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2022年07月14日20:09:35 資訊 2000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2017年,跨年夜陰濕凄冷的北方海邊,梁琛和地球一起,守著24根冰柱倒數計時。每隔一個小時,梁琛會將一根冰柱投入海中,只因為現代科學告訴我們,每一個小時,地球上都會有一個時區進入新的一年。我對這個故事深深著迷。它浪漫而理智,實際又具體,充滿儀式感,又承載情緒的落地。多年以後回望,梁琛說那個項目也算是自己藝術家生涯的起點,即便當時,那也只是的自己,多年以來調研「大地藝術」的一次藝術實踐。

我對這個故事深深著迷。它浪漫而理智,實際又具體,充滿儀式感,又承載情緒的落地。多年以後回望,梁琛說那個項目也算是自己藝術家生涯的起點,即便當時,那也只是的自己,多年以來調研「大地藝術」的一次藝術實踐。

梁琛是建築師、藝術家和策展人,是阿萊夫時空研究所和當代藝術策展小組「空間研究所」創始人及聯合創始人,有一長串的TITLE,參與過一系列經典的建築、藝術項目,比如被視為阿那亞地標的「孤獨圖書館(項目建築師)」、北京白塔寺四合院,以及在額爾古納草原上為音樂人陳鴻宇量身定製的私人住宅「眾方紀」,在阿那亞海邊一系列以「Project Aleph」為題的個人藝術項目,在A4美術館舉辦的「梁琛:阿萊夫」個展,以及在上海OCAT策劃的展覽項目「空間規訓」,他還參與了一系列展覽空間設計,並早在2011年前後,就在建築師工作之外,開始了自己對大地藝術的研究,推動他形成個人化的工作方法論。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白色休閑西服套裝

橙色短袖針織衫

均為Boss

棕色麂皮樂福鞋

John Lobb

受到數學家格奧爾格·康托爾(Georg Cantor)和歷史學家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理論影響,在有限中探討無限,或是對現場進行長時段和多時段觀察,在歷史和人文的多重疊加中,實現對現實的當下改造及重現。他將所有的工作歸結為同一個核心,即從一個精深細究的起點出發,逐漸擴張成網路,在滿足多元訴求的同時,實現個體藝術性的表達,思維的容器因此被無限填滿。時間是有限和無限的集合,在其中梁琛像是一個有著無限耐心的行者,對大地藝術,他做了11年的研究與調研,探討丹東歷史,梁琛至少花了5年時間完成自我的回溯,而連續三年捉刀的阿那亞跨年項目,則每一次都以充實的人文背景拉長時間的內涵。

3月12日,由梁琛策劃的「從安東到丹東:鴨綠江上的木筏、斷橋與過客」在798十點睡覺藝術空間FINITE and INFINITE 開幕。這個展覽討論了梁琛從個人的童年記憶、原生家庭歷史出發的個人化研究,由點及面,藉助更為豐富的丹東籍或在丹東實地生活過的外部視角樣本的結合,延展到丹東這座城市在歷史與人文多重維度上的變化與更新,這是一次個案研究方法論的成果彙報,也是一場有著綜合身份視角下,打著梁琛烙印的個性化展覽。在丹東這座綜合了地緣政治與東北亞歷史等熱點的邊境城市裡,梁琛出生,三十多年後,他決定以此為起點,看清來路並展望未來。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紅杏

Hong Xing

《我在家鄉或許迎來爆炸》

Might Get Bombarded in My Hometown

裝置

Installation

尺寸可變

Size variable

2022

幾何印花短袖襯衫/Canali

如同是某種緣分,從海邊孤獨的圖書館,到額爾古納草原上牧場里的眾方紀,再到今天丹東作為對象的研究,梁琛始終在圍繞邊境或邊緣展開自我的論述。或許這正暗合著梁琛對「阿萊夫」的執迷,這些在政治、文化或地理邊緣區域的項目推進,正實現著梁琛在有限的邊界實施無限可能的願景。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對你來說,在「建築設計」和「藝術創作」之間,存在某種明確的邊界嗎?

我想首先應該理清建築的藝術性問題。從學科分類上來說,建築學其實是工程學的一部分,但是和工程學又有很大的區別。我認為建築包括三個維度,分別是工程、藝術和人文。建築一定有一個起始點,可能是某個個人,也可能是一種公共需求,但是都有最初的慾望,這個慾望就是建築最開始的初衷。一旦涉及慾望,就會和人產生關係,所以它就不可能是一個純工程學的項目。

建築是一種有藝術性的工程學項目?

工程也好,藝術也好,人文也好,都是拋不開的。任何一個建築都有場地,場地是地球上經緯度的唯一,建築學做的東西都需要有語境——這並不是要強調某種特殊化,而是提醒我們尊重。「語境」可能是文化、生活習慣或者審美習慣,建築師要和他們一直對話。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建築就是房子加藝術,通過藝術給予某種啟發性的或者創意性的定義,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是具體的又是充滿藝術性的?

建築是一個特別具體的時空坐標。做任何一個建築,首先肯定得有個地方,哪怕是自己家裡裝修,也有具體的幾樓幾零幾,就是「基地」。每個窗外能看到什麼,同一棟樓也都不一樣,所以說,建築的最初的工作條件其實是特別具體的,這個具體就意味著「在場」的重要性。我一直認為身體的在場特別重要,因為你一旦不在現場,就會很難發現特殊的東西,藝術創作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找到有趣、獨到、別人未發現的東西。我覺得建築師的藝術創作的部分工作就是要迴避這些大家都能想到的——當然並不是要刻意去求新求怪,但是至少在洞察力和抓取、提煉上,我個人認為要對自己更有要求。事實上任何一個環境,原本都是平衡的,建築師的工作是介入,把新東西加進去,讓它們在對話中再度達到平衡。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棕色格紋皮風衣/Bally

橙色短袖針織衫/Boss

建築師、藝術家和策展人都需要嗎?

特殊的空間,或者具體的空間,代表著具體的內容。空間虛實一定需要人的身體在場,不管我是設計師還是藝術家,還是策展人,無論是觀察還是感受,我的身體和個人都要在這個空間去感受,都要去做現場的分析。身體不在場是非常危險的,那樣工作會變得抽象。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圍繞建築師展開,你的身份很多元,有藝術家,又有策展人,如何進行平衡呢?

我想如果大家了解我大致的工作方法論,就會理解。很多人都覺得,一個人有一大串的TITLE顯得這個人不務正業,覺得他不一定什麼都做得好,或者只是所謂的跨界。其實,我始終在努力把這幾件事變成一件事,人是無法職業分裂的,不可能我早上做藝術家,下午去做建築師——雖然這幾重身份確實統合在我的個體上,但是有區別的。我首先是一個職業建築師,這是我的核心職業。而藝術家這個身份是附加的,來源於我2017年到2019年在阿那亞連續三年跨年項目里實際實現的作品,那些作品被策展人看到,並被邀約參加了展覽,這樣才有了藝術家的身份。但是我在創作那一系列作品的時候,並不是作為藝術家的身份,而是在建築師身份之餘,通過對大地藝術的長期調研產生的一系列藝術想法的實踐,所以我的工作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我覺得建築師、藝術家在我這裡都是一回事,只是「尺度」不同。比如大的尺度,可能是大地藝術那樣,小一點的尺度,可能就是建築,再小一點,就是展覽或者展陳,但是我的工作方式是一樣的。所以,當把它們都歸為尺度來看,所謂的身份多元就簡單了。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磚紅色休閑西服套裝/Bally

幾何印花短袖襯衫/Canali

黑色系帶皮鞋/John Lobb

你從這種多元的身份轉換里得到什麼啟發?

比如對比藝術家,策展思維就會給我很多宏觀啟示——藝術家可能更在意自己眼前的世界,很難跳出來去看整體,但是策展人是有這種視野的。當然藝術家也有特點和優點,我認為藝術家不解決問題,他只提出問題,這種問題意識我認為建築師應該去學習,因為建築師本身的工作方式是接項目,那就不可能總能接到感興趣的工作,有時候看建築師的作品集,會覺得非常跳躍,我非常能理解。藝術家在這方面是輕鬆的,在選擇命題上是絕對自由的,但建築不是。

這幾重身份或者職業方向的評價標準有不同嗎?

我覺得評價標準是一致的,就看是否對各自學科有貢獻,能否對各學科的核心內容提供一點點突破和新的理解。比如我做的策展再多,如果最後對我建築上的事業沒有推進,那我認為這些策展對建築就是無效的。

精力的投入一樣嗎?

在投入精力上其實是一樣的,從工作方法和思考尺度上來說是接近的。比如我之前做丹東的研究,基本是以我的童年,以我家那棟建築為案例。這為我之後不同尺度的工作建立了原點,相當於我從一個很大的尺度思考,比如丹東的山水如何形成,城市如何形成,到我家外的街道如何形成,我家的樓如何形成,我們家如何形成,這樣形成一個有層次的尺度概念,讓我永遠都會有一個經驗上的原點,或者工作的起點,這個工作起點既有空間層面的理性方面,也有感性方面,比如記憶、童年、潛意識等等。

你的系統是自洽的。

其實我做的所有事都在這個系統里。我還真的不是今天做一個這個明天做一個那個,對我來說那樣反而挺消耗的,我也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做,那樣更像是兼了三份職。我為什麼覺得以前那些工作重要,是因為我把剛才的幾件事,通過一個方法都揉到了一塊,我試圖把它們都梳理成一件事,這樣我就變得更加的輕鬆。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新展覽「從安東到丹東」如何計劃的?

雖然現在丹東很有話題度,涉及地緣政治和東北亞歷史,但是其實這個展覽籌備和計劃都是很早之前的事了,我做這個項目仍然是從我個人的記憶和研究出發的。有關這個新展覽,我請了大概2/3的丹東籍藝術家,希望通過他們的丹東經歷和真實經驗,提煉有趣的關注點,另外也有幾個是非丹東籍的藝術家,希望他們以在場的觀察和創作,在這個展覽里也呈現一種他者的目光——我覺得這個是必要的,這樣會增加外部觀察,更全面並有趣。所以這個策展也是我熟悉的系統中的一個部分,也是一種從原點或起點出發的延展,因此雖然我做一個展覽,可能就會變成「策展人」,但是這個身份並不是我要跨界去做了,只是這樣說下來非常合理而已。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繪造社

Drawing Architecture Studio

《朝鮮碎片》

Shards of North K.

彩色玻璃

Stained glass

91.5cm×91cm×6

2022

灰色條紋斗篷/Thom Browne

白色西褲/Canali

黑色系帶皮鞋/John Lobb

這是第幾次策展?如何看待自己的策展人身份?

其實我一共也就策划了兩個展覽。第一個就是我的丹東研究,相當於通過展覽,把我之前在丹東的個體經驗,分享給更多人以得到共鳴;第二個是在上海的OCAT做過一個建築展覽,叫「空間規訓」,找了十幾個國內比較有意思的八零後年輕建築師,要求他們每人提供兩個線索,一個是他們小時候,對他們影響比較深的一個建築,一個是普通的、沒有經過設計的建築,然後再找一個他們自己作為建築師之後設計的作品,也就是他們影響別人的作品。所以那是一個委託型的展覽,也就是說,即便我是策展人,也是在用我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我自己的研究方式,委託更多人成為樣本來繼續研究。

這樣的策展和與策展人的合作是完全不同的?

很多時候就是純粹做空間,因為展陳設計師不能決定哪些藝術家作品。別人找我參與的時候,我肯定是要做搭建的,不然為什麼找我呢。但是我自己做的策展,搭建都會降到很低,從我的主觀意願上降到最低,因為你能決定藝術家的作品了,我會盡量用作品來區隔而不是搭建隔斷。我認為一個好的展覽首先是自然的,不是靠展陳拼湊成一個所謂有空間感的東西,其實我自己策展更願意把預算留給藝術家和作品本身,盡量用我的空間敏感度讓作品和空間完成我要的敘事。

你很強調個體價值?

時代不就是由一系列相關的個體組成的嘛。無論如何,我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自己捋明白,總不能自己還稀里糊塗的,然後天天說時代。所以特別簡單,就是建立一個坐標系,非常清楚地知道1986、1995、2004年,我的家具體是一個什麼情況。只有自己把自己的坐標搞清楚了,才能展開對比。這些研究其實特簡單,最後就是變成一把尺子或一個坐標軸。我之後所有的這些建築、策展,就都清晰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如果大家都把自己的歷史捋明白了,大歷史就有了。我肯定不是要代表誰,我代表不了丹東,更代表不了東北人,但是我能代表我自己,我把這部分工作做到清晰地分享給大家,大家可能就會通過我的這種工作或者分析,或者經歷,真正投射到每一個人身上,而我是不重要的。

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建築師梁琛:「沒有藝術的建築,就是一個純粹的構築物」 - 天天要聞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