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軍隊主流頭盔什麼水平?比得過遊戲三級盔嗎?擋得住步槍嗎?

在戰場上,槍彈、破片引起的顱腦外傷一直是致死率最高的傷情,因此擁有一頂好的頭盔,對於士兵來說很可能就能因此而躲過死亡——甚至是不止一次。如同防彈衣一樣,頭盔也面臨重量與防護能力的矛盾衝突;與防彈衣不同的是,頭盔的重量完全由頸椎承擔,因此人體對頭盔重量的耐受遠不如防彈衣。

圖片:蘇聯/俄羅斯特種部隊長期採用的K6鈦合金頭盔,由於防護面罩酷似電焊面罩而被戲稱為電焊盔

早期的現代頭盔往往以鋼材為主,由於重量問題它不可能做的很厚實,因此防護能力相當有限。因此在一些捨得花錢的場合,比如北歐的富裕國家,以及某些國家的特種部隊,曾經普遍裝備過鈦合金頭盔——比如著名的蘇聯電焊盔。然而鈦合金的加工費用實在是太昂貴了,而且在減重上的表現也並不是特別好,因此後來的頭盔材質最終統一向高性能的複合材料方向發展。

現在已經是塑料頭盔的天下了

頭盔設計的好不好,懸掛系統才是最見功底的環節之一

上世紀70年代,隨著杜邦公司的凱夫拉-29纖維研製成功,新一代的強化塑料頭盔開始取代金屬頭盔成為主流軍用頭盔的發展方向。從1983年開始,美軍在進攻格瑞那達的軍事行動中首先配發了PASGT頭盔。

不過由於採用強化的雙層懸掛系統(改善士兵佩戴頭盔的舒適性和牢固性,並有效緩衝被擊中時的衝擊)、尤其是增大防護面積(將耳部和部分頸部也納入了保護範圍)的原因,美軍的這種新型M88頭盔,實際比原來的M1鋼盔還要重0.2公斤,達到1.5公斤。

射手用.45口徑的大威力手槍射擊頭盔

圖片:IIIA級頭盔被.45口徑(11.43毫米)槍彈擊中的樣子,局部變形凹陷,但不會被擊穿

一層一層的凱夫拉縴維

被壓扁的手槍彈頭,上面還殘留有斷裂的凱夫拉縴維

自M88頭盔開始,現代凱夫拉頭盔的防彈能力基本上沒有大的提升,一般都在IIIA級別;即使是採用了防彈性能比原來更好的新一代纖維也是如此。新一代頭盔的改進重點主要放在了減重、增強佩戴舒適性,增加附件擴展能力——比如對夜視儀、通信器材、核生化防護面具等外圍裝備提供標準化的安裝支持能力。

IIIA級別代表能近距離防禦主流的軍警手槍彈藥,但無法近距離防禦步槍射擊。這種設計的理由是,戰場傷亡的75%由殺傷破片(炮彈、炸彈、手榴彈、地雷等等)導致,而這類破片的飛行速度絕大多數時候只有步槍彈的一半;採用IIIA級設計,能在保證絕大多數情況下滿足防護能力需求的同時,將重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

圖片:射手用5.56毫米步槍準備射擊頭盔,實際上效果毫無懸念,IIIA級防護標準近距離上只能擋發射傳統低速手槍彈的手槍和衝鋒槍,對付不了正牌的步槍

頭盔被高速彈穿透後,外面只有一個小孔

但是內部已經被擊穿了,斷裂的凱夫拉縴維翻了出來

圖片:步槍彈在擊穿頭盔以後,又在鋼靶上打出了淺坑,這樣的殘餘動能對人是致命的。