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80、90後的朋友們肯定有過這樣的記憶,打開易拉罐,噗呲一聲,周圍小朋友的目光瞬間集中過來,然後仰著脖子咕咚咕咚喝幾口,再飽飽地打一個響嗝,那真是一種無比滿足的感覺,這就是曾經的東方魔水易拉罐裝健力寶。
貓眼兒兒時能喝上這麼一瓶高級的易拉罐健力寶,都覺得是一種奢侈的事,那這個曾經風靡全國,甚至把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都甩在身後的東方魔水,為什麼這麼多年卻無人問津了呢,現在卻趁著蘇炳添的熱度,打起了情懷牌,拍的廣告中,蘇炳添就說自己從小就愛喝健力寶。
那健力寶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希拉里都暢飲的東方魔水,卻淪為超市貨架上的小眾產品呢?今天貓眼兒就跟您聊聊健力寶的那些事,長按點贊並收藏,是對貓眼兒最大的支持,謝謝。
說起健力寶就必須從20世紀中國最悲情的企業家李經緯說起,他以悲情為始,又以悲情為終。
1939年,還在娘胎里的李經緯,就因為戰亂而喪父,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拉扯一個孩子太難了,於是他被送到了廣東孤兒院門口,僥倖撿回一條命,但也必須學會生存,10歲就開始出門掙錢,本來碌碌無為的自己可能就這麼終了一生,但在70年代,卻因為自己的一個愛好迎來了改變一生的機遇,因為自己喜歡打籃球,就在球場上結識了一位縣體委的領導,被提拔為體委的副主任,因為左右逢源,後來又被派到縣裡的酒廠當副廠長,雖然酒廠很破敗,但總歸也是國企了。1983年,李經緯到廣州出差,喝了一罐可口可樂的飲料,這讓他萌生了轉向飲料市場的想法,接下來就開始了李經緯的開掛人生。
這個想法很大膽,但普通人與企業家的區別在於,普通人看到的是重重困難,企業家看到的是解決辦法,想造一款飲料,第一要有配方,第二要有生產線,第三要有銷售渠道,而此時的李經緯什麼都沒有。
李經緯曾經分管體育,曾經在體育報上得知,廣東體育科研所的歐陽孝,研發出來過一種能讓運動員迅速恢復體力,而且普通人也能喝的飲料,李經緯親赴廣州的實驗室里,嘗了下,臉一拉,口感不好,李經緯腦子一轉,口感這些是可以改的,於是他拿出廠里為數不多的資金,幾乎全部投入到了歐陽孝改善口感的實驗中,經過130多次的實驗,最終勾兌出的一大酒缸健力寶飲料,被廠子里的人喝光了,有了產品,賣出去才行啊,所以就要宣傳,可在80年代,人們還在對廣告是啥東西感到陌生的時候,已經有人開始打起了體育營銷的招數了,機遇出現就看你能不能抓住了。
1984年5月份,炎炎夏日,中國足聯將在廣州白天鵝賓館舉辦亞足聯會議,這可是各路體育媒體都會到場的大事件,李經緯打起了會議的注意。
可亞足聯會議和第二十三屆奧運會都近在咫尺了,健力寶還躺在酒缸里呢,總不能拿個碗盛吧,這個時候,李經緯就想到了自己曾喝過的罐裝可口可樂,我就要做中國的高級飲料,於是動用了廠里那為數不多的外匯,到香港買了幾百個易拉罐,但是自己連飲料的灌裝機都沒有,於是就打起了百事可樂工廠的主意,你這幾百個易拉罐都不夠百事可樂一哆嗦的,正常途徑人家肯定不搭理你,因為有朋友的朋友在百事可樂上班,所以就偷偷地趁百事可樂晚上下班的時候,把幾百個罐子,和一大缸飲料,從後門偷偷運進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等到月黑風高的時候,幾百個裝滿飲料的易拉罐被運了出來。
然後又通過關係,把這幾百罐飲料全部免費送到白天鵝賓館,讓會議上的人喝,而且還特意找來了一個媒體朋友,讓他多拍點會議期間領導們拿健力寶喝健力寶的照片,而在會議當天,記者們和領導們嘬了一小口這個飲料後,咦,這個飲料口感柔和,滋味醇厚,還沒有碳酸飲料的那股竄勁,都齊聲叫好。而同一時間,中國女排奪得世界冠軍,李經緯又通過剛認識的亞足聯的關係,把一批健力寶又免費送給了中國女排,女排姑娘們喝了後感覺不錯,為了表示感謝,還給三水酒廠送了一個簽名排球。
這讓李經緯感受到了健力寶的潛力,於是馬不停蹄地開始通過廣東體委去公關中國體委,讓健力寶入選中國奧運代表團指定飲料品牌名單,經過專家篩選,最終健力寶竟奇蹟般地入選了,跟隨中國13支奧運代表團飛往美國洛杉磯,當然了已經有了商業意識的中國體委,還是讓李經緯掏出了25萬的贊助費,這簡直就是撿了個大便宜啊,現在你就是後邊再加三個零都不一定能入選。
1984年8月作為新中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不僅僅是全中國,更是全世界的媒體都對準了中國運動員,那關注度絕對是舉世無雙啊,當中國女排把日本隊和美國隊都以3比0剃了光頭的時候,一些國際體育記者就試圖找尋,中國女排得勝的原因。
他們把目光聚焦在了場外休息時人人都喝的白色罐裝飲料,於是一位日本記者就在《東京新聞》上刊發了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新聞《中國靠魔水加快出擊》的文章,說中國隊加快出擊的秘訣在於有一種魔水在起作用,喝上一口馬上精力充沛,以後各國都要努力分析這種「妙藥」,其實只不過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找的借口而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讓東方魔水在國際和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隨後的事情大家都了解了,奧運會一炮而紅,接下來,李經緯要做的就是擴大生產,而在廣東偏僻的三水縣也熱鬧了起來,到處都是全國各地來拉飲料的大車,甚至為了能拉一車飲料,一個批條都能炒到2萬塊,一個企業改變一個縣城,真實地上演了,鼎盛時期,健力寶一家企業就佔到了三水縣當地財政收入的45%,但健力寶的輝煌,卻在1997年李經緯的一個決定走向轉折。
當年健力寶的銷售額超過50億,比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銷售額還要高,於是李經緯希望健力寶能夠國際化,於是決定在廣州建立一個健力寶大廈,把總部搬過去,作為三水的支柱產業,一旦健力寶離開,將對三水的經濟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地方財政收入,居民就業等等一系列問題就會立馬顯現出來,所以李經緯的這一決定立即引來了三水政府的不滿,但是李經緯卻堅持在廣州建立總部。所以二者矛盾凸顯,但有一個問題是,健力寶的絕對控股股東可是三水政府,不要忘了,健力寶的前身可是國營的酒廠,所以政府與李經緯的關係其實就是東家和掌柜的關係。
健力寶大廈
只不過健力寶是李經緯一手創立出來的,所以名義上這麼多年健力寶是屬於政府的,而實際的控制權卻在李經緯的手中。之前政府與健力寶就是如膠似漆,相互幫扶,但李經緯要出走卻在官員們的心中埋下了一顆種子。政府開始要求健力寶要保證有45%的本地員工率,要開發新產品需要三水審批,而向來在健力寶說一不二的李經緯哪受得了這些,就跟三水唱對台戲,為了徹底擺脫這種境況,李經緯想把健力寶股份制改制,以在香港上市,但幾個方案卻都被三水給否了。
矛盾日益加深,再加之當時娃哈哈,樂百氏的快速增長,對飲料市場衝擊非常大,健力寶的營收開始下滑,一直到1999年三水領導班子換屆,以前的老關係,要麼調離,要麼退休,新任領導層一致達成共識,要賣健力寶,但就是不能賣給李經緯。
最初三水找到的賣家是新加坡的公司,但是李經緯不服,稍動心思,在媒體上大肆宣揚,民族品牌要賤賣給國外公司了,被李經緯這麼一攪和,還真就流產了。
沒辦法的三水只好同意以4.5億的價格賣給以李經緯為首的管理層,給他們一周的時間籌錢,但是一周的時間還沒到,就以3.38億的價格賣給了當時的一個年輕企業家,還是氣功大師的神人張海。
而在簽約儀式上,李經緯受邀,落寞地坐在一個角落裡,盯著整個簽約過程,一言不發,而第二天,他眼含熱淚,仰天長嘆的照片就出現在了各大財經媒體的頭版頭條上。但打擊遠還沒完,2002年被實名舉報涉嫌貪污,在病床上受審,2011年被判15年,沒收個人財產15萬元,2013年在老家因病離世,一代傳奇就這麼悲情落幕,而接手東方魔水的大師張海則直接把健力寶拉入深淵,愈發的衰敗。
只不過依靠情懷,我們那代人,偶爾也會買上一瓶回憶回憶兒時的味道,只是在如今這個飲料遍地開花的時代,健力寶還能不能破圈,重新被人們接受,只能讓時間去回答了。
那您對健力寶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您上一次喝這種飲料距離現在有多久了呢,貓眼兒上次喝這種飲料,還是跟兒子說,我小時候喝這種飲料的故事,他說要嘗嘗,就買了一瓶,可自那以後,兒子到超市卻依然選擇的是可口可樂,這是為什麼呢?歡迎留言評論,都看完了就順便 點個讚唄,感謝關注貓眼兒的頻道,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