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往往有什麼土壤長什麼苗。比如,小豆豆就是在家庭與部隊這兩塊優質土壤里,茁壯成長起來的優秀文藝兵。
在文工團曲藝隊,像小豆豆這樣長相一般說相聲的女演員還真不多。相聲演員的長相與聲音特點都比較明顯。在許多人的印象中,說相聲的女演員,要麼五大三粗,要麼小家碧玉,要麼聲音獨特,要麼才藝過人,諸如此類。
小豆豆出身在音樂世家,母親曾是紅極一時的流行歌手,雖然淡出樂壇,但風采依然。她的父親可是遠近聞名的音樂家,吉他、鋼琴、貝斯、薩克斯、笛子,好像沒有不會的樂器。別人調音用調音器,而他用耳朵,比調音器還准。這也是小豆豆一直引以為豪的。
小豆豆從小受父母熏陶,吹拉彈唱樣樣拿得起放得下,尤其是對樂器情有獨鍾,那跳動的音符,那美妙的旋律,在空氣中瀰漫……別看小豆豆長相一般,但五官端正,氣質非凡。小豆豆17歲那年被特招到文工團,一開始在聲樂隊,後被政治工作部選送到解放軍藝術學院進修三年。學成歸來,她被文工團從聲樂隊調整到曲藝隊說相聲。
文藝兵
小豆豆熱愛本職,善於鑽研,她創作編排的樂器串串燒,精彩紛呈,獨樹一幟。參加全軍基層文藝調演比賽,小豆豆屢屢獲獎;下部隊慰問演出,小豆豆更是熱情高漲,深受基層廣大官兵喜愛,被譽為「快樂的小天使」。
一紙令下,所有文工團幾乎瞬間便消失在部隊編製序列。文工團撤銷,文藝兵分流的分流,復轉的復轉,退伍的退伍。小豆豆也不例外,她轉業去了省城一所名牌大學的音樂學院當教師。
軍營一別,幾年未見。我因要趕寫一篇國慶特稿,便情不自禁想起那個說相聲的文藝兵小豆豆。昨天,我與原文工團孫團長聊天時,再次談起小豆豆。孫團長無比自豪地說:「我們文工團演員都沒有辜負部隊和你們首長的教育培養,小豆豆已長成大豆豆了,而且文藝兵本色不變,現在音樂學院挑大樑了。」我聽了,同樣感到自豪!
【 配文圖片選自網路與頭條圖庫,致謝平台與攝影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