫生在上學期間就已經深耕了至少10年的時間。明明看起來就是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可是一出口的教育履歷真實的告訴我們,普通的只是我們自己。
第二位是剛剛出場的醫生的校友,同樣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不同的是她隸屬於風濕免疫內科,也同樣是本碩博連讀10年。看上去就很年輕,一看就是一位精英,但是通過她那「高人一等的」髮際線不難看出付出的辛苦也是很多的。
下面的這位女醫生先是本碩連讀了7年完成碩士學位之後進入同濟醫學院,然後完成的博士學位,這位醫生表示上不僅上學的時候要努力學習,進入工作之後也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需要學習的東西也更多了。
其實也是正常的,不管什麼專業進入社會學習的東西還是很多的,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在筆者看來醫學專業的學生更是要一直學習不斷進步,病人生病不可能完全按照書本上的病例生病,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髮狀況,所以即使出了校門也要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更好的治病救人。
學生在報考的時候要考慮清楚,醫學專業路途艱辛,自己是否能夠擔得起這樣的重任
通過以上的醫生教育簡歷來看,他們之所以本碩博連讀,不光光是為了找一份好工作獲得三甲醫院的認可,更是為了提升自己自身的含金量。
畢竟醫生這個行業不同於其他專業,這是一個時刻生命掛鉤的職業,他們肩負著很多病人的生死,所以在選擇醫學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慎重考慮,如果不能夠做到全身心投入,那麼可能會在進入崗位的時候造成很嚴重的事故。
想要學醫的人首先就要有足夠的耐力,想要在這一行業里「脫穎而出」,就必須要經歷多年的艱苦學習,除了本科學歷外碩博是必經之路,除了醫院對於學歷要求的嚴苛之外,本身學歷也會讓他們受到知識的局限,無法更好的解決病人問題。
其次就是要有吃苦的決心,雖然醫生可以說是一份非常穩定且光鮮亮麗的職業,但是工作上的壓力是很大的,不但要經常加班,還要接受隨時被召回醫院的情況,如果不能夠有吃苦的決心,那麼在這一行業里根本沒有辦法繼續前進。
最重要的還是要真心熱愛這個行業,其實不管是選擇什麼專業,如果不夠熱愛在學習和以後的工作中都是沒有辦法全身心的投入,尤其醫生的行業關乎生死,更要是真的熱愛才去選擇。
筆者寄語:醫生的行業在外人看來就是一份穩定、高薪的職業,但其實背後的付出是我們普通人看不到的,工作的壓力、隨時隨地的待命,還要每天都面對那麼多的生老病死,真的是忍常人所不能忍,每一位醫生都值得我們的尊敬。而每位學子在選擇醫學專業時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真的熱愛並且能夠擔得起重壓才選擇醫學的專業。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