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水北調是中國民間設想的一個巨型工程,其目的就是要將雅魯藏布江的水調到西北。目前,網上流傳得最廣的方案是「紅旗河」方案,然而該方案缺乏基本的常識,不可能實行。
首先,該方案提到可以實現全程自流,然而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海拔僅僅只有100多米,如何能夠自流到海拔2000多米的新疆?其次,該方案要穿越溝壑縱橫的橫斷山區,跨越怒江、瀾滄江、金沙江等大峽谷,這裡不可能沿著山脈修建水渠。
橫斷山區的地形
那麼這個線路到底要怎麼走才行呢?我們先來了解下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全長2000多公里,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河流。該河流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段,其中上遊河床海拔在4530—5590米之間,中游(里孜至米林縣派鎮段)河床海拔在4600—2800米之間,下遊河床的海拔從2800米迅速下降到115米。
雅魯藏布江示意圖
雅魯藏布江的上游和中游佔據了1500多公里的長度,但是其年徑流量可以忽略不計。而下游段雖然較短,但是這裡是一個迎風口,降雨量非常豐富,使得雅江水量猛增。下游段的雅江年平均流量約達到了4425立方米/秒,僅次於長江和珠江。而這裡蘊含的水能資源近1億千瓦,僅次於長江。
因此,要調雅江的水,就必須從下游調,上游幾乎是沒有水的。而大拐彎處的海拔最低可以到100多米,如何才能將海拔如此低的水調到更高的海拔地區呢?答案只有一個,抽水。現在的潛水泵,最高可以將水提高500米。只要需要多建立幾個中轉水庫就能夠將水調到高海拔地區。
雅魯藏布大峽谷
考慮到青藏高原的地形,這個調水的線路肯定是不能從橫斷山區走的,因而只能向藏北高原方向走。藏北高原,又被稱為羌塘高原,此地平均海拔4000米之上,內部的地理環境相對封閉,周邊有大山環繞。因此,藏北高原內部是一個內流環境,這裡有大量的內流河流和湖泊。實際上在遠古時代,藏北高原就是一個大型的湖泊,可以說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如果能夠將雅魯藏布江之水調到藏北高原,那麼藏北高原就會成為中國海拔最高的一個大型水庫。從藏北高原調水到三江源、柴達木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都是居高臨下,能夠形成自流。而藏北高原內部的地勢也是相對平坦的,有利於大型機械的施工以及管道的鋪設。
因此最關鍵的難題是如何將雅魯藏布江之水調集到藏北高原。實際上,我們可以再次利用雅魯藏布江的中游和上遊河道。我們可以在雅魯藏布江上修建許多階梯式的水壩,一邊可以發電,一邊可以蓄水。接著,再利用潛水泵將大拐彎地區的水經過多級水壩抽到中游。到了中游,水壩海拔就可以提高到4500米,已經超過了藏北高原內部的平均海拔。
如此,就可以用最小的工程量將雅魯藏布江的水調集到中上游的位置,然後再輸送到藏北高原。而雅魯藏布江修建的大大小小水電站可以為這些抽水提供電力。另外,大量的水壩修建使得雅魯藏布江出現「高峽平湖」的景觀,沿岸可以通航,這極大改善了西藏東西方面的運輸條件,有利於推動西藏經濟的發展。
隨後,就是在藏北高原鋪設一條條的管道,將雅魯藏布江的水輸送到三江源一帶。從藏北高原到三江源需要穿越唐古拉山,鑒於此山海拔超過了5000米,建議開鑿隧道,將管道鋪設在隧道之中。三江源的平均海拔為4000米,略低於藏北高原。只要隧道位置選擇得當,就能夠實現從藏北高原到三江源的自流。
既然經過了三江源,那麼在這裡就能夠為黃河補充水量了,如此就減少了很大的工程量。隨後,就是,又通過管道將雅江之水調到海拔在3000米左右的柴達木盆地,其路線需要經過巴顏喀拉山和昆崙山中間的缺口,此地的海拔相對較低,調水的難度相對較低。
只要將雅魯藏布江的水調集到柴達木盆地,那麼整個工程就相當於成功了。因為柴達木盆地是中國最高的盆地,通過此地,河流就可以流向塔里木盆地,以此來治理整個塔克拉瑪干沙漠。另外,再通過一定的調水工程,可以將水調到弱水的上游,給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提供水源。
如果該工程得以實現,那麼西北地區的缺水問題將得到緩解。大量的水源輸入到塔里木盆地和阿拉善高原,這裡將大規模大規模發展滴灌農業,使得沙漠面積迅速減少,如此,中國面積最大的沙漠將會完全變成綠洲。如此中國的耕地面積進一步擴大,糧食安全得到了進一步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