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長斌叔的無奈

2021年05月11日23:38:31 資訊 1361

文/ 趙科弟


世相:長斌叔的無奈 - 天天要聞

隔壁的長斌叔比我大四歲,按輩分算是長輩。

這幾年家裡蓋起了樓房,有了洗衣機,液晶電視,做飯也和別人家一樣,不用柴火,儘管柴很多,還全是硬柴。電磁灶雖說要錢,但他家不用買,老婆從廢舊電器堆里撿回來一個,插上電源『滴』一聲,閃爍的紅字碼清晰,全然完好無損。用他老婆的話:「家裡啥都不缺」。

奮鬥大輩子,都六十開外的他卻愁的要命。.不愁吃,不愁喝,不愁孩子不勤快。可當他們滿懷希望的蓋起了樓房,貼上時尚的瓷片,用上了電磁爐,看上液晶電視,可三十多歲的兒子卻怎麼也說不下媳婦。

兒子不聾不傻,還是個勤快能幹的帥小伙,走的是正道。早先兒子二十三四歲的時候還有人提親,對方嫌他家窮沒樓房。他倆囗就拼死拼活干建築活,跟著包工頭,南村、北堡,周圍幾十里他都給人蓋房干過活。老伴撿廢品賣錢,給冷庫的人家分揀獼猴桃,苗圃地除草,施肥,一天五六十元。主人家有時發的康師傅速食麵,廉價的雙匯火腿腸,她和丈夫一樣,攢下到村裡小賣部換成其它日用品。就這樣節省終於把樓房蓋起來了。可是有了樓房還是沒人來提親。

一連幾天的秋雨,今日放晴。月光從窗戶瀉進,特別明亮,夜空如洗,因雨天蓋房的建築活停工幾天了。

這幾天,長斌趁空閑重操舊業,生產隊時就學會納鞋底,緔鞋,他的手藝在村裡很有名氣。如今市場上又時興手工布鞋。一雙六七十元。他拿著頂板,夾住鞋底,一針針納起鞋底,老婆負責燈芯絨鞋面的製做,白里子上用鉛筆號上鞋的尺碼。三天又收入了二百多。他家做的布鞋專門有人上門來他家裡收購,所以不愁銷路。

夜半時分,月光更加明亮,很靜,有蛐蛐鳴叫。他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他一絲不掛,從炕頭老婆撿回來的電腦桌上摸出打火機,「膨」地一聲光亮閃爍。瞬間又恢復了滿屋的月光銀輝。煙頭一明一暗的紅光在炕頭閃爍。炕頭那邊老伴睡的正香,還有鼾聲。他一腳蹬下去,蹬到老婆屁股上。懵懵懂懂的老伴嚇了一跳,知道人蹬她的時候,說了句迷迷糊糊的話又睡著了。長斌抽了幾根紙煙,天快亮了。早上他騎上電摩,去蓋房工地。看看手機上的時間,都六點了,長斌人老實,跟這個包工頭幹活有六七年了,不知道蓋了多少家房。像這樣的包工隊農村很多,這幾年差不多把農村舊房屋都翻建一遍,現如今農村家家的住宅越來越氣派、越來越豪華。

世相:長斌叔的無奈 - 天天要聞

今年蓋房,基本上都是家在外邊的城裡人。過去在外工作的,吃商品糧,有當幹部的人家,他們在城裡買了房,這兩年又感覺城市喧囂,交通堵塞,車又限號, 所以又收拾鄉下自己過去曾經廢棄的老屋,農村又增添了許多別墅式的院落。

今天去的這家人在外邊干大事,有面子更有錢,翻建老屋要花上百萬呢!

長斌把守著的攪拌機,他愛惜材料,不拋灑,不浪費,很認真,沙灰的比例一直堅持3:2:1,拌出來的沙灰砌牆、粉牆勻實,大家滿意。

世相:長斌叔的無奈 - 天天要聞

沒見過主人的面,是主人的侄子在家負責照看著場地。吃過早飯,主人家兒子回來了。長斌一看和自己的孩子一般大小。菜碟碟頭,頭頂圓圓的,鎚頭大一塊頭髮,周圍颳得精光,脖子上纏著金鏈子比筷子粗,皮鞋亮的耀人眼。聽說也沒結婚,但跟他的女娃一個比一個漂亮。從他小車下來了一個女娃,白凈、好看,衣服卻讓長斌很不習慣,膝蓋上有破洞、屁股上也有破洞、窄短的上衣、讓肚臍眼和小肚子外露。他還看到那女娃的左胯下畫著一朵牡丹花。

由於建築材料堆砌佔道,只能從長斌正幹活的攪拌機沙堆前經過。那好看的女娃走近時,長斌沒敢抬眼,但他聞到了一股特別的奇香味道。在農村呆了半輩子的長斌從沒聞到過。即使早些年,自己小的時候生產隊有個女知青,他爸是個大官,社員們說那個女知青好看得很,身上散發著淡淡的芬芳。那白暫、紅潤的粉腮,他特意走近聞了一下。這一聞在他腦海里留下了終生難忘的印象。六十開外的他,依稀記得那種清淡芬芳的味道很是誘人。而今天從攪拌機旁飄過的這縷奇香,卻淹沒了他腦海里幾十年前的那個香味。正當他思前想在陷入對往昔的追憶肘,包頭工在房上朝他大喊:「攪拌機空轉呢。鼻子再甭卷咧」。

菜碟碟頭給他們每人發了一根很細長的紙煙,還教他們用手掐破海綿咀里的小圓珠。長斌孤陋寡聞,從沒見識過這新鮮玩意兒,早已噙到嘴裡吃著了。他嘴角一動,煙也隨之移動,順勢咬破了海綿咀里的小圓珠,也不知道煙咀里小圓珠的作用。

.當他有一天給農村同伴講時,別人不相信。還說過濾咀里有圓珠是長斌自己胡編出來的。氣得他暗下決心,下次碰倒這樣的煙,拿回去掙一下他們的嘴。多半年過去了,始終再也沒有人發過那樣細長的咀帶圓珠的煙,似乎證明了他就是編出來的。於是,有人說他騙人,故意顯擺自己見過世面。

這家蓋房結束了。主人讓人用車把他們拉到一個綠樹掩映,七拐八轉的山溝里。這兒空氣清新,鳥鳴山幽,.世外桃源,招待他們這個十三、四人的包工隊。

招呼他們的人很文明、很禮貌、很客氣。包工頭和他們很驚訝,很不安,這麼有層次的人,對咱們這些出苦力的那麼尊敬,讓人感到平時不曾有過的激動,某種有面子的滿足,反正有說不出的那種美好感覺。

老式馬車木輪,清漆刷過,放於大門側邊。很有年代感的石質馬槽,雕刻工藝精湛,放於牆角下,瓦盒瓦瓮...... 農村人早些年不用,隨意拋扔的東西在這兒看到了。而如今農村卻沒有了。他感嘆,猛然想起了一個農村人與城裡人不同的笑話。

農村人用石頭、瓦片、樹葉擦屁股的時候,城裡人用紙。而今,農村人用紙擦屁股的時候,城裡人卻用紙擦嘴...... 農村人扔掉的東西,城裡人當寶貝又陳列家中。.他想在家裡找找過去年代的物品,而連一件也不曾有了,咱咋就永遠趕不上人家城裡人呢!

放在這裡的舊東西,長斌也覺得好,用文明語言形容就是和諧。

平生第一次坐上圓桌,圍了那麼多人,農村一般坐席就八個人,這一桌竟然坐了十六個人,中間圓盤還自動轉呢。

說是好酒、一瓶一千多、他抿了一小口、沒有立即咽下,感覺和平時喝的十元一瓶的長脖子太白酒沒多大區別。正想著嗆了一下,差點噴了出來,緊抿著嘴,沒出洋相。

招待他們的人中,有一兩個見過面,那是在澆灌混凝土打大梁時見過的。那幾天,每天都會有錚光發亮的小車,放一墩炮就走。主人家侄子,小舅子和那些人推來推去,不接那個信封,有男的,也有女的,有很文的戴眼鏡的,也有如包工頭一樣粗魯的人。一箱煙,一箱酒,放下就走。

每天工地上幹活的人,一人一盒煙是農村基建工地的標配。長斌攢夠一條煙(同品牌),會拿到村裡熟悉的小商店,而店主每盒按一半錢給他。而這次的煙是一盒十幾元的,店主只給八元。他心裡不舒服但又沒辦法,只好認了,想想還是熟人呢,轉手就賺了對半還多。真是無商不奸。

菜的樣數很多,有認識的,更多的沒見過,更沒吃過,所以,連名字都不曾聽過,肯定沒少花錢。但他卻沒吃飽,沒有農村常說的硬扎菜。紅條肉、粉蒸肉、帶把肘子...... 最後連碗面都沒有。長斌心裡想,城裡人有錢,愛扎虛勢,待客的地方那麼好,那麼豪華,桌子這麼大,但卻沒讓人吃飽。

和這位在外干大事,有面子人家一同開工蓋房子的,還有鄰居的一戶。農村人叫套著干,你家開始挖地基,他家打圈樑。你家回填,他家澆灌混凝土。反正不能停工,一旦停工,像長斌這樣幹活踏實的人會被別的工隊挖走,一個工隊往往承包幾家的活,大家隨時有活干,不會掛空擋。

去鄰村幹活,他們都騎電動車,摩托車讓交警擋了好幾回,找熟人往回要,不是送煙,就是罰款,麻煩得很。

這家房子蓋到半截的時候,主人家回來了,這個小夥子也很有錢。聽別人說在外地擺場子,在場子上放賬,看起來很文靜,還謙和,說話也慢聲慢氣,聽鄰居說做事卻狠,且果斷。手下有一幫比他更小的年輕人,他也三十多歲沒結婚。

月白色的短袖,扎在褲腰裡,很嚴謹很正規的樣子,見人點頭微笑,不說話。和他一同來的幾個人,用尺子量這兒,用吊錘在那兒一弔,不知道是真的懂還是做樣子,包工頭一臉的堆笑,跟前跟後。

他們說房子蓋的有問題,兩處主體牆不正,誤差嚴重超標,一處鋼筋綁紮有問題。包工頭說:「我們重新修正一下鋼筋另行加固......」

人家斬釘截鐵的說:「不行」!

停工了,包工頭找了村上的幹部,找了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找了親朋好友,找了.... 找了好多人,事情沒有解決。

「把房蓋成這樣了,還要錢......」

其實農村建築隊都是這樣,並不礙多大事。長斌和包工頭們都很清楚,他們蓋了多少房,也都是這樣,詛咒發誓保證都不行。

過了一個月,連那擺場的小夥子人都聯繫不上。

又一月,鄰村熟人稍話給他們,說那家又重新雇了一個工隊,已開工幾天了。

長斌被包工頭叫去,其他十三個人也都到齊,去了鄰村,讓那個工隊停工。由於語言不和,心生怨氣,憤怒的十幾個人在包工頭的帶領下,掀翻了攪拌機,和對方幹了一仗,雙方均有人流血,但都是輕傷,也無大礙。工程被長斌他們擋住了,停了下來。

半月後,一天晚上,長斌的包工頭家裡讓人砸了。

一輛無牌照的五菱宏光麵包車,拉了十幾個十六七歲的半搭小伙。進了包工頭家,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砸。包工頭臉被打腫了,捂著臉蹴在地上。他家那麼厲害的大狼狗,也讓那些人打的躺在門前獼猴桃地樹下,嘴裡喘著粗氣,舌頭拉的長長的。長斌知道那狗的厲害和兇猛。一次去包工頭家有事,那狼狗掙脫鐵鏈子,撲到他肩上,不是包工頭眼疾手快,他會被咬死,而那麼兇猛的大狼狗此刻也躺在地頭。

一場報復性的打砸結束了,事還沒結束。

包工頭很乖順的付了無牌照五菱宏光車出車費五百元,向那些打砸他家的小伙每人付了一百五十元出場費。

長斌和他的工友們也跟著認了錯。這些錢被分攤到他們頭上,從幹活的工錢里扣除,那家的活不但沒工錢,等於白乾了兩個月,還扣了其它工地的工資,付那輛車款和那些人的出場費。

聽到老婆的鼾聲,猛蹬那一腳,老婆被驚醒後,沒靈醒。長斌知道老婆很辛苦,承包了街道的垃圾清運,每天都有拉不完的垃圾。她不嫌臟、不嫌累,她過去也是出生窮苦人家,受了多半生罪。

老婆早年間,是自己父親從武功火車站用一斗麥換回來的,似乎運氣好。老婆到他家能吃苦,能幹,從沒怨言,同自己早出晚歸,連一件像樣的好衣服也捨不得給自己買,想到這裡,長斌感到很對不住她。

院子里到處是她撿回來的東西。歪腿的桌子、過時的茶几、精美的茶葉盒、餅乾盒,一蛇皮袋,一蛇皮袋的飲料瓶和易拉罐,院子比早年的收購站里的廢品還多,不是捨不得賣,是市場行情太差,也值不了多少錢。知道老婆的艱辛,不禁眼角流出了淚水。

再辛苦,再勞累也不怕,倆人想法一樣,只要給孩子說下一個媳婦,那怕是個二婚,可現實一次次的打破了他們的美夢。這麼艱辛有何用呢?當時,糧食那麼緊張,自己父親那麼艱難都從武功車站給自己用一斗麥換回來個媳婦,現在不知比過去條件好多少,可給孩子找個媳婦咋這麼難。

菜碟碟頭,戴金鏈子的很富有,家境也那麼好,見他們發紙煙,很有禮貌,也沒結婚、沒孩子。

看起來文靜、面善、穿戴整齊,在外擺場子錢那麼多,差人打包工頭的小夥子也沒結婚。

想著想著不知腦子裡怎麼就想到一句這樣的話:「同樣都是肚子飢,真正窮的沒啥吃和拿著錢,尋不到食堂的肚子飢那不是一樣的肚子飢啊」......。

想著和孩子這樣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六十歲的人,一頭花白的頭髮,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大出許多。大家早已稱他為老漢了。他心裡不舒服,幹活不輸年輕人,飯量好,精神好,建築活一天都不耽誤,下雨天還納鞋底,做布鞋,村裡同年的好多人早抱上孫子了,享天倫之樂,而自己還周而復始的每天掙著八十元,連一盒煙都捨不得抽,幫老婆收拾永遠也拉不完的垃圾。

前段時間空閑,他專門在家等在外地打工的兒子回家,商量帶責問的口吻,:「你整天出去打工,掙錢多少不說,怎麼就引不回來個媳婦?」。

長斌平常有時也順手翻看雜誌,報紙和手機。一句「沒出路就要換思路」的話,似乎啟發了他。於是,他對兒子說:「這幾年咱哪兒好像不對勁兒,沒瞄準方向......」他又不知到底哪不對勁,方向又在哪?始終不明白,這出路在哪?思路咋換?

日復一日。終有一天,剛收拾完攪拌機,清理完混凝土,準備收工了,兒子的電話,是從湖南打過來的。

兒子在電話里很激動,很興奮,也很神秘的告訴他,發財的機會到了,讓他不要給任何人說,把家裡的錢全部拿上,按電話上說的地址到他那兒,車站會有人接。

電話里還露言露語的提說,對象有著落了,是個貴州女娃,比他小五歲。

長斌心裡激動,也迫切。第二天就給包工頭請假,還要包工頭提前支付自己這幾個月的工資,給別人撒謊說,老婆的侄子要結婚,必須去,還得送大禮。

下午又去信用社取了存的四萬元,連同這幾個月的五千多元一起準備好,這才給老婆說,要出去轉轉,到兒子那看看。其實,兒子早給他媽打過電話,一切很順利,他上了火車。

多少年都沒出過門了,心情特別好。窗外的樓房一棟連一棟,廠房一片連一片。他很興奮,坐了幾十個小時的車,也不覺的困,火車裡播放的音樂也那麼好聽,周圍那些不認識的旅客也感到那麼親切,心情從來沒有這樣的舒暢和激動。他走到火車過道衛生間里拿出包工時發的紙煙點著,吸了幾個悶口。

孩子這邊公司的人接上了長斌,專門為他開了歡迎儀式會。長斌受寵若驚,和上回去那豪華地方吃飯,享受到不同的尊貴,這種尊貴是踏實的,實在的。在這裡更像有了重生的感覺,如受了委屈回娘家的小媳婦,自己這些年壓抑的情感在這裡得到了釋放,很複雜但卻很舒暢。

當放下行李,唯一的隨身一隻提包,有人拿來了洗漱的塑料口杯和毛巾,香皂,有人送來了碗筷,吃飯的地方在樓頂層加蓋的彩鋼棚下。

和他在工隊吃飯一樣,不是蹴在地上,就是靠在牆邊。打地鋪睡覺,白天卷行李卷,為學習騰出地方。晚上,一人僅八十公分的地方,挨著身子躺下去,連轉個身都難。每天的心情很舒暢,也很快樂。儘管大家年齡、職業、身份不盡相同且差異大,但卻一律平等,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

這一次,他是把家裡的全部家當投入進來了,和兒子一起經歷了兩個月的精神亢奮。他既清晰又懵懂,既愉悅又鬱悶,但感覺馬上可以發財了。孩子馬上能娶上媳婦,那種誘人的芬芳的清香和奇香又在他腦海轉換。他甚至在為孩子媳婦的類型在這兩種香型之間選擇……

和他同樣做著發財夢,和他一樣為未來滿懷希望的憧憬的一幫人,不斷發展自己的親戚朋友加入他們的團隊。長斌似乎覺得也應該把自己的至親好友也叫上一起發財。他不想給包工頭說,因為包工頭幾次還扣了他幾包煙,特別是那家發的幾盒好煙,甚至連完工後,主人家謝匠人時,給工隊每人一頂草帽、一雙手套、一條毛巾和一塊香皂,包工頭也剋扣使他憤憤地……

沒有明裡誇兒子,暗裡卻佩服他這次帶著他發了財。因為,一個人的股份畢竟有限,而兩個人成功了財富的積累會成幾何數值的增長。長斌上過學,知道數學上的名詞,這也是課堂上講的,自己更容易懂,也更加知道這些名詞後邊所代表的意義。

「知識改變命運」。所以,攪拌機和灰比例,他控制的最好。多少年了,無論哪個工地都是他把這道關「3:2:1」。這就是證明,這回在這兒更感到自己上中學學過的知識在這裡派上了用場。要不,還聽不懂,不會計算自己成功後的收益金。

每天只吃饅頭和白米飯,不見太陽,活動也如學生一樣,很有規律的上課,做保健操,喊振奮人心的口號,還唱歌。有時他自己也想,這麼大年紀了,還做這些,但看看周圍那麼一大幫人,戴眼鏡的文化人,年輕的大學生,甚至比自己年紀還要大的人,那種念頭一閃也就過去了。

一切的一切只隨著那幾個人的安排進行著。他想到了在外地做生意的外甥。歡迎儀式上那個主持人也幾次督促了他,他決定打電話給自己有錢的外甥。還想著這麼好的事說服自己的外甥。他思考著,如果外甥不參與,他要怎麼一個充足的理由才能成功說服呢。

外面下了雨,南方天氣潮濕,悶熱。剛來時的熱情逐漸趨於平淡,長斌略顯浮躁,想家了,想那個忠厚、辛勤、吃苦的老婆了。兩個月了,他一個電話也沒打,也連這個城市是什麼樣子也不曾知道,想去外面轉轉,一摸口袋連一分錢也沒有,全買了那個未來發財的股份了。

身心疲憊的他,在屬於他那個八十個公分的地板上,似眯非眯。一陣強烈的推門聲,伴隨著樓道外雜亂緊促,沉重的腳步聲,把他從眯糊和清醒的臨界狀態驚了起來。

他們這幫人被喝令:低頭、抱頭、原地蹲下。他第一反應是遇劫匪了。長斌沒敢抬頭,感覺保命重要,他從那些人的褲子,鞋子上看出,喝令他們是清一色的特警,稍後又進來了一幫好像是公安和工商,反正都是公家人,他稍微放了一下心,整個樓層都被控制了。

他們被押著上了兩輛大轎子車,輾轉幾個地方。提審了N次,問了無數遍同樣的話題。他感到快要死了的感覺。

「你從什麼時候來的」?

「誰叫你來的」?

「你買了多少股份」?

「你還通知了誰……」?

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按指印、簽名、紅色油墨深深地滲入他粗壯的食指皮肉中。

又過了半個月,一生中最讓長斌感到羞愧的是,自己村的書記、包工頭和老婆,到湖南來領他,老婆簽了字又按了指印,領回了他。

走在回家的街道上,總感到有無數隻眼睛在盯著自己,如芒在背。

晚上,還是那個皎潔的月光,還是他躺過的炕上,吸了一根紙煙,長嘆一聲,自言自語道:「這是弄了一回啥事嘛……」

兒子被領回來後,長斌只問了他一句話:「誰叫你去湖南的?」。兒子怯怯地說:「是網上認識的那個貴州女娃……」

長斌回憶起來了,在湖南那邊,就是那個熱情的女娃為自己倒水、打飯、問長問短……

問過這句話後,也不知兒子去了那裡,長斌更不知道今後的光景咋過,更加沒有了方向,只是後來,每每聽到廣播或電視上一派歡騰,有醫保、有學上、都脫貧、穩增長。他都會習慣地罵一句:「說他媽的野漢呢……」他那裡知道廣播電視如同婚紗照,而他經歷的是生活,是網路上的生活照。

文字:趙科弟

責編:寇健全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