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2022年09月30日23:14:43 資訊 1556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2022年10月29-30日,抓馬教育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即將在蓬蒿劇場正式公演!這是抓馬少年劇場的第13部原創戲劇,該劇由英國著名教育戲劇家Chris Cooper編劇,抓馬資深導演馮雪執導。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 劇目介紹 //

這是一個城市寓言故事,故事發生在春節期間,妞妞和她的爸爸媽媽第一年留在工作的城市過年。沒有按照慣例回老家過年的妞妞,第一次在春節寂靜的街道上遇到了經常在這個城市遊走的拾荒老人,她渾身掛滿了色彩斑瀾的塑料袋,這讓她的形象更加「耀眼」。妞妞對拾荒老人收集塑料袋的行為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更希望知道這些塑料袋裡的秘密,但同時困擾著她的是這個拾荒老人的存在好像被身邊的人們主動屏蔽和忽視著,「這種不是問題的問題」帶給了妞妞自己以及她的家庭新的啟發。


// 劇目闡述 //

這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們都非常熟悉的現代化的都市裡,這裡充滿了冷漠、匆忙的人們,只有在春節,這個稍顯空蕩的城市才留給了小女孩妞妞一些空間,去發現被各種聲響和喧鬧掩蓋的機械和忽視。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城市和家鄉以非常不同的形式存在著,在城市裡,人和人之間心照不宣的距離感、標準的規定、明確的界限、一個蘿蔔一個坑的工作模式,組織著在這裡生活的每一個人。春節返鄉挑戰了這一切,人們可以無限接近對方的私人生活,一切規則都模稜兩可,有大把的時間閑話家常。

它打破了人們在城市裡好不容易建立的新身份,更不得不去面對童年的「創傷」,不得不去應對原始情感下的自己。所有最初的焦慮、痛苦、壓力、孤獨、挫敗全部不留餘地的襲來。這一切像極了這個拾荒奶奶的形象,撲面而來,一個乞丐、撿垃圾的本應該消無聲息的存在著,或者安靜的等待著死亡,但她卻如此鮮艷,吸引著所有人的目光。但躲藏和忽視已經成為成年人慣用的伎倆,他們習慣了躲開一切讓自己尷尬的、矛盾的、痛苦的。因為這些感受百無一用。就像撿廢品的老奶奶在妞妞夢裡說的:「因為你看見了,這才是一個殘忍的問題。大多數人沒有看到它,所以這對他們來說不是問題。」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對成年人來說,孩子就應該做你應該做的,禁止你不應該做的,避開你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所以當小女孩差點被汽車撞倒時,母親只關心她差點送命;當家庭冷戰沒有終點時,父親只能說出去吃盤餃子;當看見校門口閑逛的妞妞時,吳老師只會問你怎麼不回家,在這兒是違反規定的。毫不意外,當拾荒奶奶想在醫院停留一會兒,保安立刻義正嚴辭地搬出規定:不能在這兒佔用醫院資源。只有這麼做才能避免所有的「問題」,才能高效地應付生活。所有問題瞬間都變得不成問題,但後患無窮。

只有妞妞能夠全然地存在在她生活的每個瞬間,細細地琢磨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感受,看見那些不成問題的問題。但這樣的反應總會被成年人不經意地切斷,她被禁足、被從麻煩中「拽」開、被要求安靜等等。所有感受都處在一個未完結的狀態中,因為它們不被允許經歷一個識別、理解和應對的過程。因此夢和想像的出現非常及時,妞妞在修復這些斷裂的感受,並用一種超現實的方式回應著她內心的需求。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直到她的感受越來越強烈,直到她的感受和回應也像拾荒奶奶的形象一樣,讓人無法逃避時,直到她質問她的爸爸,並全盤說出自己的計劃時,她的父母才感受到必須去回應她內心的好奇,或者是去應對自己內心對周遭的迴避。

整齣劇目並沒有激烈的衝突,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通過小女孩妞妞的視角,那些不成問題的瞬間被放大;通過拾荒老人的形象,那些被隱藏的問題被聚焦。當日常中的極端被打開,它是否是個問題,將由觀眾決定。

// 導演介紹 //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導演:馮雪 | 抓馬教育資深導演、講師

馮雪自2018年開始帶領抓馬少年劇場項目,期間採用了更貼近於「活在當下」的排演方式,幫助少年演員在演出中處於體驗與即興創作的氛圍中。馮雪導演的作品有《考試》、《土地》、《不是問題的問題》、教育劇場作品《你和我》。2018年末在北京菊隱劇場上演的《皇帝的孩子》三部曲中開篇之作《考試》,引起了強烈反響。

馮雪現任抓馬教育體驗中心教育戲劇導師、曾赴愛爾蘭聖三一學院深入學習教育戲劇專業,獲得愛爾蘭聖三一學院教育戲劇中國認證培訓師。擁有十二年以上教育戲劇課程實踐、課程研發、學科培訓、少年劇場及教育劇場導演等經驗。馮雪專註3-8歲教育戲劇(DIE)課程及7-12歲少年劇場項目。多年的實踐中,她不僅為孩子們提供了優質的課程,也為會員家庭提供了具有針對性的父母引導手冊和家庭教育方案,深受父母的青睞。馮雪多次作為導演、演教員參與抓馬教育劇場(TIE)項目。曾受邀進入北京師範大學、廣西科技師範大學為學前教育專業進行學科培訓;為中國兒童中心、興隆小學、紅英小學提供特色教學指導;曾接受國際資深教育戲劇專家李嬰寧、Chris Cooper、Konstantions Amoiropoulos培訓並得到高度評價。2014-2016年,馮雪作為中方代表參與歐盟【直面鴻溝(Facing the Gap)】國際項目,赴匈牙利、英國等地展開交叉培訓和教育戲劇工作坊,針對青少年教育問題進行交流分享。2015年8月,參與中國教育學會「十二五」重點課題--「教育性戲劇對兒童、少年創新思維培養的研究與實踐」,對推進中國教育戲劇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在家庭教育諮詢與情感心理學角度有深入的研究。

// 演員信息 //

王本心(9歲)、劉禹諾(9歲)

梁澍辰(10歲)、彭一秦(10歲)

饒 瀚(10歲)、張若蘅(11歲)

邵明眸(10歲)、楊舒涵(10歲)

李星洲(11歲)、聞智傑(10歲)

宣若琳(11歲)、劉景溪(11歲)

生悅嘉(12歲)、高左宜(11歲)

傅珮然(11歲)、馮藝軒(11歲)

鄭貫一(11歲)、陳都蘭(11歲)

張予桐(11歲)、韓均昊(11歲)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抓馬少年劇場第十三部大戲

《不是問題的問題》

2022年10月29-30日·蓬蒿劇場

期待與您一起看見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 演出信息 //

演 出 時 間

2022.10.29(周六)|14:30/19:30

2022.10.30(周日)|14:30/19:30

適合年齡 | 5歲以上的孩子、成人

演 出 地 點

蓬蒿劇場

北京市東城區東棉花衚衕35號

購 票 信 息

120元/張

演出當天憑購票時

填寫的姓名、手機號

至蓬蒿劇場,現場領票

每人一票,大人和孩子均需持票入場


溫馨提示

演出地周邊不方便停車,建議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票品為有價證券,非普通商品,其背後承載的文化服務具有時效性,稀缺性等特徵,不支持換票。

出品|抓馬教育

劇本|Chris Cooper

集體創作|抓馬少年劇場

導演|馮雪

海報設計 | 高左宜

視覺概念 | 宣若琳

舞台監督|徐海星、黃子蘊、馮雲鳳

鳴謝|蓬蒿劇場

一切都不是問題,直到它成為問題 | 抓馬新劇目《不是問題的問題》 - 天天要聞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